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为什么是智慧和定力的修炼?曾国藩告诫的读书原则是什么?
一个人一生只能活一次,但是如果你爱读书,书可以让你走遍天下,认识很多很多人,活十次、几十次、甚至一百次…
一本好书是一个智者用他毕生探索得来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怀着敬重、虔诚的心去阅读。
什么是书?什么是阅读?
梭罗的《瓦尔登湖》有一篇就专门叫《阅读》。他在文中说:我们在识字之后,我们就应该读文学作品中最好的,不要永远重复在ABCD那种很低级的阅读上,不要做四年级和五年级的留级生,不要总是读一些轻松的东西,让我们的感官放荡或单调地渡过余生。

曾国藩说“读一不二”。所谓“读一不二”就是一本书没有读完的时候,你不要去读第二本书。
如果你不是“读一不二”的话,你会发现你整个的知识,这种感受都是碎片化的。最重要的一个毒害就是你容易养成虎头蛇尾的习惯。就是所谓的习惯性精神流产综合症。
读书就是修行,你在读书的过程当中如何坚持把一本书读完,这投射到你的人生当中也是你如何坚持地把一个事情做完。
读书是一种修练的过程,在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读书是结善缘,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会来帮助你。
阅读为什么是一种智慧和定力的修炼?

首先说读书要读经典。
经典就是那些经过一代代最聪明的头脑认证过的书,它不一定给你很实用的东西,但是它能够给你的是一种能力和气质的提高,是一种智慧和定力的修炼。这种修炼是绕不过去的,假如你想真的有所作为的话。
如果你把读书当成是一种修炼,你想触摸到智慧的界门,那你一定要去读那些经典,哪怕不多。傅雷说一个人一年读两本书,但是这两本书是有价值的,你要从书本中字面的、隐含的、寓意的一直到智慧的层面,你都来把它消化。这样子读书你的根基是牢固的,你的知识是成体系的,它会直接影响到你的一生。
如果你热爱你自己,真正想把你自己的生命提升到智慧的层次,你要做一件事:敢于和现实流行的东西背道而驰。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以极快的速度在前进,那我们在这样一个飞速前进的整个板块运行中,能够站稳脚跟的唯一定力的保证就是你的内心要有一个东西能够和现在飞速发展的现实足够抗衡,而这个抗衡,就是无论从外在的形式还是内容的涉得,那些越与现在稍微有些距离的东西才越有价值。
而阅读实际上是对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抗衡,能让我们再次找回那种温柔的、灵动的东西,那种减速的东西,它会有一种极大的治愈功能。
当你和这个时代的速度完全一致的时候,你只能体验到极大的焦灼,因为你赶不上时代的速度,你体验到的肯定是失败的感觉。但是如果你背道而驰,它往前飞,你往后退,甚至你站原地,这样你就会赢得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让你舒舒服服的看到未来发展的本质和走向。
所以互联网时代,书本是让人从现实中脱离,重新掌控自我的唯一方式。

信息、知识与智慧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信息’、‘知识’和‘智慧’有重大的区别。我们人类创建一切宇宙万物的最基本万能单位是信息。但信息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一串符号。
知识是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按照康德的界定,组织起来的信息才叫做知识。
智慧是不仅组织起来的知识,而且能够应用在生活中,再组织起来的知识,才称之为智慧。
从信息、知识到智慧这之间是十分复杂和十分缓慢的一个过程。

虚构的东西比现实更加现实
人和动物相比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人是创造虚构,并且消费虚构,并靠虚构而活着的一种物种。
虚构的东西往往比现实更加现实。所以真正要征服现实的人,他一定积攒了大量虚构的技术。在虚构的各种可能性中,他选择了一个,并且把它变成现实。
其实企业家就是这样,他天天在虚构。很多投资的方法论,就是从虚构中获得智慧。
这种虚构的东西可能是你养成的一个东西,你的分辨力、你的定力,你内心是否足够强大。你拥有这些东西才能让你生命的内在的质量,变得和别人不同。
就像《大学》里说的:“人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留下生命的痕迹,这是阅读和人生之间最重要的逻辑关系。它也是我们面对未来必不可少的东西。
一个人内心深处要有“不足为外人道也” 的这种东西。

有人提到过一个假设,假设有人今天告诉你,你要像鲁滨逊一样到一个荒岛上住不知多长时间,也许是一年,也许是一辈子。你只能带十本书过去,你会带哪十本书?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写下来。
这十本书就是说,下半辈子,在你的余生里头,你要跟它相伴的。你选择与这十个灵魂相伴在一起。“读一本好书,就是跟许多高尚的灵魂对话。”
你有没有想过你现在选择的书,如果严肃一点来看,将会是你未来的一个很重要的灵魂伴侣。
你现在看一本书看完了,如果它真的进入你灵魂里面之后,它会再生长,它会帮助你在很多危机时刻做出下意识的选择。它能形成一个底层代码,决定了你的人生和命运,决定了你整个人的趣味和格局。
它能让我们的灵魂不再无处安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