个人学习自传

修己以敬,而后安人 ——一个特岗教师的自我教育的尝试

2015-11-25  本文已影响621人  折叠人物

前言

一次朋友小聚,朋友的男友说我给他的印象像刘胡兰,随时准备慷慨就义。他对我生活方式包括他所理解的——我的价值观念等提出了质疑。他告诉我他曾体会过的自由的感觉——他们四处游历,接近自然。我带着羡慕,认真地听着。是的,这是毕业的第四年,我也在跋山涉水,贴近自然——只是这种生活更加极致,从桃源驶向牛车河的车,个个饱经沧桑,风尘仆仆,愉悦亦苦涩。

而当这一种分享渐渐偏向于说服,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并没有不欢而散,我已经得起一定的质疑与打磨。

这一件事过去两个月了,印象仍旧鲜明,他的评价如此形象,这是我从未遇到过的。过去,一些朋友(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称之为“朋友”)会习惯于用“古怪”“个性”“难以接近”来形容我,我曾为此懊恼过,怀疑过。而如今,若有人再这样评价我,我欣然接受——因为我愿意尊重他人的看法,对于他人来说,我仅仅是一个可以用来评价的客体而已。

但他人并不是真理,若世上存在真理,我相信唯一的真理就是一个人可以通过自我教育得到无限的成长,其过程就是目的。


第一年  唯有自然与小友不可辜负

在一个小山镇上教书,我曾用大把的时间抵挡孤独——与自己相处,与工作融为一体。第一年,我住在一个“笼子屋”里,仅有一扇窗户和一扇门,它们并排而立。房间不透风,没有水源,更不用说厕所。刚刚到这儿,严重的水土不服;经常上吐下泻,冬日的夜晚,趿拉着棉鞋,三五次地跑下楼来上厕所。

幸而时间流逝,让我适应了这儿的生存环境。我曾在日记中记下一些琐碎日常:

一个人拮据度日能从中找到意义,以及无以复加的成就感;而两人或两人以上就会渐渐互生埋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某种意义上与“生活在别处”是一样的。

关于漏雨一事,就占据了我某段时间的绝大部分。一开始的三两滴,觉着新奇爽快;渐渐地,透湿的“天花板”,交杂着不名黑色颗粒的“过滤雨水”;某日醒来,书桌一角横祸毕现,书本润湿了,装在大盒子里的五谷杂粮全被褐色水滴清洗过。这天早晨,也就无故发了一通脾气(对着自己发脾气,方知幼稚)。

直到昨天上午雷阵雨,我才安然地坐在书桌前,伴着“滴答,滴答,滴答答”的音符,幽幽地备课。为了避免雨水再次袭击我的财产,房间的布置摆设进行了微调,特地空出了漏雨的三处(分别搁着水桶脸盆和澡盆)往后,下雨伴随而来的,不再是悄无声息的摧残,而是生活的音符。

由于多种因素,我患上了慢性咽炎,严重的时候引发了支气管炎,身体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年担任109班的班主任,及语文和思品两科的教学。一个45人组成的班级,留守儿童占三分之二,甚至更多这是第一年,一个个孩子晃动着小脑袋,羞涩而敏感;与22岁的我相遇,中间发生了很多故事,我想记录一下记忆中美好的事情。

2013年春日,我们临时决定徒步去殷家桥游玩,并约在一个学生家中吃午饭。当天下着小雨,我们打着雨伞,穿着雨靴,手提食物;走在牛城的街上,走在山间的路上;学生们有问不完的问题,有停不下的笑声。我们在风雨桥留影,去看学生无意间发现的小瀑布。那日的雨,让我体验到前所未有的童真,我也仿佛是个初中生。

临走时,一个学生用稚嫩的字迹写下“老师!我们去哪儿?”——我特地创建了一个相册,记录下我们每一次的出游春天,我们一起郊游摘三月泡;初夏,我们一起钓鱼爬山抓螃蟹;秋日,我们相约捡板栗,摘八月楂;冬天,我们约着傍晚去跑步。

小小的牛城,记录了一切;学生们与我,都在时光中蜕变,成长。


第二年  与自我的正面交锋

一个缺乏生活经验与自省的年轻人,在一个缺乏自省与行动力的群体环境中,他面临的考验是,在无人引导无处交流的情况下,自己如何寻找出路。

八年二期,我带着这群学生走过了两年,也迎来了最焦虑最迷惘的阶段。我曾在日记中直面自己的恐惧与焦虑:

那一天的景象鲜活,触目惊心我的一个学生Z长期厌学,偶尔抽烟喝酒那日早自习他再一次违纪,我没有当场批评他,安排学生去通知Z来办公室找。我等了半个小时,快要上课了还未出现。我循例打电话问学生家长,该家长一听,立即说要过来。我提醒她先来学校找我,不要单独去找Z直接批评他。于是我继续等待,人依旧没有出现。过了一节课,我发现Z坐在一处,和几个初三男生在一起。我唤他过来,他并不理睬,神色也有点不对。最后旁边的男生推了推他,Z才向我走来。

