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开发之“你好,世界” 2024-07-01 周一
简介
第一个例子程序一般都是“你好,世界”,这里也是随大流。
开发范式
说明文档中出现了开发范式的选择问题:
开发范式
-
前端人员一般都会选“类Web开发范式”,继续使用JS语言,几乎是零成本地迁移过来。“JS一统江湖”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我们移动开发的就有点纠结;iOS是Swift,Android是kotlin,跨平台的Flutter是Dart,无论怎么选,都是新增一门语言。
-
这里就选择声明式开发范式,语言就新学ArkTS;Flutter的Dart就是声明式开发范式,可以说是习惯了。
新建工程
-
中文菜单之路任重而道远啊,点击“新建工程”按钮出现的第一个配置界面就是英文的,有点虚啊。纠结了好几次,还是准备回到英文菜单,目前的中文做得太差了。
选模板 -
只要改个工程名就可以了,其他都保持默认就好。
工程配置 -
自动生成了代码框架,其他都不用管,直接看页面代码位置是:entry > src > main > ets > pages:
代码位置 -
物理文件的位置如下:
源文件位置
ohpm问题
-
点finish按钮打开工程之后,什么也没做,就遇到下面的问题:
编译不过 -
查资料,进行环境诊断,ohpm确实有问题
IDE的菜单路径:帮助 -> 诊断工具 -> 诊断开发环境;可以测试一下环境,发现确实有问题:
诊断问题 -
“这里”,“帮助文档”,都是引导去设置代理和ohpm的配置文件的,实际试过,没有用。
-
后来发现,开了VPN,能翻墙,报错全没了,莫名奇妙就好了,诊断开发环境也好了。
翻墙解决问题 -
同步的过程也好了:
同步好了
预览
-
这个类似于模拟器,可以预览界面的效果。这里只有一个居中的文本“Hello World”
预览 -
修改实时生效,比如这里把文本大小由50改为100,字重有加粗改为变细,右边的预览会实时反映这种变化
跟随变化
小结
-
和Android Studio差不多,IDE下载就能用
-
预览功能不错,比模拟器轻量级很多,能实时反映UI的修改,不需要像iOS那样编译运行,也不需要像Flutter那样保存并热重载,很不错。
-
ohpm的问题太扯淡。第一个“你好,世界”,就要求开VPN,要翻墙,太不方便了。希望早点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