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考的一点回忆
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日了,刚离开补习班的几年,每到高考总思绪万千,以后便也渐渐的淡忘了。至儿辈参与时才又关心高考这一事,不过那时的心境已不同。
今天,曾经的补习班同学相聚,又勾起了对于高考的回忆。
七七年恢复高考,我周边鲜有考上大学的,有也都是老三届的,感觉离我很远。
我生来残疾,两腿高低,数理化永远短一截,所以选择了文科。七九年的高考,基本上是在浑浑噩噩中参与的,毫无心理压力,已记不清考了什么,待考完出来,老师问我一个古文怎么译的,具体什么忘了,只记得是两个将连在一起的,我回答将军率领将士,老师松了口气,说不错不错,仿佛这个答对了就考上了。可惜我让老师失望了,高考败北。
拿到海中文科班的补习通知,老师比我还高兴,说我一定能把丢失的两分捡回来,自己也憧憬着来年能考上大学。带着老师的殷殷希望和自己不成形的梦想,走进补习班。
初时还信心满满,自以为不差人,仿佛一只脚已踏进大学校门了,可几轮考试下来,有些气馁,我的同学都太优秀(能不优秀吗,都是当年高考的高分落榜生),心说这百分之三怎么轮都轮不到我啊,于是退却了,在发令枪响前一刻逃了出去。这一逃,就让自己输在了起跑线上了。 离校那天,班主任郁老师嘱咐我参加工作后还是要好好复习,回来参加高考,他让我把铺盖留下,说考试时还有用,我点头,却不那么坚决,高考那天,他拿着我的准考证在校门口等我到考试开始后十分钟,我失约了,一半是单位禁止新进员工请假参加考试,多一半还是自己不够自信。高考结束那天,我在天黑后才敢回学校取行李,可还是无巧不巧地遇上郁老师,他不说自己在校门口等我的辛苦,却不停地为我挽惜。其实那年即便参加高考,很大程度也是考不上的,但我还是很感谢老师的厚爱,至今郁老师奥恼的神情我还清楚记得 。
成人教育圆了不少没能挤上高考这根独木桥的同龄人的上学梦。纺校招生,我重新拾起荒废多时的数理化课本,铆足了劲想重返教室,也多亏了我的一个高中同学的晰心辅导,硬是让我这个正负极都搞不清的人通过了考试,学了三年不感兴趣的纺织学。其实骨子里,我还是喜欢文科。
拿到纺校录取通知时,我在想,如何当年我有这个决心,如果我用一半啃数理化的劲学习备考,我是不是也象我的同学们那样,走进大学校门。
如果,人生没有如果,选择了,就是选择了。
时过境迁,对于上不上大学早已释怀,也有点明白,我的那些现在功成名就的同学,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的意志都是坚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怎么做。 心有多高,志气有多大,就能走多远 。补习班时,有个南通的唐同学,常常和我谈论以后上什么学校,她拿着笔写出好多她向往的学校,又有一些是她考上也不去的,她在上面打了好大的xx,那么坚决,不知道她哪来的底气,我只在一旁弱弱地想,只要能考上,中师我都去 。偶尔与韩同学在海中的操场散步,她信誓旦旦,一定要考上大学,改写命运。学生时期就有超我等的志向,所以现在她是韩书记 。当时能分配工作的,又何止我一个,志向远大的,没被眼前利益迷了眼的,如今都成功。如班长,如杨校长,黄大律师,又如小玫小荒 。杨同学被分配之前能考虑没有后台,不可能进他想进的财务室,于是埋头苦读,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了大学校长。 黄同学在被绑进纺织厂前实地考察,认为这不是他想呆的地方,考上不想上的学,有决心重考,他成功了,江苏十大名律师,榜上有名。
四十年后的今天,再回头看,曾经的沮丧和迷茫早已大彻大悟。优秀的同学凭着他们的执着和自信成功了,真心高兴他们的成功,却也享受自己的平庸,享受属于我的朴实与美好。
对于高考的一点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