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话的特点

2020-05-18  本文已影响0人  欢喜喜哥

客家语(英文:Hakka ,客语白话字:Hak-kâ-ngî,客拼:Hag5-ga1-ngi1),简称客语,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一种声调语言,是汉族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和进行身份辩识的工具之一, 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国际语言代码:ISO 639-3 hak。

我是客家人

客家语在非正式场合又被称为客家话,按不同口音可分为梅州话、惠阳话、惠州话、河源话、赣南话、汀州话等。部分地区还称土广东话、水源音、涯话、新民话、麼个话、怀远话、诏安话、平婆话等。 在语言学术研究中,以梅县话为代表,但现实中惠阳话影响较大;在台湾以四县腔为代表。

客语是中国台湾的官方语言之一(法定公事语言)、苏里南共和国的法定语言之一。历史上曾是兰芳共和国境内主要流通语言之一;曾是太平天国的“国语”,广泛用于其官方文书中。

客语主要流传于广东的梅州、惠州、河源、深圳、韶关 ;江西的赣州;福建的龙岩、三明; 广西的贺州、玉林、防城港;香港新界及台湾的新竹、苗栗 、桃园等地。范围主要包括赣南、闽西、粤东、粤北和珠江口东岸的客家地区。并被广泛用于中国南方1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 180多个县(市)及海外8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约有9610万人使用客语。

客家语是中原古汉语的“活化石”,保留中原地区的许多古汉语词语与常用词一些词语的发音特征。台湾曾于1988年发生还我母语运动,后来逐步发展客语现代媒体,客语流行音乐的诞生和发展,公共生活领域语言服务的出现等,使客语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融入时代潮流。

       客家地区的族谱中,在士大夫模式的族谱普及之前的口述族谱传统痕迹最明显的是,在明代及明代以前的早期世系,大量采用“郎名”或“法名”。……郎名为法名,需进行一定的法事仪式(或称祭仪)而取得,在人死后才使用。而取法名的命名习俗,是畲瑶族人的传统,即在男子十六岁举行“做醮”(又称“度身”、“入菉”)的祭祖仪式后取得。关于郎名、法名的文化历史意义,……族谱中所见之郎名,当是传统以来因祭祀祖先而流传下来的口传族谱部分,反映了士大夫儒家传统进入以前的原始面目。表现当时社会深受畲瑶风俗影响,或者说,当时社会受畲瑶族群所控制。在明代以前,这可能确为实情。

客家围屋

客家话有以下特点:

一、 词义与普通话的比较

(一)有些词语与普通话同义异形

例如:叫(哭)、面(脸)、热头(太阳)、火蛇(闪电)、心臼(媳妇)、麻索(绳子)、狗虱(跳蚤)、墨盘(砚台)、单车(自行车)、公婆(夫妇)、爷嫒(父母)、天弓(虹)、家官(公公)、家娘(婆婆)、目珠(眼睛)。

(二) 有些词语与普通话同形异义

例如:“打靶”,客家话指枪毙,普通话指一定规则对设置的目标进行射击。

(三) 有些词形与普通话相同,但意义范围大小不同

例如:“唇”,普通话指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客家话除了具有这个意义外,还有器物和自然物的口和边缘的意义(如锅唇、桌唇、田唇、井唇、河唇、湖唇)。“烧”,普通话有使东西着火、加热使物体起变化等意义。客家话除了上述意义外,还有“柴火”、“热”、“暖和”等意义。“手”,普通话指人体上肢前端能使的部分,客家话除了指这一部分外,还包括前臂和上臂。“米”,普通话一般指稻米和去掉壳或皮以后的种子(如:糯米、花生米、高粱米),客家话只指稻米。

(四) 有些词形与普通话相同而词义互相交叉

例如:“光”、“亮”、“明”在客家话和普通话中都是同义词,都有相同的用法,如火光、光彩、光芒、光环、亮晶晶、亮相、明亮、明灯。但客家话用“光”的地方,普通话则往往用“亮”或“明”,如月光(月亮)、天光(天亮)、火太光(灯太亮)、玻璃透光(玻璃透明)。“冷”与“凉”在客家话和普通话都是同义词,都有相同的用法,如冷气、冷汗、凉爽、凉茶。但有时客家话用“冷”,而普通话则用“凉”,或普通话用“冷”,客家话则用“凉”,例如冷水(凉水)、冷飕飕(凉飕飕)。

(五) 词的语法意义与普通话的差异

客家话和普通话有一部分词在语法意义上有所不同,例如:客家话中的“鼻”,除了做名词(鼻涕)外,还做动词(闻、嗅。)“爱”,除了做动词(喜爱)外,还做助动词(要)。“烧”,除了做动词(燃烧)外,还可做形容词(暖和)和名词(柴火)。

二、词形与普通话的差异比较

从构词法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词素次序、重叠式、附加式等方面。

(一) 词素次序不同

从词素次序的来看,客家话有些并列式和偏正式合成词的词素次序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例如:紧要(要紧)、尘灰(灰尘)、闹热(热闹)、千秋(秋千)、牛牯(公牛)、猪牯(公猪)、人客(客人)、鸡嬷(母鸡)、鸡公(公鸡)、猪嬷(母猪)。

