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散文:明月依旧

2023-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苏词萍

正文:

年少的时候,家里面请了人教我诗书礼仪、穿衣打扮。

看见鲜花,就会想到鲜花饼、鲜花汤。看见木头,就会想到簪子、钗子。看见桑叶,就会想起夜里的蚕鸣丝丝,吐丝织衣服。

那时候还小,长大以后,离家了一阵子,等到再回去的时候,听闻有些人早已经嫁人了。比如看电视剧的时候,听见有人说爱情和家事,早已经不理解了。

那时候不青春,也不怎么老成。唯一不理解的是,既然两个人的生活也是靓丽幸福,为何不晚几年再结,也是一样道理。

七八岁的时候,还隐约记得。那时候父亲从外地请了个江湖术士算姻缘,大家都可以,算完后自己交钱。

我于是被催踱着过去问话,也知道了些个人天机,比如爱意全满,此生无忧之类的。只是不敢相信,因为那样的日子,也需要承担力。

还不如顺其自然,听从父母姻缘命,等他慢慢来。

所以十七八岁时候就忘了这码事。回家之时,竟不喜欢唱歌游戏跳舞、勾引男子。

有同龄的男孩子一块儿回来的,总说这样子不行,故意挪弄姿首,反而是另一种得罪了。

我不以为然,总觉得此生既然足够幸运,又有高人前话,必不会引人口舌、一语成谶了。

所以总不搭理人。

后来自己开了工作室,专做的就是教人化妆爱美。

那一年有个姑娘开了一大笔钱,说只为了形象改造,要去做伴娘。

我纳闷:既然是与人做伴,也许不应该自己出钱费用。

她摇摇头,说我不懂。只因为,那结婚的新郎,是她此生唯一所爱慕。

我点点头,了然。

一前一后的岁月里,我时而教人化妆,有时候自己打扮,总而言之,都不怎么看得上娇艳这一款的。必不是因为我情路不顺,许是因为太顺了。

那一年春去秋来,我听闻有出国深造、创业的机会,只是啧啧舌,没怎么理会。只因为我亦遇到了此生唯一。

有一次,我和伴侣谈论着一本古典小说,他对里面的男主角不怎么理睬搭会。我疑然,他不怎么是这种人呀。

于是反问他,说自己也心情不好,他总是学不会随机附和。那年再回家,看见许多结的早的同乡女伴,早已经老去在时间尘色里,我了然,与其主动被动,倒不如主动主动。

爱美这件事,倒是个历史因素问题。没什么好改创质疑的,不过是平顺与否。

如要有平顺的脸面长相,高姿态的身段气质,就不能心里面太过于平顺如意。

如要有平和的一生,就不能太过于爱美求美。

毕竟于一生长年,任谁都不可以任性古怪,而又不求周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