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01
最近对印度电影格外的热衷,一部《起跑线》让人跌宕起伏,“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家长们真实的心声,而是否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何选择,是全世界家长们都面临的焦虑。
主人公米塔和拉吉为了让女儿能够读一个好的私立幼儿园,他们离开了生活多年的旧市区,住进了都市豪宅。
他们费劲心机融入上层社会,举行派对讨好各种人。这时,他们发现不会说英语无法融入这个圈子。在德里好的私立学校是要讲英语的,印第安语反而是第二种语言。
他们发现即使是派对,也是按照学校来划分圈子的。而进入好的私立学校,困难重重,不仅要对孩子进行面试,而且还要对家长进行面试。
米塔和拉吉,费尽心力进行了努力,凌晨排队领申请表,参加面试培训,进行礼仪和服饰的准备,积极为靠近好学校创造一切机会。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家长们的真实写照。
对各个私立学校进行考察之后,培训孩子和家长之后,对面试的大概率的问题,进行了提前演练。然而,却因为夫妻二人身份是商人而阻挡在了门外。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抛弃豪车、豪宅,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能够在顶尖的私立幼儿园上学,费劲脑筋,假扮穷人,住进贫民区,学习做一个穷人。却意外结交到了一家人对他们友好,给他们水,让他们感受到友谊的温暖。为了凑够上学的钱,希亚姆让自己被车撞上,最后反而没能抽取到名额。
他们意识到了贫穷这门课很难学。贫穷意味着要很早起床挤公交车,意味着一切配给都是有限的,打工的时候上厕所都是要限制次数的,意味着很多时候,即使是自己的权利,都要自己的野蛮来争取。
为此,拉吉一家人感到十分愧疚,当他们对公立学校匿名资助之后,却让他的朋友得知了他曾经的不堪行径,就在希亚姆放弃举报拉吉的时候,他自己去校长室,反而被校长接受他们的行为,他得知,校长原来是个生意人。
“教育失去了它的本质,沦为生意”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当教育沦为生意,其影响可想而知。
02
这部电影将教育的两极分化和背后的矛盾深挖出来,引人思考,让人在思考之余,有所收获。
许多私立学校,建校的宗旨与教书育人背离,许多时候是为了虚荣心的驱使成为利益的魔鬼。当中间商成了学生家长、政府官员和学校的联络人,那么一幕幕黑色的交易就随之产生。
最为父母,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为此,我们深知不择手段。然而,不被外界各种热门困扰,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乐观、积极、进取、温情、善良,拥有善良的品格,拥有好的家庭教育,真的比读什么名校都重要。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学有所成,愿每一位家长,都能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