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共读-24
修仁德是为了让自己成为内心干净,有温暖的人。
今日内容
为何说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
1: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说:“能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吗?难道这有什么困难吗?如果不能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又怎么能实行礼制呢?
让者,礼之实在也。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礼节,都能谦让,多用积极和前进的眼观看待问题。
你是怎么样的人,结果会告诉你
人太聪明不是件好事,拥有了成就也会被人认为耍小聪明,聪明从侧面来说是对能力和努力的一种否定,有的时候由于聪明自己还会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头脑积极,行动缓慢 大多数人的通病,通俗点说道理人人都懂,行动未必人人都有,持续的行动更是少之又少。
礼也是节制自我的语言行为中不妥之处,应该也算是自律的一个方面。
2: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足以胜任职务的本领。不愁没人知道自己,应该追求能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这句话和当下的IP定位匹配上了,自己的本领够不够格让人知道,取自己擅长的一个点着陆。你在这个点上累计的才华,能超越多少人,自己花了多少时间。
努力让自己变的优秀,很多伙伴不断完善自己,同时也淹没在了芸芸众生中,为什么这么讲?变成全能型,专业不凸显,综合能力肯定是优秀的,问题来了,这样的优秀不容易让人记住你,还有可能让自己背上了怀才不遇的思想负担,那就会走向成功的反方向。
嫉妒,不满,会充斥着整个生活和工作,自己给自己创造了一个负能的环境。
你的才华是在自欺欺人还是。。。。。。你真有才请证明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上拼才华,拼天赋。
成功的路上一点也不拥挤,就看谁走的久。
3: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曾参呀!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根本的原则贯通起来。”曾参答道:“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后,其他学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的学说只不过是忠和恕罢了。”
一以贯之
我怎么说的就是怎么做
我怎么做我就怎么教
知行合一 原则不动摇。
受害者的思维 潜意识的后退 都会把原因归咎在外在,是一种逃避,没有责任心的表现。
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大义:格局 小义:自我
专注做自己的事情,不被外界诱惑。
怀才不遇是自我外在的理由,多数是自认为有才,这个才到底是什么样的才,需要取证明的。
切记体察 日日精进 贵人慎言
苟日新 又日新 日日新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