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n教育:成长攻略优秀老师成长园地小作家

像医生像演员,像厨师像歌手

2019-01-14  本文已影响4人  9444e0643fbd

 据说,老师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还有老师像园丁,用灵魂浇灌祖国的花朵。

作为一名普通的自由教育者,我个人的感觉是——

课外老师,像医生。

医生与病人都有这样的对话

“哪里不舒服?我先检查一下。多久了?”

“吃药还是打针。”

“住不住院?”

“有医保吗?”

再看看我与家长的对话:

“英语在哪个学校,正常多少分,孩子带来我看一下。”

“孩子愿不愿意提高英语?”

“你们有多少时间?”

“要不要上一对一?”

“线上网络上课,还是线下上课?”

不论你说哪里不舒服,大部分医生也会进行例行检查。

不论你说孩子英语的哪个方面不行(阅读,完形,语法填空,写作,语法,单词),我也要和孩子面对面上课,观察他,她的实际情况。

学什么内容,怎么学,就和抓药一样。

医生写病历,老师写教学记录,我会记录每个学生每一次课的情况,当天反馈,长期记忆。

有的时候也需要“会诊”“转诊”,

“老师,帮我找个数学老师吧,我数学也不好。”

找个话是不是很耳熟,医生办公室里也有“我的心脏也不舒服,你给我介绍一下去找哪个医生吧。”

老师,像不像医生?

课外老师,像演员。

课外老师的收入是否稳定,全凭实力加运气,人生不是自己写的剧本自导自演,

市场不是个人决定,但是努力由个人决定,机会是有限的,努力是无限的,

十几年,二十年,三十年的默默无闻都很常见,名师毕竟是少数人的光环。

徐峥说“好演员的春天来了。”

其实“好老师的春天也来了。”网络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年轻的跨学科优秀老师出现,大部分是“非科班”的跨界人才,社会认可人才的能力。用能力与实力说话,老师与演员还是不同,与明星不同,明星可以靠脸吃饭,还有青春饭,

老师是靠青春打拼实力,靠实力吃饭。

与演员相比,还有很多很多很多共同之处。

同理心:与孩子们,学生,家长,老师们的同理心是沟通的前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要感受孩子们和家长们的痛苦,忧愁,然后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这些忧愁与痛苦。

目的论:带着目的,进入角色。才能演好角色,才能明白这个角色要如何行动,要如何在剧中,在舞台上立得住。

教学的目的性要强,才能把一节课,一周课,一个月的课,一个学期的课,一个学年的课,一个学生的课上好,了解每个人孩子与家长的学习目的,才能制定出适合大家的学习内容与节奏,节奏对了,才能继续走下来。

导演很重要,有人可以跳出来看问题,看全局很关键。

观众更重要,导演和演员自以为对的,都需要观众的检验,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会埋没好演员,好作品。

“戏比天大”

“教学比天大”拼命的老师也一样敬业,只不过没有在银屏上。

老师,像演员,不像吗?

像厨师。

做什么饭,需要什么材料,如何烹制,味道如何。

需要尝试,也需要经验,还需要创新,更需要观察体验,实际操作,以及“端上桌”,不是每一次尝试都成功,但是厨师的宿命就是不断尝试,众口难调,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味道。

老师,不像厨师吗?

相同的配方,给不同的食客,一定有人喜爱,有人厌弃,要不要改变自己,不断反问自己,直到自己笃定下来,坚持一些,放弃一些,仍然坚持,仍然放弃,不断寻觅自己的味道。

像歌手。


刘欢开了三个条件,拒绝了大部分的演出,潜心做自己最爱的音乐,不去参加所有的音乐活动,目的是为了聚焦在心中最重要的事情上,即使都是音乐活动本身也需要挑选。

老师,是做教学的,但是老师也需要就教学本身做出选择。

要做怎样的老师,怎样做老师,昨天,今天,明天都会面对。

齐豫说,音乐已经变成了自己的生活。

不再区分,不再刻意追求,就是生活本身。

教育,也是同样,工作与生活融合在一起,不再有谁干预谁,只有互相滋润。

杨坤被问道,什么时候最幸福?

“站在舞台上,站在舞台上。”做导师的他,真挚地热爱着舞台。

如果你问老师,什么时候最幸福?

当然是站在讲台上,教学中最幸福。

医生,治病救人最幸福。

演员,表演最幸福。

厨师,烹饪最幸福。

老师,教学最幸福。

其实,大家都一样。

每一行都有苦与乐,若是热爱,就不会总把苦挂在嘴边。

若有热爱,也会尊重各行各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行业。

因为我们都非常真挚,热爱并珍惜着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