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忙碌中的感悟
今天是星期一,因为早上单位要开早会,起来忙活完赶紧的就往单位上跑。跑到单位的时候,浑身冒热气,此时已经感受不到外面的寒气。单位里的事情就是这么一回事儿,忙起来没有一点时间,闲的时候又什么事儿也没有。人不可能一直闲着,闲着没事也会找点事干。
回看我的这些年,自从认识到时间的价值之后,我的闲暇时间基本上都用在了阅读与写作之中。虽然一天天的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但是从这些年在简书和今日头条中写的文章中,可以看到我生活的轨迹,尤其是在得到知识城邦,发出来了上万条的读书笔记,从这些文字中,看到的是思维的升级。
某些方面来看,写作中的人生是孤独的,这样的孤独是在一种阅读与思考的状态中完成的。其实,有时候的状态是比较烦躁的,特别是在变天的时候,处于一种手冷脚冷的情况下,很难有心情坐下来安心地读书和写作。
事实上,人的变化是比较频繁的,特别是在一些环境因素的干扰下,很有可能会打乱原来的计划,比如说现在的自己,由于没有什么事干,想要写的内容还没有整理出来,下午还想要锻炼一下身体,眼看着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三点,还想要看一下股市的收盘情况。
看似没有事干,其实内心里是有一些计划中的事情要完成。从今天早上听书开始,到完成了单位里的一些事情,再到刚才把今天听的课听完,这一天的时间并没有闲着。某个角度来看,虽然没有闲着,但是忙碌的事情并没有清晰的目标,以早上的听书为例,虽然是听了一本书,但是却没有对听到的内容进行输出,这样的一种输入效果并不明显。
写作就是一种用输出倒逼输入的事情,没有刻意练习的事情,大概率上是很难达到熟练的程度。熟能生巧,如果没有熟悉,哪里来的生巧。从对今天的忙碌中产生的感悟,好像是对当下的一次回顾,又是对此刻状态的梳理。
某个角度来看,此时的无事可做,应该是一种懈怠的表现。如果不是懈怠,书架上有哪么多的书没有读,任何一本书都可以有一篇书评写出来。现在想一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状况,应该是缺乏行动力的一种表现。
为什么会缺乏行动力?是不是因为少了一些正向的反馈。很多时候的动力是因为有了正向的反馈,才会有了进一步的动力,从今天的状态中可以看到,此时的自己少了一些反馈产生的动力。
从哪里去找这样的动力呢?我决定先运动一下再说,从运动中获得一些肌肉上的反馈,当这样的反馈刺激到感官神经之后,再审视彼时的状态,从而进一步的挖掘头脑中的想法。还是在忙碌中可以调动起来感官神经,进而获得一些创作灵感。
此刻,刚刚运动完之后,浑身是汗,不仅如此,感官神经也觉得很灵敏,这一会坐下来,可以说文思泉涌一般。这一刻与刚才的状态判若两人,再看一下此刻的时间已经将近五点,一天中上班的时间已经接近尾声,在这其中的时间,有一半的时间在忙碌工作,其他的时间在阅读与思考。
虽然这一天过的很快,也是比较充实的,还有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看股东行情。从这一天的忙碌中可以看到,工作占了近一半的时间,阅读与思考占了三分之一,其他时间占了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是上下班的来回时间。
当然,这一天的时间还没有结束,晚上还有一个视频课,等到视频课结束已经快到休息的时间。从这一天的忙碌中,除了为生活所需的忙碌之外,还有为了拓展视野的阅读学习,还有提升个人表达能力的写作练习。在这样的忙碌中,相信明天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从一天忙碌中的感悟可以看到,即便是每一天有清晰的目标,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会因为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懈怠的状态。如果不能够从懈怠中走出来,很有可能会在懈怠中变的松弛,在松弛中忘记了每一天要完成的事情。
这样的忘记,不仅会逐渐的难以完成既定的目标,还有因此而远离原来的目标。很多时候的放弃都是在忘记开始的,那些在人生终局的时候再回首往昔懊悔的事情之中,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一些未坚持而产生的遗憾,很多的遗憾常常是在远离目标之后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