我带他走到教师宿舍楼的花坛旁,我问他怎么没来找我。

“你为什么要通知我妈妈过来?”他的第一句话带着质问语气,双眼等着我,血红的眼睛,明显他哭过。

我刻意缓和语气,告诉他,他没来找我,所以我向家长了解事件情况,并没有要请家长到校的意思。

“你为什么,要喊我妈过来?!”他再次质问,情绪更加激动,双手紧紧握拳。

“Z,你现在情绪有些激动,我们暂时不聊了,就在这儿待一会儿你试着先缓和一下心情吧……”说完,我暗暗地靠在墙上,无意间看到他的左手拿着一把小刀。

沉默的过程中,我的脑子开始胡思乱想。现在几乎是解释不清了,估计他的母亲一过来便直接去找他,或者骂了他;眼下只有我和他,如果他一时想不开,捅我一刀,我该怎么办?是的,如果他捅我一刀,他是未成年人——而我,关心我的人在千里之外,这儿是不会有人为我伤心的,想到这儿,我的恐惧越来越深……

“Z,发生什么事儿啦?要不要我给你扔根棍子上来?”楼下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哦,可恶!

我一直没有再说话,内心的恐惧却不断加剧而这时,Z的妈妈过来了,她看到我俩相互沉默,气氛不对“孩子,你好好跟老师说话,不要顶嘴,你总是让人这么操心怎么得了?我刚刚才讲完你……”

“Z妈妈,我们先让他平复一下心情,不刺激他好吗,等他冷静下来,我们再聊。”我安抚道,然后找了一个借口回宿舍一趟。回到宿舍,我的眼泪一下子喷涌出来,是啊,我就是回房间调整情绪的。

五分钟后,我再次回到原处。Z不愿意说话,他们母子之间又吵了起来,他冲回教室,说要收拾东西不读书了。

我和家长站在原地,我忘了自己说过什么。这时,我们的副校长走过来,微笑着问Z妈妈发生了什么事儿;她说孩子不听话副校长笑嘻嘻地说:“他不敢在我面前放肆诶,我一发话,他都一声不吭。”说完,他笑嘻嘻地走了。

听了很久家长的苦衷与无奈后,她的一个亲戚跑过来,是小学的某个领导他笑嘻嘻地过来:“小林老师,这个孩子啊,不要骂他,好好哄哄他……”我的内心濒临崩溃。

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尽管如今回顾起来多少云淡风轻。我回顾了很多次学生的眼神中的愤怒,家长的哭诉与无奈,领导的微笑,周围教师的事不关己——我无数次处在这种水深火热之中。当然还有,科任老师的情绪——我也是要负责任的。我认真地对待每一位科任老师反应的问题,甚至主动关心主动询问;而历经两年,我发现,他们需要的不是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伙伴,而仅仅是发泄情绪的垃圾桶。

“小林,你班上的……”是的,又开始了……

最后一个月,我开始失眠,晚上很难睡好,我确认自己已陷入困境——内心充满对眼下生活的质疑,对未来的焦虑。我一度不愿意看见学生,更不愿意待在嘈杂的办公室,梦境中都会出现学生不听话,我心急如焚的场景。

前路全是大雾,我走在其中,看不到除我之外的任何一物;我被不明之物困住了全身,包括我的思想,我一日都无法等待,我无法生活在平静的绝望当中。


第三年  个人形成的开始

一日,经过办公楼走廊,看到图书室外墙上贴的我的照片:

经典朗诵组——指导教师:林珍;教师寄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瞬间热泪盈眶。此刻的我,内心是否依旧流动着鲜活的泉水?毕业后,我是否依旧清醒地活着,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或者我已为工作所役内心濒临枯竭?

2015年春天,我重拾阅读。一个中文系毕业的学生,曾在大学期间长期地栖息于图书馆,我想再次找回这种感觉,仅以此抵挡孤寂迷茫的生活,或许我能找到意义。寻找读物的过程中,我的目标更加清晰——心理学——它是行走的哲学,我坚信其实用性。

幸运的是,我遇见了几位精神导师:卡伦·霍尼《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我们内心的冲突》)艾略特·阿伦森(《绝非偶然》《社会性动物》)卡尔·罗杰斯(《个人形成论》)

在书籍的选择上,我相信直觉。认识霍尼,源于一个朋友的说说——或许他只是引用了一句话;我在豆瓣上搜索了霍尼的相关书籍,并购入第一本,第二本;阿伦森亦源自豆瓣读书;罗杰斯的个人形成论是缘于阅读《心理学史导论》

期间,我同时有选择性的阅读了《心理学与生活》《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等书籍他们以极大的包容接纳了处在困境中的我。


1 卡伦·霍尼:一场蚀骨的不完全手术

一想到要写“学习自传”,我兴奋又惶恐。兴奋在于,我不是最期待交流吗?交流前,将自己所学所思整理一下,的确充满期待;惶恐如下——他们都是我眼中一流的大师及作品,我如何用笨拙的双手描画出其精髓,哪怕仅仅是轮廓?

