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录】名作细读课——七下《陋室铭》
执教:余映潮
时间:2021年5月21日
地点:伊川县思源学校学术报告厅
整理:吴雪凤
课前点示:《陋室铭》是一篇千古流传的名作,这节课是一篇名作细读课。学习这篇课文要进行四个活动:文词、文句,文意、文笔。
课前铺垫:
1.了解刘禹锡
2.了解“铭”,点示“说”是一种文体。
3.齐读《陋室铭》基本评价,教师简要解说。
《陋室铭》以抒情的笔调,咏物抒情,赞颂陋室,以显示主人淡泊高雅之生活情趣。
4.出示刘禹锡《秋词》,齐读。
教师简说:《秋词》以美好的基调,表达了作者乐观的情怀。
5.出示《陋室铭》全文,学生齐读。
第一层次学习:文词
1.出示注释,学生大声读记。
2.齐读注释。
3.教师分层范读,学生逐层读出解释。
4.齐读课本中“名、灵、斯”等11个注释,强调理解“苔痕”。
齐读“案牍、牍、劳形、劳……何陋之有”等6个词句。学生批注“劳”的用法。
5.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语速要稍慢。
(此环节读注释,读课文。有范读—跟读,齐读,分层次读等形式;读出了层次,读出了节奏,读出了语速。通过分层次读课文读解释,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
第二层次理解:文句
1.出示四个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2.理解“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1)出示意思,学生齐读,教师简说优美的含义。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也就陋室不陋了了)。
(室不在陋,有德则馨)
3.理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学生说诗句意思。
(2)点示:说的再优美一点。出示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上了台阶,绿绿的;草色映入门帘,青青的。
也可理解为“绿苔痕上阶,青草色如帘。”
教师简说,学生齐读。
4.理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学生试说大意。
(2)出示句意,师读,简说:这是一种高明的手法,把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做对比,突出“陋室不陋”。
(3)齐读,教师点示:这也是一种自我的赞许之情。
5.理解“孔子云:何陋之有?”
(1)自说句意。
(2)出示句意,教师简说:作者很聪明的,省略了“君子居之”,希望自己是真正的君子。
(3)学生齐读句意。
(此环节以理解四个重点句子为目标,采用学生先自说句意,然后教师出示句意、并点示手法的方式进行。有了第一层次的学习,这四个重点句子的理解顺势而为,水到渠成。整个环节的学习紧扣目标,简洁而实用。)
第三层次理解:文意
1.出示《陋室铭》全文,学生各自说全文的大意。
2.再来一起讲。
出示全文大意,学生一起读。
3.自己再说一遍。
(此环节是在读通课文,记住注释,并理解四个重点句子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说全文大意。此时可能还有个别不理解的地方,老师出示全文大意,学生再读,然后自己再说一遍。“自说——示范——再次自说”,相信学生都能达到理解并说出意思了。)
第四层次理解:文笔
点示:在这之前好好的朗读和背诵。
(一)朗读与背诵
学生各自朗读、背诵。
提示:
1.读好停连。
(1)教师示范,讲解:读出细微的停顿。
(2)学生各自习练。
(3)示范重点句“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
(4)再次习练,体会句中的停连。
2.读出句法特点。
(1)提示:读好偶句、对称句。举例。
(2)再读,体会文中的对称句。
(3)齐读。
3.读清美妙层次。
(1)用笔划出文中三个层次。
出示分层排列的课文,师读,生批注:引入陋室,描述事物,咏物抒情,卒章显志。
(2)按三个层次各自朗读,每个层次稍作停顿。
4.读出文中情味。
(1)讲解:陶醉在美好情致中的情味,自信的味道,对自己的赞许。读出自我陶醉、自我欣赏。
(2)范读。
(3)各自练读。
(4)一起来背诵,提示:读出自信的语气。
(二)品读、赏析
话题:《陋室铭》美在哪里?
1.学生批注,准备发言。
2.全班交流。
学生读句子,说美点,教师补充讲解。
(1)开头句,师点示:环境描写,美在关键句
(2)结尾句,师点示:引用手法,点题,自信之情溢于言表,升华了整篇文章的意境。
(3)“苔痕……”,师点示:高妙的手法,不仅体现在细节上,连文章的开头也表现出一种高远的立意。
(4)“谈笑……”,师点示:对比的写法,鲜明的对比手法。
(5)“无丝竹……”,师点示:逻辑层次细腻,顺序鲜明。
3.到底美在哪儿?
师出示句子,生齐读并批注。
(1)批注:有高雅的情趣。
出示:《陋室铭》描述了德行之雅,环境之雅,心境之雅,志向之雅,表现了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
(2)批注:有精美的语言
出示:《陋室铭》文笔雅致,语言精美,炼字炼句,骈散结合,隔句押韵,音调和谐,读来琅琅上口。
(3)批注:有美妙的写法
出示:
“山不”句山水起兴,仙龙为喻
“苔痕”句写静为动,情景交融
“谈笑”句虚实结合,以客衬主
“可以”句对比鲜明,志趣高雅
“南阳”句妙用典故,暗写志向
“孔子”句巧妙引用,画龙点睛
全文叙议结合,托物言志
4.文旨
(1)出示“文旨”,学生齐读,师简说。
出示:
《陋室铭》表达精美,手法生动,表现了作者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性情和洁身自好,高洁傲岸的情操,可谓千古绝唱,深受后人推崇。
(2)齐背课文,结束教学。
(此环节由“朗读和背诵”和“品读欣赏”两个活动组成。每一个环节的指导,要求层层递进,有指导有实践,有示范有练习,有知识讲解有积累。
课后,有听课老师说“轻松”。何谓“轻松”,纵观余映潮老师的课堂:多角度深入研读教材,成竹在胸,不矫情,不故作高深。准确把握学情,依学情而行,不设陷阱,不纠结,不为难自己,不为难学生。于学生不会不到处,当导则导,当讲则讲,当练则练。此谓“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