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趣闻
11月17日,巡回疫苗接种组进驻附小。医务人员为小学生打疫苗。
相比较大人注射疫苗,小学生打疫苗可谓是有趣极了。
这里有怕老师的熊孩子,有脱口而出的英语小天使,更有一群加油进步的小朋友。
怕老师的熊孩子
有个胖胖的小男孩,慢吞吞地移到护士阿姨面前,全身都在发抖。
他的妈妈帮忙脱衣服。可是脱到最后一件衣服,他的手始终把衣服拽着,背蜷缩着,嘴里一直念叨:“我怕,我怕。”
工作人员和家长都劝他,“不疼,女生都很勇敢,你也要勇敢。”
他依然怕得不行,接着来了3个学生的家长,准备帮忙。
小男孩的力气真是大,四个大人都按不住他。
僵持了几分钟,他的班主任老师知道熊孩子惧怕打针。
那位老师信心十足地走过来,脸上不怒而自威,语言却是温柔:“来,老师在,你就不痛了。”
熊孩子怕老师。
虽然他还是想要退缩,可老师帮忙按着,他乖乖地不动了,哭兮兮地接受疫苗注射。
老师温暖的言语,不怒自威的表情则可以降伏一个熊孩子。一个小孩还是应该有人管得住,不然在青春叛逆期,那不得翻天。
脱口而出的英语小朋友
疫苗接种对于小女生来说,虽然怕,可是还没有到哭的程度。
其中有一个小女孩,疫苗注射完的完美表现碾压众人。
这个小女孩拿着注射单到接种台时,有一支衣袖已经脱出来了。
她拿着单子,礼貌地请求:“护士小姐姐,轻一点轻一点。”
一旁的护士微微一笑,说道:“好的,轻一点。”
她像是被鼓舞一般,安静地坐在那里等护士消毒、注射疫苗。
我偷偷地观察这个小女孩,眉心轻轻地皱了一下。
疫苗注射还是有点疼,刚刚的话不过是打针前的心理暗示。
我们都没有当一回事,继续手中的工作。
没想到她起身那一刻,笑盈盈地说:“Thank You。”
俩护士听了笑开了花,直赞真棒。
这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虽然惧怕疼痛,可是全程能够像大人一样不吵不闹,更是懂礼貌。
一群加油的小朋友
一个一年级的小男孩怕打针,眼泪不停地流。
他从小就对疼痛敏感,每次到疾控中心打疫苗都是全家人上阵。全家人又是哄又是骗,好不容易才把预防针打了。
今天,他的妈妈也在一边帮忙。
可是,小男孩仍然不听话,又哭又闹,想要挣脱妈妈的禁锢。
“加油!加油!”教室里的小朋友不约而同地鼓舞着这个小男孩。
加油声此起彼伏,堪称运动会竞技的纳威助喊。
小男孩听到加油声,脸红彤彤的,有点害羞。
护士蹭小男孩害羞的那刻,干脆利索地注射了新冠疫苗。
“是不是不疼吗?”
“说了只有一点疼。”
全班同学你一句,我一句,想帮助这个小男孩。
一个人惧怕疼痛,一群人来帮忙。团结就是力量。
接种新冠疫苗疫苗,小朋友都怕疼,有的选择哭泣,有的选择退缩,有的忍痛前进,礼貌道谢,难能可贵的是一群小朋友相互加油,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