我仅以颤抖地双手写下:

夜读霍尼,与真实的自我谈话。

霍尼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另同读心理学史导论,粗略地了解了各个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与情况)。德国犹太人,后转入美国国籍。在弗洛伊德生理决定论的统治下的心理学界,霍尼毅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用文化决定论来解释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她是社会心理学最早的倡导者之一——这一点直接影响我后来的阅读倾向。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是她的第一部作品。她的理论正在建构,其条理明显弱于后期集大成之作《我们内心的冲突》,然而异常适合没有心理学基础的我。霍尼也在前言当中为此做出总结:

本书采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写成,为了清晰起见,我尽量不去过多地讨论枝节问题;同时我也尽可能避免使用技术性术语,因为这类术语往往可能被用来取代清晰的思考……

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是很艰苦的。作者所提到的任何概念现象,都有一种引力——让我自发地对号入座,它引导我,让我亲自为自己进行一场手术。我尝试着将这本书大概的内容整理出来,并将加入自己的反思:

霍尼提出,一切神经症(也称神经官能症)共同的基本因素,就是焦虑, 以及为对抗焦虑而建立起来的防御机制。

“焦虑”,类似于“恐惧”,霍尼对二者进行了比较,让读者更清晰地明白“焦虑”的内涵:

(1)相同点:“都是为危险的恰当反应”;

(2)不同点:“在恐惧的情况下,危险是显而易见的和客观存在的;而在焦虑的情况下,危险则是隐而不露和主观存在的,这就是说,焦虑的强度是与情境对人所具有的意义成正比的,至于他为什么如此焦虑,他本人却基本上是不知道的”。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企图说服这一类人摆脱焦虑,徒劳无益。

学习过程中,我不断将作者所描绘的与自己一一比较我开始回顾自己的焦虑(或恐惧,或防御机制,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也采取同样的方法,不强调术语),以下几种情况易产生焦虑(不完全统计):

(1)学生出现问题;

(2)周围的群体观点与我相冲突;

(3)既渴望交流,又抵制交流;

(4)既愿意倾听他人,又厌恶他人不节制的倾诉;

(5)他人(尤其亲密的人)未满足自己的期待时,会采用防御机制,变相攻击……

这些被称之为“焦虑”的东西,不仅仅出现在我的工作中,也渗入了我的生活和感情。如:我一直认为自己从未从父母那儿得到理解,他们并非真正欣赏我——父母一方面不断告诉我,他们是世界上最值得信任的人;而另一方面,他们一再失信,并且背着我议论我的缺点不足——这个场面无数次出现我情绪低落甚至崩溃的时候。与父母之间出现信任危机,我不愿意过多地与他们沟通,尝试着忽略他们的标准和对我的判断;并且,我参加工作之后,自己已然形成价值判断的雏形,他们首当其冲,成为我审判当中的第一人——但是,我内心有另外一个声音,它告诉自己:你是爱你的父母的,孝顺是最大的道德是的,我的内心既有焦虑,又有对焦虑的防御机制。

很快我在霍尼的书中看到解释,她一针见血地指出,父母的许多行动或态度,只能在子女心中唤起敌意,如:

对某些子女的偏爱,不公平的责骂;

时而溺爱,时而拒人千里;

喜怒无常的情绪变化,没有兑现的许诺,等等。

产生的敌意或抗议往往是被压抑的——我不会告诉父母,可能通过日记,通过向同龄人诉说长期的压抑就形成焦虑,迁延越久,儿童心中会形成若干信念(信奉的格言):

1,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必须压抑我对你的敌意;

2,因为我怕你,所以我必须压抑我对你的敌意;

3,我必须压抑自己的敌意,否则我就会失去爱;

幼年焦虑的形成,会阻碍儿童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经验。若是他选择顺从父母而掩盖敌意(不满甚至仇恨),他就是把自己的焦虑投射给外部世界,并因此对整个世界产生不安全感。

这种焦虑体现在:

1,对爱的病态需要

2,获得爱的方式和对冷落的敏感;

3,对权力声望和财富的追求;

……

“我们很难描述他们对冷落的敏感程度。约会的延期,长时间的等待,不能立刻得到答复和回应,彼此意见不合,简而言之,任何不顺心的事情,任何不能顺利实现自己要求的挫折和失败,都会被视为拒绝和冷落。这种拒绝和冷落不仅会把他们抛回他们本来的基本焦虑中,而且会被他们认为相当于一种侮辱”。

阅读这些句子的过程中,我的脑海里不断回放过去的片段。我与朋友之间,与恋人之间,我开始重审自己从何时起,我渐渐成为一个拥有强硬个性且偏执的人?难道我的内心没有爱?没有温柔吗?我相信爱与温柔在我的内心流淌,但是它长期被禁锢,它如同我最深爱的敌人一般。我在深夜阅读时流过泪水,看这本书,就是看真实的自己。而此刻,不会产生过多的对自己的否定或厌恶,而是心疼——前者一直藏在内心深处,而心疼基于开始对自己产生了解。霍尼就是想告诉我: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你?

