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人生,没有过留守
一
工作第一年,我知道了一个名词——留守儿童。
那些父母在外地的孩子就是留守儿童。
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小时候也是留守儿童。
二
90年代,南下打工成为我们这个小村庄的潮流,在我七八岁时,爸爸妈妈也出去打工了。
他们一起去了那个海滨小镇。
把我和哥哥留给了爷爷奶奶照顾。
那时爷爷奶奶也就五十来岁,头发还是黑的,背还是直的,身体很强壮。除了我跟我哥,他们还要照顾我们的堂弟堂妹。
爸妈不在家的日子,其实我还挺开心的,因为他们在家时老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我特别怕他们。
爷爷奶奶把我照顾得很好,洗脸水打好,饭盛好,我要怎样就怎样,想看电视就看电视,想学习就学习,超级自由。可能是因为我比较听话,相较于其他兄弟姐妹,我觉得他们更喜欢我一点。
三
但慢慢地,我开始越来越多地想我的爸爸妈妈。
四年级之前,我们家还种地,爸妈每年农忙都会回来几趟。
四年级之后,不种地了,他们没有了回家的必要,开始一年回来两次,后来甚至只有过年时才回来。
每次他们回来又回去,我都会在大巴车前抱着我妈哇哇大哭,哭到上气不接下气。我妈心疼地拍着我的背直掉眼泪,但为了生活,最终还是不得不狠狠心把我推给奶奶,我就在奶奶怀里使劲挣,想让妈妈留下来。
后来大了,不那样哭了,悄悄背过身去抹眼泪。
直到现在我都三十多了,有时送爸妈回去时我还是会不由自主就掉眼泪,我妈说我没出息,其实我这就是小时候离别太多了,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我爸妈不在家,我就特别害怕看到别的孩子跟父母亲昵的场面。
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有一天我去大姑家玩,看到大姑正在给表妹扎头发,母女两人有说有笑的,我由刚开始的羡慕,渐渐变成难过,后来在大姑她们错愕的目光里夺门而逃,因为我不想被她们看到我满脸的泪水。
因为小时候爸妈不在家,虽然爷爷奶奶那么疼我,但我还是没什么安全感,做事小心翼翼,养成了讨好人的性格。
四
小时候我是个能管住自己的孩子。
因为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得了奖状,我有了荣誉感,有了自信,在学习上就更下功夫。后来看到爸爸妈妈那么喜欢那张奖状,我就想以后每个学期我都要得。在这个信念的支持下,我成绩越来越好,成了别的家长口中的好孩子。
后来我发现成绩好给我带来了更多的荣誉,我就更努力了。
不怕你笑话,我这个人不会打游戏。
不是没有天赋的原因。
五年级那年,我爸给我买了一个小霸王学习机,有天我回家,看我爸正拿着手柄打游戏,就好奇问我爸在干啥,我爸当时也不知怎么想的,居然教我打起来了。
我承认我当时入了迷,因为我连续打了快有两小时。一把接着一把。
要命的是,我居然想就这么一直打下去。
可是脑海里突然有一个声音跟我说,不能打了,你马上上瘾了。
然后,我站起身来把电源给拔了。
而且在那以后再也没有碰过那个游戏机。
后来上大学,流行偷菜,流行植物大战僵尸,流行王者荣耀,可我却一点兴趣也没有。
有时感觉我挺out的,但也没感觉有啥损失。
因为我感觉书本和大自然更美好。
五
留守儿童是我身上后知后觉的一个标签,但说实话虽然我比较同情现在班里的留守儿童,但却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当年作为留守儿童有多么可怜。情感缺失是毋庸置疑的,但自立自强也是我从中赚到的。
但不管怎么说,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也成留守儿童,我经历过的那种心酸那些眼泪,我不希望我孩子再去经历一次。
为了这个目标,我现在更得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