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

粗谈 王阳明:知行合一〈2〉

2018-06-06  本文已影响19人  青轩君

没错,今天所说就是上次所留的下次分解!

001

先来一波王阳明年轻时的事情,王阳明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但自己却丝毫未受到影响,他的好朋友们得知此事,听到消息后忙各自从家里赶来安慰王阳明,令他们惊讶的是,他们看到的王阳明就像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王阳明说:“我没有金榜题名,都没有动心”,不是你们科举,你们还动了心。

第二年,王阳明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再次名落孙山,古人觉得第二次落榜会对一个人产生很大影响,王阳明的朋友再次急忙跑过来安慰他,王阳明还是同第一次一样,情绪波动并不大。依然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后来,王阳明有个弟子的妻子去世了,这个弟子非常的伤心,就跑到大街上大声哭喊,以此表达自己的悲痛。王阳明知道了此事对弟子说:人生生老病死,乃自然之事,不要过度悲伤,更不要过度动了自己的心。再后来,王阳明自己的父亲去世了,王阳明悲痛地不能自拔,本来身子就弱的王阳明因此事显得特憔悴,因此他的朋友就笑着对他说,你不是说过,此心不动吗?王阳明回应说:是的,此心不动,但是此心不是不动,而是随机而动。

002

我们需要合理的表达人欲(七情),只有适当的表达,心才会更加强大。如果过分表达就是“立异”,身旁亲人去世,一度沉迷于悲伤不能自拔,这就过度了,古代有守孝三年的丁忧制度,有的人为表达孝意,把三年延长到十年等等事情,这些都是立异。那么“此心不动,随机二动”其中的点你Get到了不~但是我觉得现在的我做到不动心还是比较难,因为身旁很多事总能影响到自己,还需要不断地修炼,大冰(冰叔)说过:你我都是俗人,但是总要俗的不一样啦。

003

上次说完“心学”的第二句话。这次来到第三句话——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个是王阳明的价值观!良知是What?良知是道德与智慧的直觉,通俗来说:良知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知善恶的一个东西,人人都有的。善人,恶人都有。只是恶人的良知被物欲蒙蔽啦。好,物欲物欲,被物欲蒙蔽良知,除了物欲还有私欲等等。其实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追求中可能被追求的东西蒙蔽良知,王阳明说人最强的欲望就是——好名(渴望得到一定的社会地位,名声)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美色使人目盲,美声使人耳聋,美味使人伤味……而好名的名与实相对,实就是多一份务实,少一分追力之心。

王阳明说:不是不去追求,而是追求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良知去指引,做应该做的,不触碰不该做的。不是被我们的欲望控制,而是我们来控制物欲!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容易陷入物欲之中,怎么才能去心中物欲?

这个问题也是王阳明弟子经常问到王阳明的,王阳明多次被问到后,引用了一个佛家的故事来回答,从前有许多人来寺庙问一位高僧:佛,是什么?高僧每次听到这个问题后,都用手提了提自己手中的拂尘。

他的弟子疑惑不解!于是,当有次有人来询问佛法是什么?弟子将师傅的拂尘藏起来了,没有拂尘的高僧仍然做了手提拂尘的动作。故事完毕,王阳明的部分呢弟子恍然大悟,but,有些弟子仍然不解,继续追问,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去除心中的物欲呢?王阳明幽默地对弟子说:我的拂尘呢?其他众弟子大笑。

到此,也就对人应该怎样去除心中的物欲做了回应,你get到了嘛?好啦,不小心又有一千多字,下次再来。下车去睡觉啦~

ps:最近各种作业多多~只能忙里偷闲写啦

部分笔记共勉

粗谈 王阳明:知行合一〈2〉 粗谈 王阳明:知行合一〈2〉

笔记1

粗谈 王阳明:知行合一〈2〉

笔记2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