这是一场蚀骨的不完全手术,要用勇气面对血淋淋的真相,而路还得自己去走对于方法,霍尼表示通过自我分析来解决内心的冲突,达到人格的重建。


2 艾略特·阿伦森:20岁后新生的可能

“我欣赏一种观点:人格和能力并非一成不变”

“社会心理学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上:人们不受遗传和儿时不愉快经历的束缚”

艾略特·阿伦森在其自传绝非偶然中写下以上语句,这是我的福音。

阿伦森在当博士生导师时准备讲社会心理学,但对当时市面上的教材并不满意,于是着手编写社会性动物(本书的献词“理所当然地献给维拉”——与作者相伴五十年的挚友和顾问,也是他的妻子)。

自这本书开始出现阅读障碍很多专业术语读不懂,尽管作者贴心地提炼出一个名词术语的附录三百面,九章,阅读时长5个月我基本上坚持一条规则:每一章默读一遍,标重点与难点,难点重看一遍;读完一章,做手抄笔记一遍,再背诵其中的名词解释整理下来,有了初步的效果。


1 社会认知的多种心理捷径

那么,为什么阿伦森认为人们可以不受遗传和儿时不愉快经历的束缚?

他看到社会先于个体而存在,人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影响;换句话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被影响,产生态度及行为的改变。哪怕已经是20岁的成年人,也时刻面对着改变的机遇——问题只是,被改变,还是自己积极寻求改变。

人们是如何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的呢?这个问题我读完书后似乎很难回答,所以10月份继续读另一本《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它给了我更清晰的答案,这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而《社会性动物》为我开启了这扇门,助我了解人类思维的复杂性,以及导致人们抵制改变的动机。阅读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着很多问题,问题出现了,我即将踏上寻求方法之路。

接着,回过头来继续说说人们的思维存在的局限性:

“我们人类是认知吝啬者,人们总会尽力保存自己的认知能量……人们很容易采取极端仇视和残酷的行动,以确保自身的绝对正确因此,错误和偏见,可能会成为人与人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相互理解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并列出几种心理捷径:

1,代表性便捷式判断:我们关注的某个认知对象与另一认知对象的相似性,并推断第一个对象与第二个对象一样。比如:高质量的产品价格很贵,于是我们会倾向于认为价格很贵的产品质量比较好;一些励志类自助书经常利用此判断的方法,鼓励读者“穿出成功”。

2,易得性便捷式判断:依据我们轻易想到的具体事例而做出的判断。问题是,有时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并不能够代表整体的印象。

3,态度便捷式判断:一种包含了情感与评价成分的特殊类型的信念依据态度,我们会将认知对象归为有利的一类(对这一类所使用的策略是喜欢接近赞扬保护),或者不利的一类(对这一类所使用的策略是厌恶逃避责备忽视)。

第三类判断使用最为频繁,人们甚至可以通过态度来解释自己的社会生活。比如,作为一个教师,已有的态度是: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判断1:赞扬成绩好的学生,甚至赞扬其各个方面;判断2:厌恶成绩差的学生,甚至厌恶其各个方面。

那么,人们何时会运用便捷式判断?

我们对某个问题没有时间进行仔细思考;我们接受了过多的信息,以至于我们不可能全部处理这些信息;需要权衡的问题并不是十分重要,因而我们不屑于对它进行思考;当可用决策的可靠知识或信息很少时……

阿伦森提出的方法论如下:

1,提防那些试图影响你对情境加以分类或界定的人;

2,尽力采用多种途径对某个人或事件加以分类和描述;

3,尽力将个人以及重要的事件看做独特的;尽管他们可能是某个具有突出特征的类别中的成员,但他们仍具有特殊性。


2  自我辩护——认知失调理论

可怕的是,人们不仅仅有认知的局限性,还会为这种局限性所影响的行为和态度进行自我辩护——里昂·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一种紧张冲突的状态,无论何时只要某个人同时拥有心理上不一致的两种认知(想法、态度、信念、意见),就会出现这种状态。

一个人持有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无疑是与荒谬为伍,而且正如存在主义哲学家阿尔伯特·加缪所看到的,人类这种生物一生都在努力使自己确信自身的存在不是一种荒谬。

看到此处,我感觉到了理解。一直以来我以柏拉图“给不确定者以确定”为座右铭,就是鼓励自己去解决内心的矛盾,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

认知失调理论并没有将人类描述为理性存在,而是将他们描述为理性化的存在。根据这一理论的基本假定,我们人类并不试图确保自己正确,而只是试图相信自己是正确(聪明、正直、可靠)的。

我相信阿伦森用以上语言,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的自以为是。我就此开始反思自己:来到牛城的两年,我一方面用心工作,与学生为友;一方面不断质疑这件事的意义,甚至我认为他们不值得我如此付出。我在这个地方踽踽独行,除了学生之外,几乎没有沟通的对象。学校不健全的责任管理制度,过于人情化的管理方式,教师群体对学生过度的人格归因,因教学质量差劲而散发的末日绝望之气等等,我一度拒与之为伍;并在拒绝当中掺杂着诸多不屑。即便是年轻的老师越来越多,我也仍旧不合群。是的,看到那个一副遗世独立的冰冷面孔的年轻女教师了没?她的笑容只在学生面前绽放,其他时间,她几乎是不存在的。这就是之前的我。

