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点事? 孩子的事都是大事
1.
天涯上曾有一个女生回忆小时候被性侵。
大概七八岁的时候,妈妈要看店,顾不上照顾我,就请邻居叔叔带我出去玩。我和我妈说不想去,因为叔叔老是亲我,我妈撇了撇嘴“多大的事啊,你是小孩子,叔叔亲你是喜欢你啊”。无奈之下,我只能跟叔叔出去,但他却更出格了。我想告诉我妈,但又怕她骂我。
一句“多大的事啊”,让这个秘密藏了十几年。虽然这个女生鼓起勇气写下这段经历,但受过的伤口,却永远不会愈合了。这个女生说,真希望当初她的妈妈留意她的话,不让叔叔带她出去,那她就不会有那噩梦般的回忆了。
作为大人,我们常会不自觉地站在辈分制高点,无视小孩子说的话。孩子惊慌失措求助,家长责怪孩子大惊小怪。
孩子本希望获得父母的关注和帮忙。但一句“多大的事”,冷冷的反馈让孩子形成“我说的不重要”的认识,渐渐变得不想主动交流,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科学家将这种忽视孩子言行的父母称为忽视型父母,他们的孩子,大多消极自卑。
2.
英子是我的大学同学,没什么朋友,常常独来独往。大二的时候,她交了男朋友,我们都觉得她变得活泼很多。
不过奇怪的是,英子隔三差五会戴着墨镜来上课。为了不让教授发现,她每次都靠后坐,把头低得深深的,只在老师点名时,举一下手。
有次我迟到了,正好英子后边有一个空位,我就坐了过去。她一如既往地低着头,我想借她笔记抄一下,便起身去拿,无意中把英子的墨镜碰掉下来,发现她眼底有一块大淤青。英子看了我一眼,什么都没说,拾起墨镜重新戴上。
下课后,英子约我一起去买珍珠奶茶。走在路上,她小心翼翼地说,淤青是她自己不小心碰的。我没有说什么,毕竟每个人都有隐私,不好过问。
买完奶茶,英子接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不知是谁,英子边哭边说,口气越来越激动,“不是你,我用得着每天戴墨镜上课吗?”说完挂了电话。我扶着她到旁边亭子里坐了下来。她也慢慢和我讲了自己的故事。
原来,英子的淤青都是她男友打的。她不敢说,也不敢和男友提分手。她觉得好不容易有一个人说爱她,不想这么轻易地失去。
英子说,她觉得父母都不喜欢自己。小时候考试,即使考100分,父母也不会夸她,只会说卷子那么简单,考个100分有什么了不起的。和邻居小朋友玩,别的小朋友把她的玩具抢走了,她哭着告诉她父母,但她父母也只会淡淡地说一句,多大的事啊,不就是抢玩具嘛,小孩子间闹得玩的嘛。
第一次来例假,裤子上大块的血迹,她吓坏了,跑去告诉她妈妈。她妈妈当时正在和别人打麻将,一边看着手中的麻将,一边向她吼“姑娘家的,这么点事算什么,自己去超市买个卫生棉。”
初三晚自习结束后,一个人回家,路上很黑,英子很害怕,想让她爸爸晚上接她。“不就是晚上回家嘛,多大的事,还要我去接,你和同学一起回来就是了”。
英子说,自那以后,她渐渐很少和她爸妈说话。她觉得父母都讨厌自己,她不想待在家里,所以填志愿时,本省的大学一个都没填。
我问她,为什么会这么害怕失去男友,都打出淤青了。她苦笑着说,“我和你们不同,我父母都不喜欢我。我想找一个喜欢我的人,他打两下,其实也是气头上。平时对我蛮好的。”
小时候父母的忽视,让英子降低了对自我价值的认知,认为别人不会爱自己,陷进消极自卑的洞窟。一个稍微平时对她好点的人,都会然她如同黑暗见到光明,即使那个人对她挥动拳头,她也不愿离开,因为那里有她小时候没有获得的关爱。
3.
看马伊琍最近的一个采访,在谈到孩子教育时,她说“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毕竟孩子的经历还没有我们丰富。”
在父母眼里不过就是抢玩具,小孩子之间常有的事,但在孩子眼里,是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不知道怎么捍卫,所以向父母求助,希望父母能提供好的建议。
在父母眼里不过是邻居叔叔宠爱,所以亲亲,但既然孩子已经感到厌烦,肯定是这个“叔叔”已经做了让孩子不高兴的事情,所以孩子不喜欢他。
这些细小的SOS信号,只有站在孩子的立场,才能理解。充分地重视孩子说的每一句话,才不会以后酿成大祸。
收起“多大的事”的无视心态,把姿势放低,站在孩子的角度,关注孩子的想法,这才是父母应该做的。
不过,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知道应该重视孩子的话,却可能因为忙着别的事情,把孩子的请求放在一边,等手头事情忙完了,又忘了孩子说的话了。
这种情况,不妨自己发明一句强有力的“咒语”,比如“先听孩子说,别的事搁一边”,放在心里,或写下来贴在墙上。这样每次孩子和自己说话时,想一想这句咒语,把优先权交给孩子。
孩子的成长进程中,有一种“种子效应”。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他生命中埋下小种子,在未来伺机萌发,影响孩子一生。父母的习惯性忽视,就像阴霾,在孩子一生留下阴影。而父母的关注和重视,则像阳光,照亮孩子成长的路。
孩子的事无小事,父母应事事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