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教育孩子方面纪律不管用?

2020-02-03  本文已影响0人  都市黑人

        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通常以奖励和惩罚为主,而标准是我们家长定的,比如:因为没完成作业,所以就不能看闲书;因为受到老师表扬,所以可以去迪士尼乐园。但其实仔细想想,这种因果关系没有逻辑可言,如果应用在成年人身上,比如:因为你今天没有健身,所以不能听你喜欢的音乐,你会是什么感受?

        纪律和教育本来是相近的概念,但如果把纪律当做控制孩子的手段,纪律就违背了教育的初心。那么我们和孩子应该怎么相处呢?

1)囚徒-监狱长模式   

        这是我们通常使用的模式,我们把是非对错告诉孩子,让孩子遵守规则,但从来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他的感受。孩子就像被家长关在监狱里的囚徒,听话就有饭吃,不听话就拳脚相向,家长成了可怕的监狱长。

        虽然短期会有一些效果,但这是依靠外部驱动力的结果,如果家长放松了,孩子会放松得更快。更不幸的是,一旦孩子长大了一些,有了更强的自我意识,结果就会变成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战争,大家相互折磨,而这种折磨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2)园丁模式   

        教育的英文是educate,源于拉丁文,意识是领出来、带出来或唤起。有一句话说的很贴切:“教育是人点亮人。”我们要想办法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强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标准学习,这样才能把外部驱动力转变为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当然,内驱力不会平白无故的出现,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做的是为孩子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基础设施,像一个园丁那样,为土壤施肥,去除杂草,让幼苗自己茁壮成长。

        美国一个少数族裔贫民区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差,字都认不全,整个社区缺乏读书识字的传统,但这些孩子并不笨,在日常生活中都非常精明。于是有位教授想了一个办法,他在学校播放卓别林的无声电影,渴求识字的氛围立马在学校中出现了,因为孩子们急切地想看懂无声电影的字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