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婚的人,就不能幸福度过晚年?

2019-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阿派iPad

如果按照“社会标准”来判定“识时务者为俊杰”,那么我想如今有很多人都属于“不识时务”的人吧——不愿意在世俗所认为的“该结婚的年纪”结婚,也不愿意在世俗所认为的“该生子的年纪”生子。

而我,刚好也是“不识时务者”之一,而且我甚至觉得“结婚生子”并不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必选题……

早一阵看《我家那闺女》,里面也有一位“不识时务者”——焦俊艳。有一期她请了《家有儿女》的高亚麟高老师来做客,谈到“婚姻”这个话题时,焦俊艳问高老师“人为什么要结婚?”,高老师这样回答:“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我乍一听还不太理解甚至不以为然,但听完高老师解释,我心里莫名生出一种歉疚和感动。

高老师解释说,父母在的时候,我们即便到60岁也不会去想“死神”,因为父母是一堵墙,挡在了我们和死神之间,让我们看不到死神——但父母一没,我们就直面死神。所以当父母直面死神的时候,他们能一眼看得到尽头,此时他们便会想尽快去完成那些还没完成的事情,因为他们担心自己日子不够等不到那一天。

《我家那闺女》在演播厅的几位“家长”也纷纷在几期节目中解释过他们催婚的原因。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明星袁姗姗家长说的,“袁爸”表示:他看过身边很多因老无所依而“孤独终老”的例子,他们大多在老了和离开的时候都十分惨,所以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有一天也走向同样的道路。

了解到父母辈的这种想法以后,我多多少少能理解他们一些了,但我对“人为什么要结婚”依然存在疑问。

说到底,父母的出发点是希望子女过的幸福——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是这种幸福一定要通过“结婚生子”来实现?我觉得不一定。

老实说,作为一个享受孤独的人,我还真的想过如果一个人活到老会是什么样子,但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我们很难设身处地的考虑独自变老需要面对的事情——而最近,我刚好看了一部纪录一群单身老太太晚年生活的日本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中的7位单身老太太,从71岁到83岁不等,在同一栋公寓各自买了不同的房间,然后以“自立和共生”为原则,彼此独立又彼此照应,相守晚年。

他们中大多是恋爱过后不想结婚的人,但也有结婚以后离异的人。

生活在一栋公寓的她们,共享家门钥匙,以便于在某一位外出的时候去帮她浇浇家里的花(我想除此之外,也是为了以防不测,保证在自己无法开门时,其他朋友可以从外面第一时间进来。);她们有一个“共享空间”,不定期的坐在一起聊天,有时甚至会不知不觉聊到晚上十二点;她们有的还会运动,还会学习,还会工作,还会去尝试年轻时想做的事情(中间有一位80岁的老太太安田,记忆力已经减退了,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去尝试学生时代喜欢的舞台剧演出,没办法记住需要脱稿的舞台剧,她就选择了不用脱稿的朗读。)她们在需要帮助时会打“SOS电话求助”,互相有求必应——小到想喝的茶、不懂的电脑操作等寻常小事也可以求助;她们每年还会一起去旅行;她们生病互相关心,有烦恼时互相安慰与鼓励……

她们偶尔也会因为思想差异而闹别扭,严重的时候会觉得无法再共同生活下去了,但中途会有人妥协和让步,最终她们的关系又不可思议的坚不可摧起来。她们形容她们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一家人”,所以我对她们的争吵也理解为家人之间的争吵——会有一些争吵,但不会离开彼此,夜晚回来看到家人们房间的那盏灯,即便没有互相打照面,也倍感温暖。

从这部纪录片里,我看到单身老太太们的烦恼主要是“孤独感”和“后事”。

有一位叫“市川”的太太,因为身体和“孤独感”,曾经有过“想死”的经历。她说,对前路没有盼头,对想做的事情也心有余力不足,觉得即使活着,郁郁而终也没有多少意义。因为无法长时间站立,怕麻烦其他姐妹,所以每年的旅行她都没有去,但后来80岁的她却为了能在第二年和姐妹们一起旅行而运动,并且如今的她不仅能畅然笑谈过去“想死的经历”,还能出门去支持姐妹的舞台剧演出。

她们中有一位老太太“清田”是两年前因为生病而没有住在公寓的,而且在生病期间她也拒绝姐妹们的探望。当姐妹在她康复期间再次探望她时,问她为何拒绝别人探望,她说:生病时没有比被探病更令人心力交瘁的事情了,大家会找她聊临终遗言之类的话题,而生病的她根本无法考虑这些事情,只会觉得嘈杂而厌烦。

有一天“村田”被检查出来得了癌症,但是是早期的,所以问题不大。回来以后去“安田”家,得知80岁的“安田”因为不知道自己何时会离开,所以早在8面前便写了一份遗书,因为无子女,她在遗书中写明自己的珠宝要分给“个个SEVEN(我们给这个群体取的名字)”的其他姐妹。

谈及死亡,一之坪表示,她不想做“个个SEVEN”中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她是笑着说的,但是说完自己流泪了。

单身贵族必须事先把自己的后事考虑清楚:延命治疗,遗体处理,以及坟墓。

不久,她们围绕“延命治疗”这个话题在聚集点组织了一次会议,还讨论了如果想表达放弃“延命治疗”,要如何告诉他人。(我曾经看《人间世》和《奇葩说》时也想过这个问题,如果老了的时候,要在“痛苦的活着”和“有尊严的死去”之间做决定,我也会选择后者。)

在“延命治疗”会议中,“一之坪”久久无法做选择,因为她害怕自己真的在失去意识的时候,还会有想要继续活着的念头,所以不敢在健康的时候为“没有意识”的自己做决定。

在这次会议结束以后,安田去找了律师,律师告诉她日本有一种“自愿监护制度”,意思是在自己健康的时候挑选一位监护人,以备不时之需,这个制度让单身贵族们安心,安田决定启用这一制度。

纪录片结尾时,市川和村田聊到“葬礼”,她们谈到她们的葬礼是否庄严热闹,但“村田”最后表示,临终前不想拖拖拉拉说个没完,希望“啊”的一声平静结束生命。

看完纪录片,我了解到“不结婚”的人度过晚年的一种方式,我相信还会有很多种,好的坏的都会有(结婚也是好的坏的生活方式都有)。我想很多人依然觉得“不结婚的生活是不幸福”的吧,但我不觉得,并且我无法判定她们是幸福或者不幸福,因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不是她们,我无法代替她们回答幸福或者不幸福。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我很难确切的表示我是否会选择结婚生子,但我觉得,无论怎样选择,只要确信在人生的最后时刻,自己在回望一生的时候觉得满意,就够了。并且在此之前,无论选择哪一个,我们都要保持身体健康和经济独立——尤其是选择做“单身贵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