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看的那些我认为很赞的文章小学语文教师

不怕你课讲得不好,就怕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好课

2016-02-29  本文已影响3522人  相逢一笑

文/相逢一笑

作为教师,上课是本份。可要说什么样的课是好课?还真是没有固定的答案。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尽管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但还是有一些基本规律可循的。这就好比一个美女,尽管无法规定眼睛多大、鼻子多高这样硬性的标准,但身材匀称、五官端正总不能缺少的。

一般来说,一节好课下面的几点总是要具备的:

不过,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环肥燕瘦”也是正常的。看课似乎也一样。我们来看看不同人眼里不同的好课标准吧。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应遵循“五实”,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扎实。“一节好课应该是一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学习来讲,有三级意义:初级意义——学到东西;中级意义——锻炼了能力;高级意义——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
  2. 充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效率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来说的,对全班多少同学有效率,对优秀学生、中等学生、困难学生的效率是否相同。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
  3. 丰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
  4. 平实。“一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不仅现在可以上,什么时候都可以上。……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5. 真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真实也是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指标,没有真实,“好课”也失去了价值。虚假的课虽可取得一时半会儿的成功,但不利于教师树立研究意识,更不利于教师向研究型转变。

崔允漷教授用12个字概括了他所认同的好课标准:

  1. “教得有效”:是指一堂课有一堂课的标准,一个学期有一个学期的标准,要精教精学,别浪费学生的时间;
  2. “学得愉快”:指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愉快的;
  3. “考得满意”:是指注重结果。

此外,崔教授还提出“变革课堂就是让学生的学习增值”的观点。
为了说得更明白起见,我们借用某种值来建模。假如变革前的课堂学习值是A1,变革后的课堂学习值是A2,那么A2-A1=增值。课堂学习到底包括哪些值呢?一般来说,课堂学习有如下四种值:一是动力值,即学生想学习的愿望。二是方法值,即学生会学习的方法。三是数量值,即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四是意义值,即学生学到的东西是有意义或受用的。变革的目的就是如何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增值,即在上述四种值中至少有一种值A2-A1>0。没有增值的课堂变革都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专业的。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提出了三个层面六个度的新课堂评价标准。第一个层面是教师层面,包括亲合度和整合度。第二层面是学生层面,包括参与度和练习度。第三个层面是师生互动的层面,包括自由度和拓展度。

  1. 亲合度指的是教师从情感因素与非情感因素入手,与学生从多角度、多渠道建立良好的融洽的亲近感情,使学生愿意接受教师,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传其道。也就是说更多地加入了“情商”的成分。
  2. 整合度就是教师要对文本及学生、教学手段纯熟驾驭的程度。也就是说应该把一堂好课的评价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链条中来分析,断章取义,难以看出一堂课在整个的教学体系中的作用特点。作出的评价可能并不客观,比如一堂看来生动的课,有可能冲淡了以后重点章节、难点突破和兴趣调动。既然生命活动存在一定的节律,需要有张有驰,那么课堂设计就应该处理好哪些章节重点用力,哪些章节作为过渡衔接处理。
  3. 参与度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的再现,是学生整体在课堂的思维活跃程度的写照,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真情流露。
  4. 练习度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有效的、有机的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是学生进入知识海洋并自由畅游的深浅度。一堂好课应该有对以下几种练习的操作:一是预习练习的验收;二是课堂练习的操练;三是矫正性练习的反馈;四是课后练习的布置。
  5. 自由度是师生互动共同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愉快地学习、参与,教师能用激情点燃学生,同时也被学生的激情、热情、浓烈的参与欲望感染,更加自主自由地发挥,使课堂在一种民主、和睦、融洽、自由的状态,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6. 拓展度是师生在时空和容量上的互为拓展,是知识流动发展的渠道。课堂的拓展不仅包括课堂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行延伸练习,如何培养学生多方探究、质疑的思维等,还包括课外的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资料的搜寻是师生双边进行的,绝不能教师不动,仅学生开展,那样反馈时教师被动,学生无趣,师生互动才是最好的延伸。

刘良华教授认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至少有三点:

  1. 有效。
  2. 开心。
  3. 主动。

刘良华教授后又认为,借用韩愈的框架,认定一堂好课至少有三个基本要素:传道、授业和解惑。

顾明远教授认为世上有四种老师:

什么是好课?深入浅出型的课是好课。

特级教师钱守旺认为一节成功的课就应具备“新”“趣”“活”“实”“美”的特点。

  1. 。理念新——即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思路新——即体现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手段新——即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2. 。导入新课时引发学习兴趣;讲授新课时持续学习兴趣;巩固练习时提高学习兴趣。
  3. 。教学方法灵活;把教材用活;把学生教活。
  4. 。教学资料充实;课堂训练扎实;教学目标落实。
  5. 。风格美;氛围美;感受美。

孙双金的好课观,可用16个字概括,即“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

  1. 书声琅琅。 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这是我国传统阅读教学的宝贵经验。“熟读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了读在理解中的重要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强调了读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书声琅琅,要求语文都把读书训练摆在第一位,既要提高读书的数量,更应提高其质量。短的文章要让学生熟读成诵;长的文章可选取重点部分、精彩章节让学生反复朗读,仔细品味,消化吸收;浅显的课文,要让学生读得顺畅流利;深奥的课文要让学生读得明白,读出滋味。教师要十分重视三个层次的朗读训练,一要重视感知性的读。初学课文时,通过朗读,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要学生知道课文讲了些什么。二要重视理解性的读。即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把课文重点章节读懂、读畅,读出节奏感来。三要重视品味性的读。即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读、分角色地读或表演式地读,把课文内在的情感读出来,把课文的“味道”读出来,真正达到“美读”的境界。
  2. 议论纷纷。 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声不绝于耳。“议论纷纷”强调的是说的训练。课堂说话训练不仅注意形式多样化,而且要讲究说话训练的质量。对学生发言,从“只求其对”向“更求其好”发展。发言好的标准是什么呢?可用“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三句话来表述。既注意说话训练的形式,又重视说话训练的质量;既议论纷纷,又精彩纷呈,这样的说话训练就达到目的了。
  3. 高潮迭起。所谓高潮,就是指学生思维最兴奋、最活跃的阶段,学生智慧的火花时时闪现的时候。一节课如果波澜起伏高潮迭起,自然十分成功、精彩。但即使高潮不能迭起,作为一堂好课必须得有一两个精彩处、闪光点。
  4. 写写练练。 一是要保证练习的时间。一节课写写练练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0分钟。二是要注意练习的方法。好的练习要“练得准、练得巧、练得及时”。

此外,孙双金老师还提出,好的课堂孩子要有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等四“小”表现。

当然,关于“好课”的标准,还有许多不同的表述。而且它还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没办法,有时候你还真得像那些美女关注“时尚杂志”那样——与时俱进。不过,需要提醒你的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量身定制。“东施效颦”那样的事可千万别干,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