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墨客的故事》星友会员专题齐帆齐2023年度写作专栏

王勃——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2023-11-22  本文已影响0人  小七娘娘

如果说,别人是老天爷赏饭吃,王勃就是老天爷直接给他开了一个粮仓。

公元650年,王勃出生于绛州龙门的一个名望家族。他的爷爷是隋朝的大儒,我们熟知的魏征、房玄龄全部都是王勃的爷爷王通的学生。而王通在几百年后遇到了一个真爱粉,甚至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勃爷爷的字,王通,字仲淹。他就是写下《岳阳楼记》的北宋文学家范仲淹。

王勃的父亲王福畤,也是德才兼备,当过太常博士。王勃从小继承了他们老王家的优秀基因。《新唐书》中记载,王勃六岁就可以流畅地写文章。但是王勃的“逆天”才气,远不止此。十岁的时候,王勃通读“六经”,十二岁的时候,因为他父亲的一句“人子不知医,古人以为不孝”,他就真的跑去跟当时的名医曹园学医。王勃只花了15个月的时间,通读《周易章句》和《黄帝内经》,后来他自己写了一本《医语》,这本书开了中医医话之先河。

十四岁的时候,王勃毛遂自荐,给当时的宰相刘祥道写了一封自荐信《上刘右相书》。刘祥道看完之后激动地跑到唐高宗面前,大夸王勃是神童。

十六岁的时候,王勃因为宰相的推荐信,参加科举考试,毫无悬念,一举高中,成为大唐最年轻的公务员。16岁的王勃被授予了朝散郎一职。这时候的王勃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时王勃送自己的好朋友去蜀州任职,写下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中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到现在依然是我们各种文案上的金句。

十七岁的时候,王勃进入了沛王府当修撰,跟22岁的沛王李贤成了好哥们。当时王公贵胄之间流行“斗鸡”的游戏,王勃因为帮沛王李贤写了一篇关于应战英王李显的斗鸡文。这篇文章被广为传颂,最后传到了唐高宗那,结果唐高宗勃然大怒,因为唐高宗特别不喜欢皇子之间不学无术去斗鸡,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唐高宗最不希望看到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而相互厮杀。所以唐高宗当即下令,免去王勃在沛王府的职务,逐出长安。这一年王勃刚刚十八岁。

所以我们说,命运的左右,往往就在一瞬间,一念之差,让王勃从一个少年得志的天才,一下变成了落魄的路人。

之后,王勃一路南下,去蜀州散心。当他路过梓州通泉的时候,当地一个十岁的小孩听说自己的“王巨星”来了,他连夜跑过去拜师求教,可惜最后王勃没有收他,但是这个小孩后来也成为了大诗人,他就是写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陈子昂。

王勃21岁的时候,唐高宗下诏典试,得到消息的王勃,匆匆赴京应试,但是因为当时主考官裴行俭的一句“王勃虽有文才,而浮躁显露”,王勃竟然放弃复试。这样看来,王勃虽有才华,但是也很孤傲,确实还是年少轻狂了。

二十二岁的时候,王勃应他好朋友陆继友的邀请,去虢州当了一个参军。在虢州,他遇到了他人生当中最大的一个坎。据《旧唐书》记载,王勃任虢州参军期间,他私藏了一个叫曹达的官奴罪犯,但是他后来又害怕,结果他把曹达杀了,这下反而把他自己变成了死罪。最后王勃下了死牢。一年之后,王勃赶上了武则天称天后,大赦天下,于是王勃就这样被放出来了。

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王勃这时候已经是心灰意冷,无心仕途。所以他就回到老家,潜心搞他的学术研究了。王勃的学习能力真的是超强的。一年以内,他完成了自己爷爷没有写完的《续书》补阙十六篇,自己还写了《周易发挥》五卷和《百里昌言》十八篇,还做了很多诗文创作。出走半生,归来认识少年。这一年王勃二十五岁。

在完成了自己的学术研究之后,王勃准备远赴交趾去探望自己的老父亲,而接下来的几年里,王勃也再一次迎来他的高光时刻。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