阿伦森在第五章《自我辩护》中所阐释的内容,助我客观地看待自己与周围的人群。我得出一个结论:你,我,他,皆凡人。赞同自己,若需要建立在对他人的否定乃至攻击上,这种自我认同是虚无甚至愚蠢的。

接下来我想继续引入阿伦森的观点,以戒烟为例,具体阐述认知失调理论,及人们为了减少失调所做的自我辩解:

假定一个吸烟的人阅读了一篇医学报告,这份报告证明吸烟与肺癌以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之间有联系,这个吸烟的人就会产生失调的体验。“我吸烟”的认知与“吸烟会导致癌症”的认知之间,便产生了失调。显然,对这个人来讲,在这种情况下减少失调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戒烟。这样,”吸烟会导致癌症“的认知,便可以与”我不吸烟“的认知之间保持一致。

但是,戒烟是痛苦的。有一批人尝试着戒烟,但最终就是做不到,怎么办呢?自我辩护:

1,贬低承诺的重要性。“吸烟并不是那么危险的。”用此淡化承诺。短期内他们可以做到自我感觉良好,但从长期来看,却大大降低了他们成功实现这些目标的机会。

2,降低对成功的期望。“啊,过去我每天三包,现在每天只抽一包哦。”部分成功不代表失败。这种做法可以减少失败给他的自尊心带来的打击,而且仍然保持了将来通过努力取得完全戒烟成功的可能性。

3,最好的办法就是对那些证据加以拒绝或者曲解。“吸烟不会导致癌症,这是危言耸听。”一个人所持态度越牢固,他拒绝不一致证据的倾向性就越强。

读完这个部分,我将自己及他人代入其中。自我辩护的确时时在发生,它被人们用来自我保护,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实际上,这种辩护不过是懦弱者的证明。如果我们真如自己所想的那么聪明,那么优秀。那么面对问题,当然能够直接解决问题,而不是采用自我辩护来减少失调。

例如:一个教师打了一个学生。因为这个学生直呼他的名字,恰好被他听见。

打完之后才是最精彩最值得分析的地方。此时,“教师不能打学生”与“我打学生了”中间产生失调;“我是一个不错的、乃至优秀的人民教师”与“我动手打了一个学生”之间亦产生失调;甚至“我是一个成年人”与“该未成年的学生直呼我的名讳,我打了他”之间产生失调。我相信大部分人(尤其是非教师行业的局外人)都会明白,这件事的确出现明显的是非取向。正因为这位教师很正常,他采取的方法自然是:自我辩护。

他可能会这样解释:

“他是学生,我是教师。他直呼我的名讳,引得整个教室的学生哄堂大笑。这是不尊师的表现,甚至侮辱教师。我若不就此采取一些措施,知晓这件事的学生自然以为直呼教师名讳是可以干的事情。那这个学校还有教师的立足之地么?我们在这儿教书还有意义么?”——请思考:其他学生真的会因为这件事而认为直呼教师名讳是被允许的么?对该学生进行惩罚真的能禁止这类行为么?

接着他还会这样做:他会将这件事告知该学生的班主任,并期待班主任采取行动(与其态度一致的行动);将这件事告知校长,让校长领会他所受到的尊严的威胁;在办公室多次重复这件事,让周围的教师感同身受。我们都是教师,我的行为是在维护教师的尊严——自然没有人会不赞同我的做法。可是,赞同就意味着,其他教师面临同样的情境时,采取的行为会是一样的吗?这是两码事。

那么,我想这一系列的行为和态度的表现,给这位教师带来了严重的失调。他所做的未必是正确的;只是站在他的立场上,这些行为是对的。同时,为了维护自身的正确性,他还需要不断地自我辩护。这很辛苦。

这是真实事件。这类事件——来自学生的挑战,我面临过很多次。除了忍耐,我目前没有找到可行的方法。阿伦森在该章结束时,对我们进行了友好的提示:

人不可能只靠和谐生活。人们不仅具有理性的、适应性的行为,而且还有减少失调的行为。为了发展,人们就必须从自己的失误中学习。但假如我们有意识地去减少失调,我们便不可能承认自己的失误。相反,我们会隐瞒这些失误,或者更糟的是,我们会将它们说成是美德。

最理想的是,当一个人出现失误时,他会采取一种不加防御的方式来思考这一失误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帮助。一个人可以通过下列形式的反应来增加这种可能性:

1,加深对自我防卫倾向和减少失调倾向的理解;

2,意识到做出愚蠢的或者不道德的行为并不一定意味着自己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傻瓜或是一个不道德的人;

3,发展足够的自我力量容忍自己的失误;

4,增强自己的认知能力,认识到承认失误对于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的益处,同时增强自己形成与他人之间密切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3 喜欢、爱与人际敏感性

本书共9章。我将其中最振奋自己的内容采撷出来,并加以自我分析。最后一个部分,阿伦森总算开始聊一聊人们的积极之处。其中的两点内容给我很大的启示:

1,阿伦森效应——得失理论

假如我们能够从他人的预期中获得(例如,这些人最初不喜欢我们,而现在喜欢我们),那么我们便会最喜欢这些人;假如我们从他人那里丧失(例如,这些人最初喜欢我们,但现在不喜欢我们),那些我们会最不喜欢这些人。

