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日更文日常随笔

老年生活之我观01

2023-07-01  本文已影响0人  三平999

张阿姨有三个孩子,都有正式工作,各自在单位还小有成就。在外人看来,张阿姨儿女争气,孝顺,生活无忧,让人羡慕。

住在养老院

四十年代初出生的张阿姨没有文化,但她很爱她的孩子们,那种朴素的“爱儿心切”“护犊子”根植内心。在她六十五岁那一年,腿脚不方便的她,感觉越来越厉害,生活自理困难。自从老伴六十岁突然离世,她的精神世界一下子垮塌了,加剧了身体的衰老和痛苦。“不能给孩子添麻烦”的念头充斥在她的脑海中,并且认准的理儿谁也改变不了。

孩子们准备每人拿出点钱,给娘找个保姆,照顾娘晚年生活。张阿姨强烈拒绝,抗争得很厉害。仨儿女没有办法,最后弱弱地问娘:“那你说怎么办?”

张阿姨抗争,自有她的想法,她很坚定地说:“我就去咱县里的养老院就好。”“养老院?”孩子们大眼瞪小眼:“你有仨孩子,咱县的养老院的条件很一般,基本上住得都是孩子在外地或没有孩子或老年痴呆厉害的老人。住进去后,不能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不能享受天伦之乐,你知道不?”不管仨儿女怎么说,执拗的张阿姨就认准了“非住养老院不可。”

张大娘在她65岁那年的冬季,住进了她们县里唯一的一家养老院。

起初,那种“为孩子们着想,自己忍受着,年轻时什么苦没吃过”的念头占据上风,心中的孤独无法排遣时,自己劝自己:“忍着,再忍着,住进来就不能说回去,要不让别人笑话呢。”

那个年代出生的老人,没什么文化,更别提什么精神追求,但牺牲精神强烈,有一大部分这样的老人,“牺牲”“忍耐”得让人心酸和心疼。

刚开始,孩子们不放心,每周都会去养老院看看望娘,张阿姨总是笑呵呵的,一副轻松的样子。“挺好的,挺好的,吃得好,睡得香,又有人做伴说话,吃穿不愁,别挂念我,你们都去忙你们的吧。”几乎每次差不离都是这些话,没有细节表述,没有好赖情况“报告”,典型的“牺牲型”老人话术。

张阿姨内心真的不寂寞?不孤独?不难过?大家猜猜可能不?有几个不愿意享受天伦之乐,自愿去住养老院的?排除现在高档的医养结合的高级养老院。人是感情动物,尤其四十年代出生的没有什么文化的老人,谁不愿意每天见到自己儿女,逗逗孙子外孙。“既然住进来了,只能安心住下来,要不怎么办?”张阿姨在养老院流露过一句话“憋屈我自己一个人,成全孩子们,值得。”

到今年,张阿姨在养老院已经住了13个年头,将近80岁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自从脑血栓拴住左脑使右侧身体不灵活,住了两次医院,孩子们轮流伺候。病情稳定后,孩子们由最开始每周探视改为两周一次,有时一个月一次。

世上大抵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孩子对父母的情都是如此吧,父母100%的付出和子女不到50%的孝顺,就是这么大的反差,不可同日而语。孩子们已经习惯娘住在养老院里,服务员没有打电话打搅,说明娘没事儿。

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孙子孙女,升级成为奶奶爷爷或姥姥姥爷,尽心尽力照顾着下一代,上班有工作,两周或一个月去看一次娘,虽然看见娘一天不如一天,也很揪心,也曾难过,但是考虑接出来跟谁住、怎么办时,又都犹豫了,只能让娘继续住在养老院。

张阿姨在养老院里有一位说得来的姐们儿刘阿姨。刘阿姨是专门到养老院“卧底”采风的,60岁退休后,身体硬朗的她一直想找点事情做。没有退休前她已发现,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如何养老?如何有质量地度过晚年?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养老院作为传统的养老机构,目前在县域收纳的都是一些什么人?他们过得怎么样?她很有兴趣了解。

刘阿姨入院后,得知张阿姨家庭条件优越,她主动接近张阿姨,没几天,她和张阿姨就成了好朋友。

张阿姨说:“我住在养老院里,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呀,你说谁愿意住养老院?老了老了,该累人了,孩子们都忙,找保姆太费钱。思来想去,只有住到这种养老院,省钱还省孩子们的事儿。”“想念不想念孩子?不想念孩子那是假的,光知道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孙子孙女,咱这身体又帮不了忙,在家也是添乱。”“晚上做梦常常梦到孙子孙女,重孙子重孙女,想啊。唉,这把老骨头了,想也白想,差不多活几天算了。”

张阿姨用手绢抹着眼泪,刘阿姨已是泪流满面,她知道像张阿姨这种情况住在养老院里的人有很多,他们忽略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想法,一味地为孩子们减轻负担。孩子们时间长了,以为父母在养老院过得还不错,不能或没有时间和精力设身处地的为父母着想,被一种假象迷惑着,送些吃的用的,看似孝顺,实则忽略了父母的情感需要。

刘阿姨建议,像这种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尽量找一名住家保姆伺候老人,让老人和孩子们住在一起,情感满足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作为老人,勿要违心固执,让孩子猜不透真实想法,痛苦了自己,纠结了孩子。敞敞亮亮说明自己的真实想法,与孩子们沟通一种合适的照顾模式,尽最大努力提高晚年生活质量,成全孩子们的孝心。

毕竟一个人只有一个晚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