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伤丨《让王》章十一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1之下,奈何?”
瞻子曰:“重生。重生则利轻。”
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未能自胜也。”
瞻子曰:“不能自胜则从,神无恶乎?不能自胜而强不从者,此之谓重2伤。重伤之人,无寿类矣。”
魏牟,万乘之公子也,其隐岩穴也,难为于布衣之士;虽未至乎道,可谓有其意矣。
注:
1魏阙:宫殿之门,荣华富贵的象征。
2重:再。
解:
本章讲“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有“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本文可作其注解。“虽知之,未能自胜也。”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屡见发生,在理论上经常反映为知行问题。
文本着重对世人“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的现象进行剖析。此处的“江海”应指代“江海之士”,《刻意》章一有“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江海之士避世而好闲暇,本文还指出他们“心居魏阙之下”,可作为“避世”的对应。其实,诸如“平世之士”“朝廷之士”虽纵论国事民生或身处庙堂之上,但也有人渴望游荡高山远海,隔离世俗。“虽知之,未能自胜也。”这其中都反映着人的矛盾性和某种无力感。
詹子评价到,“不能自胜则从,神无恶乎?不能自胜而强不从者,此之谓重伤。”明知做不到就顺随大流(“心居乎魏阙之下”),精神已经受到损伤了;明知做不到还做着(“身在江海之上”),精神更加受到损害了。对此,结尾处的“虽未至乎道,可谓有其意”似乎有些安慰的意思。
回头看,作者显然更倾向认同纯粹的“江海之士”,也就是不再“心居乎魏阙之下”,一心游荡江海的“重生”的人。现在问题是:知而不能胜。我个人认为,可将文中的“知”看作智巧知识的“知”,这是意念的知,可称为“俗知”;可开拓出生存意义的知,即强调知的现世化,然后以生存之知取代智巧之知,此知是“真知”。也就是说,将“江海”首先视为生存的形态,其次也才是意义领域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