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叨

不渣的“渣男”。

2020-12-20  本文已影响0人  PERKY

“学着保持距离。”

“你真的很「渣」欸。”

“渣男……”

大抵是从两三个月前吧,莫名其妙地,我就在朋友们的风评中喜提「渣男」称号。

究其原因,倒不是因为我真的有去「祸害」过谁。

只是在他们看来,在与不管异性甚或同性相处的过程中,我总会不自觉地以一种自来熟的状态去无区别对每一个人好,缺乏一种「距离感」。

如此,便或多或少地给部分人带来「误解」,进而也让自己被「渣男」化。

一。

仔细想想,似乎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在社交方面,我确实是无区别地去对每一个被我认定为「朋友」的人好。

因为在我看来,作为唯二的「独生子女」一代,朋友的意义就如同我们的亲兄弟姊妹一般。

同时,我也一直相信社交当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即你对别人无条件地好的同时,别人也会无条件地对你好。

如此,在坦诚相待之间,你亦终将收获属于你的「增益」。

尽管这样的逻辑从各方面来看,似乎都没太大毛病,都是合情合理的。但自从被渣男」化后。我也好好地去琢磨了一番,然后蓦然发现,事情好像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简单。

至于原因,无它,只因在社交过程中,个人过于主观,未去考虑过相交方的感受。

二。

社交,终究是需要两方及以上的人群去参与的。

而在对事物的认知理解上,个体也很难将所有人的观念态度统一到同一频道。

举个或许并不太恰当的例子。

在泰国爱情喜剧片《友情之上》中,女主琴一直将男主潘视为好朋友亦或说“男闺蜜“般看待。

但事实上,潘内心深处其实是喜欢着琴的,只是因为担心告白被拒连朋友都做不成,所以一直以“好朋友“的身份默默地陪在琴身边。

私以为,在这部分剧情中,琴的一切行为都反映出她并未给潘明确的拒绝信号,而潘则是真.备胎一样的存在。

而这其中,琴是不是真的就很“绿茶“、很”渣女“ 式的存在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并不是。

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在于琴并没有去站在潘的角度去思考为何潘会这么做,而仅仅是将潘的一举一动视为友情的体现。

我想,如果在最初的时候,琴有意识地去和潘保持一定的「距离感」,或许整个故事便在开头就迎来结局了罢。

三。

在被「渣男」化之后,也认真去做了复盘反思。会觉得,「距离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确实很重要。

或许,做一个有棱有角的刺猬比做一台将暖气均匀吹向各个方向的「中央空调」更符合人际交往的底层逻辑。

更何况,从个人私心方面来讲。一只贴着「渣男」Tag的单身狗来说,终究是会给人留下不靠谱、不负责的认知。

而这样的认知,也必然让个体的脱单之路更为艰难。

当然,因缺乏「距离感」而给他人造成误解也容易给他人带来许多难以去预估的伤害,甚或最终影响彼此间的友情。这显然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综合来看,在社交过程中真的有必要去保持「距离感」。

因为,「距离感」真的很重要。

四。

《尚书·说命中》言道:“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很多时候,道理大家都懂,可真正等到要实践的时候就开始变得并不那么容易了。

就像社交当中对于「距离感」把握的问题,私以为,也是需要去逐步调整完善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同时,也会觉得,实践之前,也当思想先行。在后续的人际交往当中,会反复地给自己做心理暗示。

告诉自己,一定不要再无脑地对任何人好,也一定不要再对任何人说一些「模糊」的话。

直来直往,有棱有角,当是今后人际交往中需要去学习、追逐的方向。

所以,在这儿也还是要给自己打个气,立个Flag。

期待在不久后的将来,自己的身上再也没有「渣男」的离谱标签了。

加油咯!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