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你好吗?我很好。
《情书》,1995年上映的作品,岩井俊二根据自己同名小说改编而来。
渡边博子参加未婚夫藤井树三周年祭日并探望树的母亲,在树的家里意外发现了一本毕业纪念册,博子因无法停止对树的思念,于是偷偷记下纪念册上已经成为公路的地址,寄出一封“前往天国的信”。没想到的是,这封信寄到了一位也叫“藤井树”的女生手中。随后两人通过书信,慢慢道出了一场关于“藤井树”的爱情。
这是一部纯爱电影,与以往的爱情电影不一样的是,里面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没有谈情说爱的情节,也没有传说中小三或小四,看完之后你会觉得很普通,非常普通,如同电影中的雪景一样,纯白无暇。正是因为普通,才能在细节处体现它的“不平凡”。
当博子收到回信的时,与现在暧昧的对象秋叶讨论,秋叶认为这不是他们认识的藤井树,于是瞒着博子偷偷回信给对方要求证明自己是藤井树。博子一直努力相信这些都是真的,秋叶也意识到博子还深深想念着藤井树,想要真正放下过去没有那么容易,于是提议到藤井树的故乡小樽看看一看,见一见这个女藤井树。
博子来到女藤井树的家门口,写下了一封信,“非常抱歉,为了同样的名字来找你,然而却没有勇气跟你见面......”这段内容让女藤井树回忆起了在中学时,同班有一位同名同姓的男藤井树。博子也发现自己原来和女藤井树长得一模一样。不过书信也没有就此中断,她渴望通过女藤井树知道更多关于未婚夫的过去。
随着往来的信件增多,交流越来越深,博子发现原来自己对男藤井树一无所知,很有可能当年对她一见钟情只是因为长得像中学时的初恋。然而博子还是喜欢他,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年仍旧对他念念不忘,不然也不会寄出这封以为无人接收的信,不然也不会迟迟不肯接受秋叶的爱,大概就是因为心里有一个位置留给藤井树吧。
秋叶向博子提议去爬山,再去见一下这位逝去的故人,向他道别,好让博子忘掉过去,重新开始。他们来到当年男藤井树发生意外的山体附近,秋叶向男藤井树报告近况,表示将会取博子为妻。轮到博子时,她默默走向雪地深处,我想应该有好多话想说,好多问题想问,为什么会是一见钟情?因为长得像中学同名的女生吗?然而她没有,面对大山和白雪,她一直重复着大喊:“你好吗?我很好。”就跟她寄出的第一封信内容一样,“你好吗?我很好。”一句简单的问候,包含了太多太多的话语。如果影片开篇博子躺在雪地里表示对男藤井树的放不下,而现在,她站在雪地里呐喊,表示她已经放下了过去,放下执念而选择继续向前生活下去。
与此同时,影片中的女藤井树躺在病床上,刚刚经过生死关头的她,嘴里嘟哝着“你好吗?我很好。”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事情,却在相同的时间,说出同样的话,彼此相互照应。本来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因为同一个人交织在一起,全篇在这里形成一个隐形的交汇,或许女藤井树是在替男藤井树回答,又或许是在告诉自己“我很好”。
博子帮助女藤井树回忆着关于男藤井树的一切。同学的闹剧,错发的试卷,摔倒的运动会,图书室恶作剧的借书卡.....这其中的点点滴滴并不都是苦涩的。男藤井树转学前,拿着一本书《追忆似水年华》来找女藤井树,要她帮忙还书,这是整部电影里唯一一个男藤井树主动说话的情节。当学妹们拿着当年男藤井树借的《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出现在女藤井树的面前时,女藤井树翻过借书卡,背面画的原来是自己,那一刻不禁潸然泪下。
这是一段跨越十多年的暗恋,如果说那句“你好吗?我很好。”是影片最精彩的部分,而结尾这张借书卡上的画像便是点睛之笔。
回忆之所以被认为是美好的东西,是因为它能让人暂时沉浸在美好的世界里,能够成为让人进步的动力。岩井俊二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回忆是推动自己现在的一大的原动力。一般人以为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两者互无关系。某个时机,回忆起过去的事情,自然会发现过去与现在的的连带关系,反过来影响现在的自己。”女藤井树和博子通过回忆体会了许多,成长了许多。虽然所有人都不知道男藤井树当年是什么想法,不太了解他的性格,甚至不知道他真正喜欢什么,但是这些重要吗?都不重要。就让这些疑问留在回忆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