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旅行的随想》
形形色色的人群,四方流来,流向四方,人们面容严肃,也许是在等待。
他们在等待什么?车,带领他们前往远方的车。
不间断的车从头顶划过,一阵呼啸,有人抬头或是惊或是无聊,看着天花板。笼罩他们的只是复杂的空气。
我明白他们的形色紧张,同时也对他们的不苟言笑十分好奇,这就是一个人的好处吧,我开始对一切产生好奇,好奇引发我的思绪与想法,同时联系起我的记忆。
有的人,紧拥着自己的行李,眼神中有着期待。
有的人,背着背包,对着手机发呆亦或傻笑。
有的人,面容警惕,似乎对世界有着偏见。
有的人,拥着爱人、家人,打趣嬉笑。
更多人面容呆滞,无数思绪从这里飘向远方。
一
动车晚点了,D3085并未按时到达,我开始担忧起外公外婆,临走时答应他们上车打电话给他们,这会让他们多担心几分钟,所以我选择了说谎。
“外婆,我上车了(其实晚点了),你们别担心了,你告诉一下外公。”
“恩,你到了再打一个电话回来。”
如今我明白,安慰家人的永远不会是谎言,他们的担忧会永远追随我直至我回家,老人需要的家人在他们身边。
二
离家越来越远,或者说,离扬州越来越远,离她越来越远,300公里的车程和3小时的车时,我在其间感受世间百态,我不善于说话,却有无数的想法,我不会用言语表达,我常常失语,但她在不断教我用语言去表达抽象的想法,而非再像一个婴儿用哭闹满足自己的胡作非为,或是像一个野蛮人用脏秽的语言和行为去无理取闹、逃避。
这就是她特别的地方,我像是《家》中的觉民,她像觉新,我们都叛逆,我有幸挣脱,她却成了牺牲品。
这是失联的第二天,她被囚在家人的天鹅城里。
她是一个追求纯粹的人,在我看来她对纯粹的理解偏向自我化,她告诉我是她的经历让她的纯粹在叛逆中扭曲,成为一种固执。而她的将这原罪归于自己和家人。
“ 我承认我的性格非常坏,所以对不起,但这就是我,我从没打算去改,就算这会赶走所有人,可这是我的骄傲和固执。” ——高
她的性格不算太坏,但绝不是好的那种,家人永远无法理解,就像我的家人总是小瞧我一样。
我在她所处的极端环境中开始担心她的安全。
三
想说说自己
我,不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但也不差,毕竟我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或者说,当我意识到学习的兴趣的源动力是建立在排名和成绩上的优越感时,我开始怀疑起了一切,无知的人被供奉为有知的人引导,我开始怀疑这引导,是否是一种欺骗,即使它确实出于善意。
“我曾踏足山巅,也曾堕入低谷,两者都使我收益良多。”
我在山巅体会到了排名给我带来的满足,也体会到自身的贪心和无法满足的欲望;我在低谷看到了挣扎的人,即使他们是在珠峰顶端的一个坑里徘徊,也许他们应该活在某个不知名的小山顶端,而且永远不知外世。
家人理解的永远比我们简单,似乎努力就能成功,为何他们不努力不成功。
努力是绝对是达到目标的好方法,但一味谨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绝对是最蠢的,因为我们还有智慧。
对得起自己,而非别人,做自己想做的并且认为正确的事,再会吃点苦,我不相信有这认知与毅力的人最终会在社会上为生计挣扎。
而我认为,中考的意义,高考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在我们成年前,脱离家人去独立之前的所有事的意义,都是在教我们关于生命的知识。
所以我说,高考的意义,不仅是最后的那个数字,更是在这三年里,在这十年寒窗里,一个人除了成绩,还真正学到了什么。
四
这个时代
毕业了,高三结束了
一年前我进去监狱时世界是这样的,如今刑满释放了,幸福来的太突然了
路上多了一堆堆不会用的小黄车
家人出去居然都不带钱包,外婆买菜也不用零钱满身缀着
有人在小摊上买了一份关东煮,摊主大娘七十岁了吧,说可以微信支付,我一头雾水,毕竟我们95后只用QQ,更没想到60后如今也如此时髦了
老爸告诉我,暑假要用钱就在微信转账吧,我无语了,因为我不会用
表弟见面问我微信号,我尴尬的笑了,问他有没有QQ
还有无数没有听过的,没有吃过的,没有喝过的,没有去过的,没有见过的,没有玩过的
不想去三百米外的大润发排队,昨天在网上买的今早就送到了家门口,便宜的价格超过了邮费
300公里,一个没有概念的距离,世界地图上的2厘米,原来现在是三个小时,一份半数学试卷的距离,因为有了动车
这个时代,用一年的时间让我忽然意识到自己落伍了(或许是上学比较认真,不闻窗外事吧)
“奥巴马呢,怎么换人了???【一头雾水】”
感谢这个时代,我在大变革的时期消失了一年,在重新接轨后我更明白了谦卑,就像我不应执拗的只用QQ,也在不甘中下了微信一样
五
……
2017年7月7日 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