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5

2017-11-25  本文已影响0人  咸鱼归川

昨天恰好碰到了某根神经,删除了朋友圈所有的代购,世界瞬间干净。

从为了买东西加了很多代购开始,朋友圈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换了血。每天刷出的是大量的商品、广告、功课,有时候也烦,但一般草草略过,不觉有多大问题。

直到在最近这灰暗的现实背景下,朋友圈铺天盖地依旧蜂蛹而出扭曲着麻木且疯狂物欲的商品广告,如同跟外界割裂的荒岛,某个时刻几乎是让我感到心惊肉跳,瞬间清醒。

拉氏和莫顿所认为的,媒介的精神麻醉功能,再贴切不过。

人人都是点对面自媒体的传播环境,给了包含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信息以更多的渠道猖獗肆虐。而被媒介制造的虚假需求所麻醉的人,正逐渐沦为不思社会问题体质弊端只知享乐的单向度的人。

因而事不关己,无动于衷,对琳琅商品的渴望、对享乐的生活的追求已经占据了所有的注意力。

因而可见许多引爆过舆论的热点事件,都如海面上惊起的浪花,来势汹汹,却注定被随后翻涌而上的娱乐波涛所覆灭。

不敢点的开熔炉,不忍直视的“长长的望远镜”,还逍遥法外的畜生,这一切都让人陷入一种无能为力的悲哀,不仅仅是对体制的悲哀,还有对媒介的悲哀。

我相信大多数媒体人自有良知,可是良知能发挥的作用又有多少。

别说媒体人,媒介本身都不会是自由之身,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是牢牢桎梏它的枷锁,传递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是它天生的使命。

话语权不在公众手中,在统治阶级手中,因而他们能够轻易关闭公众的某些话语空间,比如三色事件一条条撤下来的热搜;能设置议程引导舆论,譬如危急关头用来转移视线娱乐新闻;能通过媒介传递符合自身利益的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暗含在每一篇新闻的报道视角、报道对象、报道方式、甚至是细微之处的遣词造句中,对受众的潜意识进行不知不觉的改造。

当然,受众必然有反抗性解读的余地,只是这种反抗的力量有多大,尚不明晰。

以这样的目光审视,无法不悲观。可,即使无能为力,也不能麻木不仁。

至少从做一个清醒的人开始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