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获得奥斯卡摄影奖的颁奖词
莱特门、杰特曼:
电影是视觉艺术,我们奥斯卡组委会人人也都有双不错的眼睛,叫做势利眼。
而要问诗人中谁最会当官?第一名绝对要算晏殊,说两个小故事:
第一桩是大中祥符元年,他参加殿试时。
那年是宋真宗亲自监考,谁知发完试卷大家正准备作答,晏殊却高声呼喊,要求重新换题目。
而这题目偏偏是真宗自己出的,一听竟然有人要求换题目,当真是又好奇又好笑,于是便叫宦官将呼喊之人押将过来,他要亲自审问。
谁知,宦官押过来的是个粉扑扑的小孩。
那年晏殊正好十四岁,是以神童的身份被地方官推荐上来的。
真宗一看原来晏殊这个样,立即便没火了,和蔼得问道:小盆友,这题儿好好的,你弄啥儿要求换呢?
换成别人,皇上这么问,不过回些诸如“我觉得这题太简单了”之类不知深浅的话语。
可晏殊是谁?那个会当官。只听他说:启奏陛下,这个题目啊,恰好我昨晚梦中已做过。今天若再做,就对诸生不公平了。
真宗闻罢大喜,口中不禁笑着赞道:真是个诚实又聪明的孩子呀!将来堪当大任,堪当大任!
晏殊说自己“梦中做过”,不就是说是“皇帝自己”托梦让晏殊来辅佐江山的吗?
这下谁还敢阻挠晏殊的仕途,而一句话就摆平了所有异己,晏殊若不发达谁又敢发达?
另一次则是庆历四年,此时皇上已由真宗换成了仁宗。
有天晚上,仁宗微服私访,想看看手下这帮家伙下班后都在干些什么。
谁知满朝官员整晚都在“天上人间”逍遥快活,唯独晏殊一人在家中又是读书写字,又是填词写诗,好不忙碌。
第二天,仁宗自然要大骂群臣而独夸晏殊了。
谁知,晏殊听皇上夸奖自己,却立马跪地道:启奏我主陛下,不是微臣不喜欢去,只是我家太穷!要是有钱,我也早就去了。
于是,仁宗更加高兴。大肆一番赏金赐银
过后,仁宗对群臣说:晏卿原来如此实诚,当真是孤家的社稷之臣啊!
心机如此之深,谁又能斗得过我们的晏大人?
晏殊的一生,真可谓风光无限的一生!
七岁即可属文,十四岁即以“神童荐”参加殿试,被真宗亲赐进士出身后又授秘书省,正式踏上仕途。
而后他更是官运亨通,累迁至太常寺奉礼郎、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等职。
至宋仁宗时,他又先后担任过礼部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最终被封“临淄公”。
即使晏殊病逝家中,仁宗皇帝不但亲自前往祭奠,更为其谥号元献。
一般人若有此富贵,别说成为花间领袖。就是装文艺青年,即不悲催也无郁闷,写什么是好啊?
但晏殊却不愧大才,秉着孔子粮困陈蔡的精神,是吃什么写什么。
比如某天晏大人上过早朝,闲来无事,便怀揣着仁宗赏赐的金银来到“天上人间”。
许久,他就像今天我们的某些“公务员”带着微醺,沿着“小径”,踏过“芳郊”,迎着扑面的“ 杨花”回到家中呼呼大睡起来。
偏偏那是晚春的中午,小鸟们正成双成对的欢唱,唱久了却只吵得晏大人小憩不得。
于是,晏大人便翻着疲惫的身躯,听听黄莺紫燕的啾啾鸣叫,张开惺忪的睡眼,看看悠悠的炉烟。
看着看着,晏大人心中不禁感叹起来:啊!这是多么的优哉游哉的生活啊!不想起啊不想起!