对亲密关系的启示:

一旦人们确信可以从自己的长期伴侣那里获得某种奖赏性行为,作为一种奖赏源,这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就有可能比不上一个陌生人。

实际上长期的恋人具有足够的力量去伤害他(她)所爱的人,但提供重要奖赏的力量却极为有限的。

2,坦率的谈话

一个人明确地说出自己的情感和心事,而且不对对方加以指责、挖苦或嘲笑。其难度在于:社会的一般教训是,不要暴露自己的脆弱之处。当受到伤害时,要么对他(她)大加恼火、指责或者嘲笑,从而使争吵升级。

我与男友一毕业就异地,我来到了他的家乡工作,他继续读研。有很多人夸赞过我的伟大——而实际上,我不伟大。选择偏远的牛城,没有任何原因。我与他一直处在一月一吵的恶性循环中。在孤立无援、濒临绝望时,我渴求过,想过,要依赖他。完全地依赖,然后走一条简单的路。可是,他也在成长中,无法承担我的成长责任。为此,我不断地向他索取,不断地变相攻击他。

我的本命年,这段关系迎来了突破。我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角色。慢慢尝试不再轻易对他下判断;尝试敞开心扉,毫不设防地向他倾诉——我发现,他是一个多么愿意倾听我的人啊;过去的粗心,如今看上去又是多么地体贴。这已然是爱的最好证明。同时,我也得到了动力,继续修整自我。

我开始明白爱是什么?爱的确是一种能力,一种毫无保留、毫不自私地温柔付出,以及毫不挑剔、坦然地接受。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不再因为他各种原因对我忽略而大发雷霆;不再因为他的不小心显现出的粗心而嫌弃;相反,我开始发现他的粗心,是那么可爱,像一个孩子。与此同时,我得到了他真心的赞美——我总会在电话的另一头,说着说着就流眼泪。我曾经是一个瞎子,硬是拽着他,陪我摸着石头过河。可是忘了,年轻的我们,谁不是生活中的瞎子呢?

遇上罗杰斯,我受到的启发更大。我已然将他的“助益性关系”当做此生的追求。我愿意全心全意地,与生命中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建立这种促进彼此成长的关系。


3  卡尔·罗杰斯:与自我建立助益性关系

罗杰斯在回答"生活的目标是什么”的问题时,引用了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名句:

做你真实的自己。

若说《社会性动物》教我,看清认识世界及自我之路上的迷雾;《个人形成论》则指引我,如何穿过迷雾,通向真实的自己。

卡尔·兰塞姆·罗杰斯,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主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这本书全名为《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罗杰斯的演讲集,一本写给“有智慧的普通人”的书。

可以确定地说,罗杰斯以这本书,邀请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如果世界上确实有一个叫做真理的东西,那么我相信,这个自由的、个人探求的过程应当是趋向于这个真理的。

由于罗杰斯提出的观点类似于终极目标,我不愿多做自我阐释,便将其中心内容总结如下。同时在最后有关教育的部分,结合自己的尝试,聊聊浅薄的启示。


1  助益性的人际关系

罗杰斯以治疗者的角度,提出了促进当事人自我改变的假设——建立一种助益性的心理治疗关系。我相信这种假设适应于人际间的任何一种关系,也包括我们与自己之间的关系。

1 真诚透明:我需要意识到我真正的感受。用我的话和我的行为欣然表达存在于我内心的各种各样的感受和态度。

2 无条件关注:对当事人的热情关注,无条件地认为他是一个具有自我价值的人——无论他的状态、他的行为或者他的感受是什么样子。

3 共情:理解当事人的当下感受,理解他的各种情感和表达的个人意义。

那么,如何创造一种助益性关系呢?

1 在某种深层意义上说,我能否以某种方式成为在他人看来是诚实可靠、可以信任、始终如一的人?

2 作为当事人,我是否能够将我的真实存在的信息清晰无误地传达他人?它的启示意义在于:如果我想要促进与我相关他人的成长,我自己必须不断成长;成长的确常常会令人感到痛苦,但也令人变得更丰富更充实。

3 我是否能够体验一种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如热情、关怀、喜欢、尊重?这不是一件容易事。我们倾向于跟他人保持距离——逃避于一种事不关己的疏离感,一种”职业化“的态度,一个非个人化的关系。

4 作为个人,我是否能做到足够坚强而可以独立于他人?我能否持之以恒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我是否能够做到足够独立自主,因而不会因为他人的抑郁而难受,不会因为他人的恐惧而害怕,也不会因为他人对我的依赖而感觉会有灭顶之灾?

5 在我自己的内心深处,我是否足够安全,从而允许他人独立于我而存在?

6 我是否能够让自己完全进入他人的情感和个人意义的世界,而且做到设身处地、见其所见?我是否能够完全进入他人的私人世界,而丝毫都不想进行评价或判断?

7 我是否能够接纳他人呈现给我的方方面面?

8 在关系中我是否能够足够敏感,从而使对方不会把我的行为当成一种威胁?