(二) 重叠方式不同

从词的重叠的方式看,客家话也有自己的特色。

1、AA式——客家话单音名词、量词可重叠的范围比较大,重叠后有“每一”的意思

例如:碗碗(每一碗)、间间(每一间)、枪枪(每一枪)、刀刀(每一刀)、盘盘(每一盘)、只只(每一只)、条条(每一条)、铲铲(每一铲)、棍棍(每一棍)。

2、XAA式——中心词在前,后加重叠的嵌音和后缀e,表示程度加深

例如:红邹邹e(红艳艳的)、冷飕飕e(冷得使人浑身打颤)、头黎黎e(头低低的、垂头丧气)、背驼驼e(背弯弯的)。

(三) 附加词缀不同

从附加式的不同看,客家话常用的前缀有“亚”(或“阿”)、“老”;后缀有“e”、“头”、“公”、“嬷”、“牯”、“哥”、“兜(等)”;中缀“晡”

亚(阿)——加在亲属称谓和排行数字上,如:亚爸(爸爸)、亚姊(姐姐)。

老——加在平辈、晚辈称谓或表示夫妻关系的名词前;也可以加在姓氏前面,表示亲热的意思。如:老妹(妹妹)、老弟(弟弟)、老公(丈夫)、老婆(妻子)、老张、老李。

公—— 一般加在动物名词后面表示阳性,如:鸡公(公鸡)、鸭公(公鸭);有时还有大的意思,如:碗公,指比较大的碗;有时“公”加在其他事物名称后只做形态标志,不表示性别:鼻公(鼻子)、耳公(耳朵)、手指公(大拇指)、虾公(虾)。

嬷—— 一般加在动物名词后表示阴性,如:狗嬷(母狗)、牛嬷(母牛);有时可加在其他事物名称后,只作形态标志不表示性别,如:舌嬷(舌头)、勺嬷(勺子)、笠嬷(斗笠)。

牯——加在动物名词后,表示阳性,如:牛牯(公牛)、羊牯(公羊)。

哥——加在某些动物名词后面,一般不表示性别,但在极少数情况下表示阳性。如:蛇哥(蛇)、溜哥(蛇)、滑哥(黑鲶)、猪哥(公猪)。

晡——由实词“晡”虚化而来,它的构词能力不强,如:今晡日(今天)、秋晡日(昨天)、暗晡头(晚上)等。

三、 词语来源与普通话的比较

和普通话相类似,客家话的词语来源可分为古语词和外来词。

(一)客家话保留的古语词

日常口语中经常使用的古词语,可以分为上古词和中古词,同时略举几个例词,以见一斑。

1、上古保留词

例如:索(绳子)、禾(稻子)、乌(黑)、面(脸)、食(吃)、颈(脖子)、饥(饿)、朝(早晨)、昼(中午)、行(走)、滚(沸腾)、樵(柴)、拗(折)、转(倒落)、箸(筷子) 等等。

转 念去声,专指直立的人或物突然倒落。如:渠饿得半死,行有两步就转下了。”“路边唧大树忽然转了。”“旧年地震,村里转撇好几间屋。”这里第一个例子是称人倒为“转”(去声),这是先秦已经用开的古词。《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矣。”宋孙侍疏引“正义曰”:“君之民老弱者转落死于沟壑者也。”这里释“转”为转落,然后加上补语“死于沟壑”,即今语倒落在地。

箸 今语叫“筷子”的,客家话叫“箸”,读“住”。这个词在上古前期大概就产生了,所以,《韩非子喻老》里已有“昔日纣为象箸(象牙做的筷子)而箕子怖”的传说。

2、中古保留词

例如:晡(下午或傍晚)、恼(恨,不喜欢)、桊(牛鼻中环)、揩(肩挑)、打斗叙(斗分子)、贡脓(疮口内腐烂生脓)。

寒毛 人脸上和身上的细毫毛,客家话叫“寒毛”。这个词早见于宋人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入香山寺第四》:“法师一见,遍体流汗,寒毛卓竖。”

例如:打斗叙——斗分子。《水浒》第二十四回说武松搬去武大家里,请邻居吃茶,接着写道:“众邻居斗分子来与武松人情……。”按斗有接合、拼合之义,如斗笋。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八珍罗膳府,四彩斗匡床。”即木匠之所谓“斗分”。俗称醵钱合粮为斗分子,皆接合、拼合、凑聚之意。客家话的“打斗叙”,也就是这个意思。

贡脓——客家话指疮口内腐烂生脓的意思。《西游记》七十三回提到孙悟空与黄花观蜈蚣精作战,被金光罩住时说:“却怎么被这金光撞软了皮肉?久后要贡脓。”

(二)客家话中的外来词语

来自粤方言的词语

例如:“岩”(刚刚、合得来)、靓(漂亮、美好)、车大炮(吹牛)。有些是粤语的借词,客家话直接把它引用过来,如:“波珠”中的“波”是粤语借用英语中的“Ball”,客家话直接将它借用过来使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客家话将会吸收更多的外来词语。

客家话表情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