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2023-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淡墨清荷老师

  课前思考:

《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面对这节课,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引领学生真正领会折线统计图自身所独有的特点?如何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数据分析观念?经过反复揣摩,我认识到:要结合现实意义的实例去领会,让学生在研究与比较中,探究出折线统计图中“点”与“线”的作用,感受折线统计图表示连续量的优势与价值。所以在设计时我将折线统计图教学置身于一个完整的统计结构中,包括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分析与描述数据,从而做出决策的全过程,重心放在了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意义、作用和价值上,放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预测、决策的能力培养上,力图让学习呈现出立体、丰满的态势。

教学过程:

一、重温过程,引导迁移

师:同学们,过两天学校就要举行隆重的庆六一文艺汇演了,可是我们班李华同学偏偏在这个时候得了重感冒,发烧住进了医院。他非常想快点出院,和同学们一起欢度节日,瞧,医生怎么说?(课件出示:你只有等体温恢复正常并稳定了才能出院。)于是李华把护士阿姨每次量的体温数据悄悄地记录了下来,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谁来读一下李华记录的体温数据?

(5月22日6时:40.3℃ 5月22日12时:38℃ 5月22日18时:39.5℃

5月23日0时:39℃ 5月23日6时:38.5℃ 5月23日12时:38℃

5月23□18时:37.2℃ 5月24日0时:36.8℃ 5月24日6时:37℃

5月24日12时:37℃ 5月24日18时:37℃)

师:谢谢你,一口气读完不容易啊。这么多数据,读起来累,一眼看上去有什么感受?(有点乱),请你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知识,可以怎样整理使这些数据看起来更清楚、更简洁些呢?

生1:统计表

师:大家看,用统计表是不是清楚多了,还可以怎么整理呢?

生2:可以整理成条形统计图。

师:你看有整理就有进步,我们来看看,和你想象的一样吗?横轴代表什么?竖轴代表什么?谁读懂了?观察条形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3:可以看出5月22日6时体温最高,5月24日0时开始就恢复正常了。师:同意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4:5月22日6时的体温直条最高,5月24日0时开始直条就一样高了。师:太棒了,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的确具有一目了然的特点。

【设计意图:设计时我注重了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的建立,引导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完整过程。通过创设李华什么时候可以出院的情境激发学生复习旧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知识,找准新知---折线统计图的生长点。为下一步读懂折线统计图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培养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尝试探究,感知特点。

( 一)自主探究,体会“点”与“线”的作用。

1.体会“点”的作用

师:李华的主治医生呢也把他每次的体温数据做了记录,并进行了这样的整理。(课件依次出现表示李华体温数据的几个点)你们看到了什么?

李华体温记录统计表

生1:看到了几个点

生2:我知道了,5月22日6时的点表示40.3℃,5月22日12时的点表示38℃ .

师:哦,不一样的发现,能和大家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吗?

生3:比如,5月22日12时的线和38℃的线相交在一起,所以是表示12时

是38℃。师:有的同学看到的是点,这位同学却看到了点表示的信息,显然这种“看”水平更高,其他点的信息你们能看出来吗?(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依次出示数据)看来我们从点可以看出不同时刻李华体温的数据。)

2.体会“线”的变化

师:继续看,又看到了什么?(点用线依次连接起来了)

李华体温记录统计图

生1:看到了一条有起伏的线。

师:真了不起,你们看出来了吗?来,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到线上,能用手势表示这个线怎么“起伏”的吗?先是...说明了...,接着..说明了...,看来我们可以从线看出什么呀?

生2:可以看出李华体温增加和减少的变化。

师:5月22日6时至12时表示体温下降,5月23日6时至12时也表示体温下降,下降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5月22日6时至12时下降的快一些。 师:你是儿样看出来的?(我是最长的)除了长还有什么特点?(幅度大)

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这个幅度吗?让你想到了什么字(陡)特别的形象,陡说明了什么?(变化大)

师:你看,我们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又加深了。

3.分析、判断、预测和决策,感知价值。

师:现在谁能像小医生一样给李华分析分析这几天的病情呢?