9 我是否能够使他完全避免外在评价的威胁?我愿意致力于发展一种非评价的关系;我不评价对方,即使在我自己的情感中,我不作评价。我相信,这样可以使他获得自由,去成为一个自我负责的人。

10 我能够真正与一个他人平等对话吗?

罗杰斯的方法论以问题的方式呈现。有时问题比答案重要。十个问题,我一个不落地录入。每看一个问题,我在内心就问自己一次。我想如果这十个问题,若我们都能够给予确定的答案。那么离真实的自我不远了。


2  个人形成意味着什么?

1 对经验开放。能容忍不确定性,能够接受更多的内心的相互冲突的情境,而不是对情境闭目塞听,匆忙的下一个结论(与《社会性动物》链接起来)。

2 信任自己的有机体。自己的有机体是值得信任的,而且它是一个很适合的工具,能让我们在每个即时情境中发现最令人满意的行为方式。

3 内心的评价源。做出选择取决于他自己。唯一要紧的问题是:我的生活方式是否真正令我满意?这种生活能否表达真正的自我?”当然,成为一个独特的、为自己负责任的人,会使人体验到力量感以及与承担责任伴随而来的不安感。

4 成为过程的意志。接受自己是一个变化之流,而不是一件完成的产品。


3  对“美好生活”的定义

1 自由观对决定论:当事人越是能够过美好的生活,他将越能体验到一种选择的自由,而且他的选择将越能够有效地在他的行为中得到体现。

2 创造性作为美好生活的一个要素:他对他的经验世界有着敏感的开放性,他相信他有能力与他周围的环境形成新的关系,所以他将产生创造性的成果,过上创造性的生活。

3 对人性的基本信赖:当我们把个性从自我防御中解放出来,使他向各种各样的需要以及各种各样的环境和社会的需要开放,那么就可以相信他的反应是积极的、向前发展的、建设性的。当他更充分地成为自己时,他也将更现实地成为社会化的人。

4 生活更加丰富:我深信,这个美好生活的过程,绝不是为怯懦者设计的生活。它涉及当事人潜能的日益拓展和成长。它涉及生存的勇气,它意味着使自己完全投身于生活的洪流。当当事人获得了内部自由的时候,他会选择这种个人生成变化的过程,作为最美好的一种生活,这对于人类来说是极其令人振奋的事情。


4  有意义的学习

看《个人形成论》时,恰值班级发生了小小的变动。同年级的两个班分别抽出了部分优生组成了新的班级。一开始我的内心是十分赞许的。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使我开始反思。自己带的大班学风骤降(原48人,现33人),极个别的学生在纪律上表现得更加随意;同时我负责小班的语文教学——这个由年级成绩最好的学生组成的新班级,也表现出来一定的问题。他们平日的生活只围绕着学习,课件围绕着作业;午自习,再加一节额外的第四届晚自习。好几个平日活动灵动的学生,渐渐面露灰色。

直到那一节语文课。我忍不住发了一次脾气。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让我无法坚持了,尽管我采取课堂讨论的方法。他们不爱举手,等着答案,轻易地否定自己的答案;周记千篇一律是对繁重学业的描述甚至抱怨。那一节课刺激了我的敏感之处,死亡之气竟然在学生身上,在课堂上散播着。我不留情地批评了他们,事后学生们也在日记中给我回馈。试图站在他们的角度,我也对自己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反思。

同时我阅读了《个人形成论》中一篇有关教育的讲演。罗杰斯被邀请至布兰迪斯大学讲一门为期四周的课程。题目是“人格的变化过程”。学生们几乎都是心理学硕士博士,或执照心理咨询师。这是一次特别的体验。课程毫无结构可言。从自我介绍开始,一切顺其自然。罗杰斯在此过程中,没有引导任何一人主动发言。整个过程由尴尬到热烈,再回到艰难,甚至令人灰心。

指导者聚精会神地关注并接收课堂里每一个人的发言,而任何一个学生的表现是否适当,在他看来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一些学生开始着急,并向罗杰斯提出要求,教一教他们。可是,令人惊奇的是,从一开始,甚至是他们在感到恼火的时候,这个团体的成员就觉着他们相互连接在一起了。他们共同体验情感,体验经验。他们的想法。情感和感受发自内心:这是一个放松的而又令人激动的过程。

而罗杰斯本人,只是静静地看着。偶尔带点资料、书籍或录像过来,只是放在一边。自然有人会去主动安排。在主动学习结束后,他们又开始了新的自发地讨论。

如果我们接受杜威所说把教育定义为经验的重构,那么,就个人融入他整个的自我、他这个人、他的根本驱力、情感、态度和价值来看,一个人还能学到比这更好的方法吗?

传统教学中,指导者要讲课并指定阅读什么、学什么;学生则忠实地把这些内容记在笔记本上,然后考试,而感觉是好还是坏就取决于考试的结果。但是,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这只是一种完成了的体验,一种到了终点的感受;而遗忘规律会立即开始无情地发挥作用。

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体验到这种感受:遗忘。这种有终点站的知识何尝不就是一滩死水?所以学生也会表现得如死水。

我幼稚、并大胆地效仿罗杰斯,在小班开展了两次讨论课。并做以下记录:

前两天上了一节讨论课。在黑板上写下三个话题:

1,_______,我的名片;

2,这,也是课堂;

3,书,我的良师益友。随即,

宣布开始讨论。立刻有学生发问:老师,需不需要做笔记?老师,这是讨论怎么写作文?

