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风云——北洋提督,丁汝昌
一场激烈的中日海战即将结束,日本海军压倒性的赢取了战争胜利。中方的士兵要求他们的指挥官离开。可他们的指挥官说∶"我愧对于国人,请不要让我再羞耻下去。"话音刚落,这位指挥官与损毁的战舰,阵亡的英雄永远的留在了战场上。
出身贫贱,响应起义
道光16年,一位近代海军将领丁汝昌诞生在了安徽的庐江县。丁汝昌的家庭世世代代以务农为主,到他的父亲这一代也没有什么改变。早些年间,粮食丰收家里有了点积蓄。丁汝昌的父亲为了改变家庭的现状,便将丁汝昌送进私塾学习。后来世道混乱,家里的积蓄一点一点被花光,丁汝昌在十岁那年被迫辍学。紧接着丁汝昌被送入豆腐店做学徒,在做学徒的日子里丁汝昌深深的感到生活的不易,便暗暗地立下了要出人头地的志向。太平天国运动拉开了帷幕,安徽很多地方都陷入了太平军的控制,庐江也不例外。丁汝昌的父亲母亲早年死于灾荒,此时的他没有后顾之忧便投奔太平军响应起义。
归顺朝廷,步步高升
起初,丁汝昌投奔的是太平军程学启部驻扎在安庆。好景不长,太平军很快就成为了强弩之末。丁汝昌认为在太平军成就一番事业的梦想破灭了,于是便跟随程学启向湘军投降。因为是降军,难免会受到猜忌与怀疑。在湘军攻城之时总让他们冲在最前面。为了得到信任,丁汝昌英勇作战,奋力杀敌。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丁汝昌升任了千总。此时的安庆,来了一位上海的客人。而这位客人改变了丁汝昌的一生。这位客人是上海的一位乡绅,是来向曾国藩求援的。于是,曾国藩便命令李鸿章组建淮军,并将丁汝昌派给了他。李鸿章之前就听过这一位英雄,见到了丁汝昌后对他相当器重。给他升了营官,授了参将。丁汝昌可以说是遇见了伯乐,此后的丁汝昌步步高升一直做到了海军提督。
统领海军,忘乎所以
大清帝国内部的叛乱已经平定。可外患并没有消除,日本,法国先后对台湾进行了进攻,此时朝廷意识到了我国海防的薄弱。在急需建设海防的情况下,李鸿章临危受命开始筹办海军。对于李鸿章来说,他缺的不是战船而是良将。因为一艘工业化的战舰贵是贵了点,不过咬咬牙还是能买得起。可是国内懂得驾驶和海军战术的人寥寥无几。李鸿章在脑中浮现出了丁汝昌,再三考虑之下李鸿章还是将重任交到了丁汝昌身上。李鸿章很快便将丁汝昌送去了英国学习海军。丁汝昌回国之后便在北洋水师中担任了要职。朝鲜王朝发生壬午兵变,清朝进行支援。丁汝昌率军舰赶赴朝鲜,可谁知日本军队先发制人。丁汝昌很快就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向朝廷请兵囚禁叛乱人士。这一举措打断了日本干预朝鲜的步伐,随后丁汝昌升任了海军提督。丁汝昌升职之后,便开始排斥教练琅威理。琅威理辞职回国后,丁汝昌愈发愈嚣张,他忽视操练,使军队战斗力大幅下降。丁汝昌的不管不问使得军纪松散。当时的北洋水师可以说是充满人情味的军队,因为船上的船员大多都是同乡,他们互相纵容,互相包庇。此后北洋水师就变成了一支拥有着近代化装备的封建军队。
指挥不当,以死报国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丁汝昌用夹缝鱼贯阵迎敌。这种作战方式需要很高的协同性,在定远舰的通讯被打断后,全舰队处于群龙无首而各自应战的被动局面。这让日军有机可乘,很快黄海海战失利,致远号舰长邓世昌殉国。北洋舰队在旅顺完成修理返回威海,镇远舰入港时触礁受伤,使得本已元气大伤的北洋舰队雪上加霜,丁汝昌决定坚守刘公岛。不幸的是,威海陆路上炮台失守,使得丁汝昌的北洋舰队陷入两面夹击。最后在日军的海陆合围下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丁汝昌服鸦片自尽殉国,一代海军名将便带着他所学得的高超作战技术和报国的一腔热血永远的留在了刘公岛。
丁汝昌一代海军名将,他出名的原因是因为在战败之后决心以死报国。丁汝昌是一个知耻的人,他用自己报国的热血,溅满了渤海海面。丁汝昌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 ,这种精神到现在也值得我们赞颂。他死后的不予下葬,也使得丁汝昌成为了甲午海战中最大的悲剧英雄。可丁汝昌的过失也是确实存在的,他管理领导能力不强,这使得北洋水师军纪散漫,舰队管理不善。并且丁汝昌出于淮军,并非海军。他与邓世昌,方伯谦等海军科班人士相比确实存在不足。不过这是可以原谅的,因为丁汝昌在接受北洋水师时压力非常大,而且丁汝昌一直没有停止学习只要有空他就会钻研。从这一点来说,丁汝昌还是不适合海军提督这个职位。丁汝昌有过,但过失掩埋不了他的光辉,丁汝昌宁死不降,奋勇杀敌的精神令后人感动不已。在竭尽全力战斗之后,吞服鸦片以对国人。可见丁汝昌这一位民族英雄也有着豪杰之气。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记得丁大人这一位抗击日寇侵略的名将。丁大人和他的士兵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中国海防的新长城。
最后我想对丁大人惋惜一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