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郁达夫:问谁堪作中流柱?

2020-01-03  本文已影响0人  江上读秋水

今天看《郁达夫诗词》,有首诗是这么写的:

一九二〇年六月三日 日本

与文伯夜谈,觉中原事已不可为矣。翌日文伯西归,谓将去法国云。

    相逢客馆只悲歌,太息神州事奈何!

    夜静星光摇北斗,楼空人语逼天河。

    问谁堪作中流柱,痛尔难清浊海波。

    此去若从燕赵过,为侬千万觅荆轲。

文中的文伯是指张文伯,能诗善书,是郁达夫的好友,民国时期,流行白话诗,写旧体诗的很少了,两人算是比较有共同语言,都钟意于旧体诗。

从诗里可以看出郁达夫对国家时事的关切与无奈。因为1920年前后正是中国军阀混战互相争权夺利的时期,先是张勋复辟,接着护法运动失败,1920年6月,滇桂矛盾日益激化,西南各省内部战乱纷起,执政者更迭不断。7月,直皖战争爆发,皖系溃败;8月,南方爆发粤桂战争。11月,陈炯明率粤军驱逐桂系出广东。一片乱局,无人收拾,身在日本的郁达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当时老毛和老蒋都还没横空出世,老蒋在上海搞证券交易所,玩股票赔了个底朝天。老毛还在和远在法国的蔡和森筹划着怎么建立共产党。

此时唯一能指望的是孙中山,而他又没有足够的硬实力来一统天下,而且刚好是他搞护法运动失败的那段时间。

军阀混战,英雄未出,难怪郁达夫有此感叹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