但最终他还是起床了,而起来的原因只因为他突然想到了一阙词的填法,这当真是比浪迹花间还要有味的事儿啊。
于是一番泼墨挥毫后,晏殊大人填写下了下面这阙《踏莎行》
踏莎行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这首词一问世,因其流丽清淡、浑如梦寐、闲雅由思深受大家欢迎。
后世更有许多名家,如周汝昌、叶嘉莹等人仅从“愁”字便品出了晏殊那惜时感伤的深邃情思,让人真不禁直竖指头。
作为艺术家,我们一直不太喜欢花间词,嫌其太过委婉细嫩。
但也正因为同为爱装文艺范的好青年,我们认为晏殊这首作品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他颇具现代风格的镜头运用。
这种镜头感主要来源于走马灯,虽然王维也有“诗如画、画如诗”一说,但唐时的走马灯还比较笨拙,没有满足电影每秒18格的放映要求,所以王维的作品美感有余而动感不足。
可到了宋时,唐时笨拙的转鹭灯已演变成了马骑灯,每秒已达24格,于是写诗词时也就开始讲究镜头感了。
比如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要十字才能表达的意境,晏大师用“小径红稀”这四字也就说清楚了。
而从这句,我们不难发现宋词的节奏要比唐诗的节拍轻快、流畅得多,更加注重节奏感与韵律性。
好吧,下来让我们看看晏大师是如何调用镜头的吧。
首先,我们跟着晏大师来到了宋朝的一个午后。
晏大师一边走,一边用食指抵着拇指、拇·指对着食指虚拟做了个镜头。
他要看看有哪些景物是我们可以用来写进诗的,大家没事儿也可以用此方法进行镜头构建。
好,晏大师不愧是晏大师,镜头感真不错,推拉摇移用得也很娴熟,很快他就设计好了如下一堆建构性镜头:
【开画、中景·】小径→【缩镜头、近景】花(红稀)→【抬镜头、远景】芳郊→【摇镜头、远景】草(绿遍)→【仰角镜头】高台→【缩镜头】树色→【黑屏】阴阴见(END)。
【】是镜头运用,()是原词。
下面几句大家可以自己进行镜头设计。
由此可见晏大师摄影功力之深厚,但他之所以能拿到此次奥斯卡摄影奖的理由完全源于“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句。
本来香味是最不好拍,它无影无形、嗅觉可感而视觉难知。
换成一般人压根就拍不了这种镜头,可晏大师却很好得完成了这个任务,其步骤如下:
1、先通过一个“隔“字将构建出一个室内无风的密闭空间,
2、在用“静”字营造出香炉飘出的烟悠悠升上至屋顶,遇到屋顶的阻碍后又飘散回来的无声影像。
3、接着这道烟慢慢得荡开,此时,一道斜阳恰好从院墙出斜照进来(斜阳却照)。
4、于是这香的分子在光的折射下便如“游丝”般在室内游转起来。
5、接着一个“逐”字、一个“转”字,这一来一往,回环往复的荡漾感就让晏大师拍了出来,而整个画面渲染得也意境悠长。
于是本来难以窥见的香味,经过晏大师用“互感”(即把各种感觉,这里是视觉和嗅觉融合交换)的手法便生动得表现在了我们面前。
对此,张国师已被晏大师彻底征服。
所以,艺术最终是艺术的,一首诗的好坏无关他人品怎样、做官好坏、钻营与否,只要能感动受众,那么就是好作品!
而那些成天说什么境界、感发的人,即使名声再大,他们又创作出了什么好作品吗?!
因此,要想把诗词写好,不如好好研究一些艺术的基本技巧,比如花间词派的镜头运用与文字表达就很值得我们深思与感受。
现在虽然依然有很多所谓的名家用政治、哲学去评价诗词,但只要我们能持之以让诗词回归到“艺术”的本质。那么,我们就一定才能感知与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真正的具有“艺术”品味的作品!
好了,大家,下面颁奖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