我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巡堂,整整一节课。事后,我告诉学生,今天的作业写一写你在小组讨论时遇到的问题,以及收获。

紧接着第二天,我收到了最个人化的一次日记。当然也可以粗略总结为以下几类:

1,几乎没有收获,讨论毫无目标,没学到知识;

2,收获很大,谈天说地,从《三国演义》到《聊斋》,从网络游戏再到言情小说;

3,一开始话题多多,渐渐地开始沉默,到最后冷场;

4,个别学生认为小组内无共鸣,分组不合理;

5,个别学生认为小组讨论自然而然地集中在某几个同学身上。

也有学生表示好奇,下一节课我们做什么?

第二次课我告诉学生们,按座位分组(4人一组)讨论,如果觉得自己在某个组讨论不下去,离开,去找一个你认为会产生”化学反应“的组。

话题更加明确,关于语文课的设计。一,课堂类:早自习(45分钟过长,分成两个时段,分别设计学习任务),语文课(现代文与文言文的教法与学法),讨论课(讨论的话题与形式),阅读课(阅读的书目及来源与形式),作文课(提问题),晚自习;二,作业类:日记(或周记),基础知识默写与背诵(时间与方法),阅读理解(频率)。

附:你希望老师为你的设计或问题做什么?

需要一个同学进行笔录,但不指定人选,自愿原则。

这节课最后五分钟,我收齐每一组的笔录,并安排学生进行五分钟的自我总结,写在日记本上。整个过程出现了几个细节,一是朱鹏一组的确没多大反应,冷不冷地说两句,笔录一事也没人愿意,大约进行了一半后,仍旧聊得不活跃;朱东伟问我可不可以换组,我说你直接去你想去的组,他立即调到马林一组——紧接着朱鹏与其余两位女生有些紧张了,竟开始聊起来,他主动承担了笔录的角色。二是李源一组最积极,他们几乎把任何零碎的话(晚自习——可以用来睡觉,这是李源的个人观点;老师,组内成员个个居心叵测,所以笔录过于零散)都笔录下来。三是代明霞,上节课她表示与同组人没有共鸣,而这节课她主动担任笔录角色,并用极具个性的语言(作文:老师,你要准备一些美美的范文哦)。

经过了第二次课的讨论,我迅速设计出方案。分组比赛,时间为两个月。问及奖品,有学生问:“老师 ,你是不是准备奖励我们呀?”我点点头。“奖励一片树叶吧。”一个学生笑嘻嘻地说。我立马点头:“好主意,我可以随时奖励你漂亮的树叶。当然,还是准备着年终大奖的。获胜的两组同学,每个人将得到一本适合自己的课外书。”瞬间教室里沸腾起来,因为他们之前还在为阅读课上找不到书烦恼呢。

自从转变自己的态度后,课堂大部分时间会交给学生,用小部分时间去落实基础。我们由李健的《在水一方》导出《蒹葭》,鼓励学生思考诗歌主题。而在放ppt时,我不小心将参考答案展示出来。学生们一堂哄笑。紧接着有人说:“林老师,我觉得我的理解更好!”——我为之骄傲!

在当周的日记中,学生M写道:

这个周末开始读黑塞的《德米安》,收获很大,寻找自我的路途还很遥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更多的学生在日记中开始每天反思自己的语文课的表现,更敞开心扉地与我交流。在话剧《茶馆》的课堂比赛中,他们发现自己的表演天赋,并在日记中为自己打分。我与学生一起体验到这种自由而愉悦的感觉。每一天走进小班的路上,我似乎更春风得意,因为我与学生们一样期待,今天的课堂会发生什么?

最后我想以罗杰斯给教师的几点建议,为第三年画上句号;并为未来的日子开启希望:

1 接触问题:要允许学生真正接触他们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而感知自己渴望解决的难题和焦点。教师的任务在于创造一种能促进有意义学习得以发生的课堂气氛。

2 教师的真实性:做一个真实的人,要公开坦率面对自己的态度;能坦率接纳自己的真实情感。真实的自己,但不能强加到学生身上。

3 接纳和理解:教师能温馨接纳学生,能给予其无条件关注,能对他们在面临新情况时出现的恐惧感、期盼、挫折感予以共情,那么,他就是在创造学习的条件尽心尽力。

4 提供资源:教师怎样把自己以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作为资源来利用。提供资源,但不强加学生;学生可接受,也可拒绝。(不说“我都是为你好”这类话。)

后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记得我第一次听健哥演唱《在水一方》,热泪盈眶。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一支歌曲,唱出了自己的心声:迷茫、痛苦、挫折——摸索、坚持、期望。我想最后将那段歌词贴在这儿,结束我人生中的第一篇学习自传。这仅仅只是开始: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

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2015年12月3日晚 林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