生:李华住院时体温达到了40.3℃,经过治疗在5月22日12时体温下降到了38℃,没想到5月22日18时又升到了39.5℃,医生采取紧急措施体温再次下降,到了5月23日18时开始体温就平稳了,5月24日体温都是37℃,所以我认为李华可以出院了。

师:这个同学厉害啊,分析的头头是到,不仅关注了每个时间段的体温变化情况,还关注了病情变化的整体趋势,很有当医生的潜质啊。

师:预测一下,5月24日0时测量李华的体温可能是多少呢。

生1:37℃

生2:37℃

师:怎么没人猜39℃啊,你是根据什么预测的呀?

生:因为从5月23日18时开始折线的趋势就平了,不可能在升到39℃了。

师:你说得太好了,他就是说我们判断体温稳定不能只看一时的温度,要整体来看,这也充分体现了折线统计图的一大优点。

师:分析了这么久,这样的图你们认识吗?(折线统计图)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折线统计图。

【设计意图:数据是蕴含着信息的,将折线统计图上点与线的意义与解读数据密切结合,从而逐步探究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统计教学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数据分析观念,光看见了还不够,还要去思考、去判断、去预测,让学生能够从中悟出统计的价值、作用,在交流讨论中逐步增强自己的数据分析观念。】

4.对比分析,凸显特性

师: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也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知道你们想过没有,医生为什么选折线统计图而没选条形统计图,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统计图,先静静的想一想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生:条形统计图用直条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点表示数量多少,用线表示变化的趋势。

师:太会总结了,一语中的。也就是说条形统计图更关注数量多少,折线统计图更关注数量变化情况。

师:下面两组数据,你们来帮我分析分析选择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呢?我们先来看,统计的什么内容?画成统计图的话你觉得画成什么比较好。

6位同学视力测试情况统计表

生;我认为画成条形统计图比较好,因为表示的是不同的人的视力情况。

师:是不是6个同学比视力啊,那这样的话画成条形统计图会更方便,更好比较是吗?好,听你们的,我们一起看看,能不能一眼看出来他们的视力情况。

师:观察,我们把李明和张强两位同学的位置交换了一下,影响到统计的结果吗?(没有影响结果)是不是化成条形统计图更合适。

师:这会儿统计的什么内容,画成什么统计图更好一些呢?(同意吗?为什么画折线统计图呢?

陈海同学1-6年级视力情况统计表

【设计意图:概念的建立需要借助比较与辨析。此环节的教学主要通过研讨“离散量”、“连续量”的数据,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条形图和折线图各自的优势,感悟对数据关注的角度不同,选择的统计图就不同】

(二)尝试制图,看图分析。

1.自主尝试画图

师:想不想画下来,画之前请同学们想一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画完了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评价。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开始试一试吧。(学生尝试,老师收集资源)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同学画的,再来看看这个同学画的,比较一下,你想说什么?

生:第一位同学的折线统计图标了数据,第二位同学没有标数据。标了数据更清楚一些。

师:是这样吗?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我们画折线统计图时,先干什么(描点)描点之后(标数)找到了点标上了数就应该怎么样(顺次连接)这样一幅折线统计图是不是画好了呢。刚才你画完整了吗,不完整的请快速补充完整。

2.感受折线统计图特性

师:我们再来一起看一看,在这副图里陈海一年级和三年级时视力情况能不能交换 下,为什么这会就不能交换了呢?

生:不能,因为不可能先上三年级,再上二年级,而且折线......

