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也许就是这样
生活,也许就是这样
说实话,《芳华》的初始观影感受并不好。也许是被动剪裁的原因,影片里许多故事情节很零散,串联转换很生硬。一些关键服装道具非常不讲究,比如何小萍在战地救护所内穿的白大褂,大片的血迹与血迹之外其他部位的高度洁白,显得极为不真实,削弱了影片为刻画战争的残酷而做出的努力。当然,还有与我记忆里显著不同的,那个时代,穿着一身绿军装(一颗红星头上戴,两面红旗挂两边)的军人身上的那种朴实甚至高尚,而非影片里展现的鸡毛蒜皮、斤斤计较、嬉皮笑脸、无组织无纪律。我以为这纯粹是基于严歌苓的女性视角,将自己的个人体会放大成了集体群像。
然而,当郝淑雯的一句国骂脱口而出的时候,刘峰的假肢、衣衫的破旧、管理人员的张狂、郝淑雯的精致体面,以及她随手拿出的刘峰却要拼命去争取的1000元钱,这一刹那的影像重叠,我的眼泪就夺眶而出。
从《一九四二》起,冯小刚在影片的拍摄上有了一种很显著的变化:不再用语言、台词做直接表达,而是通过影像直观展现导演心里的真实场景,即便零碎,即便与大众感受有出入,即便有些冲击。
影片设置了三类生活境遇,一类是刘峰,属于宽松看待生活的人,处处让渡;一类是何小萍,饱受生活的压逼;一类是群像,普通人的生活。
刘峰和何小萍因各自的境遇最后都与普通人的生活有了隔离。这与他们的个性有关还是与生活的无常有关?导演没有明说。影片里,刘峰的生活也并没有因郝淑雯的出现、过往的功勋被提及而又什么改变,依旧困窘。而何小萍,即便星夜下的独舞让她弥合了创伤重新找回了自己,但生活的轨迹似乎依旧并不如她所愿。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它从不连续,过往的风采绝不意味着今后不会蓬头垢面。这似是生活的无常。你不斤斤计较、鸡毛蒜皮,生活就会回报给你宽裕?也许,正是自己的让渡让生活从此开始逼仄?刘峰,为什么要放弃去提高自己的机会?这是否就是他命运的转折点?“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来自圣经里的寓言。老子的《道德经》里有同样的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而何小萍,为什么在需要她表演的时候去装病?这是否也是她命运的转折?生活的压逼是否就该回报以抵抗,尤其是在被需要的时候,以寻回自己失去的尊严?
影片通过这样两类生活选择的对比,揭示了怎样的社会哲理?该给世人怎样的生活启迪?
导演并未对上述疑问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也不是一个容易给出的答案。
影片后段还有有一个对比:文工团散伙饭的酒畅人酣激情满满,与刘峰何小萍火车站分别时的沉静与落寞;彼处的豪言壮语歌声嘹亮,与此处的“你能抱我一下”的语素情深直入人心。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你也许可以选择,也许一切早已注定。你也许生活如意志得意满,也许不如意总有悔恨在心头。但无论怎样,这都是你的生活。你也许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这样的生活里,找到自己内心平和温暖的刹那。
生活,也许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