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商鞅及其作品《商君书》?
先秦法家,分为三个流派。“法,势,术”。韩非子是集三家大成者。
商鞅,就是先秦早期法家中“法”的一派的开创者、实践者。所谓“法”,就是严刑酷法,用法规,条例来治理民众。
原名公孙鞅,他曾经在魏国打工,他本来是卫国人,所以一般称他为卫鞅。他在魏国是魏惠王时的宰相公叔座门下。这个时期,秦国还是属于被中原朝堂和诸国看低的时期。毕竟远在关外,在中原诸国看起来,那是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蛮子。秦孝公知耻后勇,向天下招贤。卫鞅找到了机会,就来了秦。
他找了近臣引荐了三次,第一次跟秦孝公谈三皇五帝,老板听得睡着了,把他打发走了。第二次跟秦孝公谈周王之道,又被打发走了。当卫鞅再去找近臣的时候,那人都不好意思推荐了,但是就是厚着脸皮的第三次,成了。这次他讲的是王霸之道,如何成就霸业。秦孝公就上心了,两人谈了三天三夜,真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那我们来看,卫鞅的治国之道到底是什么啊?他到底是儒家,黄老之道,还是法家?老板喜欢什么,他就说什么。孔老人家他周游列国,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人家不喜欢,他就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绝不改变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法家和儒家不同的价值取向。
秦孝公真要是对周公感兴趣,卫鞅保证是个大儒。所以啊,这个人,其实不地道。但是他也有可贵的一点,他是一个坦率到对自己的无耻主张毫不掩饰。他毫无原则,不择手段。虽未必正,但是很真。
他上位之后,开始变法。通过“城门立木”建立了威信,通过“耕战一体”、“户籍制度”、把所有的秦国老百姓绑上了发展军事和战备后勤的战车,只能耕或者战,举全国之力,财政上去了,军事上去了。
秦孝公一开心,把商洛地区赐给卫鞅,卫鞅就成为商君。所以就叫商鞅。
后来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痛恨变法改革的旧贵族车裂了。
《商君书》呢,是后来的门徒,或者说追随者编纂的。着重记载了商鞅的法家治国理论,这个东西呢,要自己去看,去读懂,不大方便在网络上评价。
看懂了就会发现,中华几千年,在某些方面并没有进步。换个角度说,老祖宗的东西太好了,一直还在学习继承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