师:那也就是说不能准确的反映出陈海1-6年级的视力变化情况,像这样,统计的数据是连续的,变化的,我们选择折线统计图更合适。

【设计意图:明确数据的特点决定着统计图的选择,如果统计的数据是独立的,交换统计顺序,不影响统计的结果,选择条形统计图更合适;如果统计的数据是连续的,更改统计顺序,会影响原来折线图所呈现的变化趋势,选择折线统计图更合适。】

3.分析判断

陈海同学1-6年级视力情况统计图

师:观察陈海的折线统计图你们能发现他的视力是怎么变化的吗?

生:陈海一年级视力是4.8,到了二年级变成了5.0,然后直线下降到了三年级变成了4.4.接着四年级上升了一点变成4.6,五年级继续下降到了4.5,最后再次直线下降,到六年级时变成了4.0,陈海的视力虽然有升有降但整体是下降的。

师:你看学习需要交流,交流就有进步。刚才我们不仅能从整体观察折线的变化趋势,还能从一部分一部分看出变化的具体情况,我们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又加深了。

生:观察统计图啊,我们不仅要能看出点线数据所代表的信息,还要能看出透过信息看出背后的原因,陈海的视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

生1:我觉得阵海的视力下降可能是玩手机,玩电脑太多了,就后要少玩点。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生2:我觉得陈海的视力也可能是学习负担太重了,大家看,五年级到六年级时下降那么快,我建议他做作业时每四十分钟要休息一下眼睛。

师:同学们的建议都非常好,我想陈海一定会采纳你们的建议,闭老师也绘制了一位同学的1-6年版视力情况统计图,比较一下你想说什么?

生1:我觉得xx同学的视力虽然也是下降,但是下降的慢一些,情况好一些。

生2:我觉得两个人变化是一样的,但是xx同学的视力情况比陈海好一些。

样: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感觉,我们来看看是谁的?(课件出示)

生:是陈海的,数据和陈海的一模一样。

师:既然统计的都是陈海1-6年级视力情况,为什么左边趋势陡是一些呢,右边的会缓一下。

生:我发现每一格表示的数据不一样,第一幅每格表示0.2,第二幅每格表示0.4。

师:最力真好,看来我们能不能光凭折线的这个趋势来判断呀,全面分析问题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如果要把这一幅统计图给陈海,你们觉得选哪幅比较好?

生:我愿意选第一幅,第一幅的变化明显,更能够引起他的重视。

师:是啊,我们总是用心良苦,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

师:看来折现统计图通过点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线看出变化的趋势,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分析判断、预测和决策。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如何画一独立画一展示交流一分析预测”的全过程,加深了对折线统计图特点的理解,同时把统计思维的批判性融入进来,让学生体验读图时应该透过直观表象看到数据本质】

三、实践应用,巩固内化

师:学习就要不断进步,想进步就要不断挑战,还想接受挑战吗?随意给你一张折线统计图,你确定能看明白吗?(课件出示)

1、根据趋势判断

师:思考一下,你觉得它统计的可能是什么内容?

2. 根据趋势选择

师:你们看这里有三个同学说的三句话,哪种情况最有可能 ?小组讨论一下。

A说:这是我市1-6月份月平均气温变化统计图。

B说:某知名火锅城1-6月份营业额统计图

C说:某同学这个学期6次数学测试成绩统计图。

师:你们觉得会是哪种情况呢?同桌讨论一下再汇报

3.再次巩固画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并作出预测

师:如果这幅图是某知名火锅城1-6月份营业额情况,你怎样使这幅图完整(数据)预测一下这个火锅城7月和8月的营业额会怎么样?

4.决策建议

师:这可不得了啊,营业额还要下降,如果我是火锅城老板,遇到这种怎么办,谁能给我提提建议?

【设计意图:小学统计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认识计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我为学生相了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让学生显身于生活大背景解决问题,使统计知识上活建立紧密的联系,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中感受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和价渗透潜藏着统计思想。】

这节课同学们有感觉吗?根据今天的学习,说说看有什么收获?

师:实际在我们每个人的学习道路上也有这样一条折线统计图。我祝愿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在这条统计图中越走越高越走越远。带着我们的收获,下课吧!同学们,再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