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审计的要素

2015-12-07  本文已影响198人  刘键

知识点三 审计要素##

审计要素包括三方关系鉴证对象(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这五个方面。

一.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

审计的三方关系人:注册会计师[第一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第二方]、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第三方]

【提示】三方关系的含义并不是指的其中某一方的个人,而是指的这三者的关系
【关注】财务报表的“编、审、用”

三方关系是鉴证业务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某项业务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例如,设计内部控制,执行商定程序,代编财务报表等],该业务不构成鉴证业务

【提示】这里说的是如果不存在三方关系那就不是鉴证业务,而是相关服务,鉴证业务一定存在三方业务

(1)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是指项目合伙人项目组其他成员会计师事务所

【提示】一般情况是个人,有的情况也指会计师事务所。

【理解】这一条其实说的就是一个完整的审计流程,审计首先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然后根据审计准则办事,开展业务之前要先做审计计划,然后通过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获取足够的审计证据之后才可以得到合理的结论,得到意见之后才可以在审计报告中做出合理意见。

如果审计业务涉及的特殊知识和技能超出了注册会计师的能力范围(指CPA六科意外的事项),可以利用专家工作,但应当确信包括专家在内的项目组整体已具备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

责任方是指对财务报表负责的组织或人员,即被审计单位管理层

【总结】 三大项要记忆:1.保证编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2.内控防止舞弊;3.要提供给CPA必要资料。三小项了解即可:概括来说就是使CPA可以接触到他想接触到的信息和人。

【提示】管理层签署一份书面声明,并需要在财务报表上签字。CPA看到这些必要声明后才可以进行审计,没有这些必要的程序CPA无法开始审计工作。

【提示】管理层要是不负责任,不配合,那CPA就不能承接这项审计业务。但是如果是法律法规要求CPA接这项业务那么CPA就要向管理层解释清楚问题的严重性,会造成什么影响。

【提示】这里说的是如果被审单位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CPA没有发现,以后出了问题,也不能减轻管理层的责任。

(3)预期使用者

例如,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预期使用者主要是指上市公司的股东。再如,企业向银行贷款,银行要求企业提供一份反映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那么银行就是该审计报告的预期使用者。

二.鉴证对象(财务报表)

(1)鉴证业务的鉴证对象(大范围)
鉴证对象是否恰当是注册会计师能否将一项业务作为审计业务或其他鉴证业务予以承接的前提条件。—审计前提的第一个前提
适当的审计对象应当同时具备一列条件:

例如,“营业收入”可识别,“工作态度”不好识别;玉器的硬度可识别,玉器的精美程度不好识别。(可识别度一般都具有统一的标准,不同人会得到相同结论,不可识别的一般都没有固定标准,不同人会出现不同看法)

三.标准(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1)鉴证业务的标准(大范围)
** 1)标准的概念**
标准是指用于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的基准,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
2)标准的特征
适当的标准应当具备以下所有特征

(2)审计业务的标准(小范围)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即是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
编制基础分为通用目的编制基础和特殊目的编制基础。
1)通用目的编制基础满足广大报表使用者的编制基础,主要是指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2)特殊目的编制基础满足特定使用者的编制基础,包括计税核算基础(专门编制给税务机关的),监管机构的报告要求(专门编给银监会的)和合同约定(特定用户特别编制要求)等。

四.审计证据—发表意见的基础

(1)审计证据的类型

(2)审计证据的特性
审计证据的特性包括充分性适当性

【提示】 质量可以弥补数量,而数量不能弥补质量
证据数量少但都具有足够说服力,所以质量弥补了数量。证据数量很多,但都不具有说服力,所以数量并不能弥补质量,没有说服力数量再多也没用。

适当性又可以分为相关性可靠性
相关性:指证据有没有用
可靠性:指证据是否可信赖

由于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证据可以证明同一项认定,注册会计师有一定的选择余地,从而可以考虑获取证据的成本与所获取信息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但不应仅以获取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代替的程序。(CPA不能因为困难作为理由而省略了必要程序)

五.审计报告

(1)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如果对财务报表发表无保留意见,除非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意见中使用“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如企业会计准则等)】编制,公允反映了…”的措辞。
(2)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如果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表清楚地恰当的发表无保留意见:
(1)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财务报表整体存在重大错报的结论;
(2)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不能得出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的结论【受限】。

审计要素总结

要素 三方关系 鉴证对象 标准 审计证据 审计报告
理解 关注关系 财务报表 编制基础 结论依据 最终产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