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反思

下“笨功夫”也不一定能练真本事,一万小时定律的局限

2024-09-02  本文已影响0人  邱老湿笔记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不过生活中大部分的打工人并没有因为工作了一万个小时(大概七年),而变成其领域的专家,我自己也没有因为玩了英雄联盟七年而变成职业选手,依旧停留在青铜段位被人吊打,这些都是因为“一万小时定律”要发挥作用,是要满足相应的前提条件或做事方法,而非单纯以时长为基准。
但人们总是倾向于接受简单粗暴的“答案”,而忽略复杂的论证过程,将不加前提条件的结论,当做万物皆准的“真理”。比如说“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这句话,估计大家都听过,看起来也感觉真对,但这句话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我们要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比如说你百米冲刺跑错了方向,那越努力只会离终点越远。
除去文章接下来要跟大家分享的三项、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的做事方法,能不能成为专家也取决于很多不是我们能改变的条件——比如说智商或是天赋,基础条件不够肯定无法成为领域顶尖,在健身圈子里到了顶级选手水平,除去努力之外,拼的更是天赋,因为在同等努力的情况下,天赋好总能获得更多收益。假如说一个人激素水平低、骨骼比例不好,通过努力可以成为一个职业选手,但终究无法成为顶级。努力程度决定你能把天赋用出来多少,而天赋才决定你上限能变多强,这是事实。
除去自身智商或天赋外,成长环境也决定着一个人能否成事,因为成长环境塑造了一个人的教养、气度、思维、格局等,我曾见过天资聪颖之人因贪图便宜而错失信任,坏了发展;也见过外表美丽而谈吐空洞,白瞎一副好皮囊。
那你或许会问,难道我没有天赋,成长环境不好,努力到最后的结果还是做条咸鱼?其实不然,上述所说皆为必要不充分条件——有,也不一定能成功。就算负有天赋,但在付出努力的同时,不按照科学的方法做事,大概率还是要失败的。
吴军老师在《见识》中分享了如何有效下笨功夫的方法,这里我结合自己的理解分享给大家:
避免低层次的重复
首先将这句话分成两部分,一是低层次,二是重复。什么是低层次?假如说一个专家的定义是解决其领域内90%问题的人,那低层次可以理解成是最容易上手的前10%工作。人人都能打扫卫生,但不是人人都能当卫生局局长,只会门槛低的技能,那可代替性就极强,就成为不了专家,专家是指你会而其他大部分人不会的技能。
层次低不仅限定于人人都能做,也可指领域内人人都能做,比如说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比与专业外的普通人就是电脑专家,但对比与领域从业者的平均水平只能算是小白,这也算低层次。
而“重复”就是内容不变的循环往复,两者加在一起就厉害了,就是将低层次的工作内容重复365天,工作年限倒是涨了1年,但能力丝毫不见成长。富士康上流水线的工人,日复一日的做装配工作做了十年就一定比做了一年的新人强吗?不见得。
一些人有十年的工作经验,而有一些人只是把一年的工作经验重复十年而已。所以说我们要检视自己当前的工作内容,是否存在大量低层次重复性的工作,陷入到学习不到新知识的困境,为什么要提“大量”这个词呢?这是因为工作不是让你天天负责学新知识,而是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学习,然后稳定的重复输出,所以说工作中必然存在重复性的部分,主要还是看比例。
多提一嘴,一个领域的专家必然是稀缺性高的人,不能随便找个人就把他换下来。而现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淘汰已经不局限于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代替了,而是机器代替人,凡是“可编码”“可重复”的工作,未来都有可能被代替,就比如说我所处的法律科技行业,正在逐步利用科技手段,淘汰只会处理简单法律问题的从业者。
所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光要了解知识本身,还要了解整体发展趋势,善用科技提升效率,而非和科技拼效率。
下笨功夫要讲究累积效应
一万小时的努力需要一个积累的效应,第二次努力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前一次的基础,而不是每一次都从头开始。对于学习而言,我们所学的知识要建立在现有的知识体系之上,而非一个个散点知识的死记硬背,像我小时候花了大时间死记硬背的单词,结果就是全还给了老师。
现如今信息爆炸,想学的东西一辈子都学不完,很多人出于知识焦虑啥课都学,东一锤西一棒的学,这一次学的东西跟上次完全没关系,最后考验的终究只是记忆力,这就导致需要用的时候想不起来,想起来的时候不知道咋用(因为知识割裂)。就跟那个熊瞎子掰苞米一样,掰一个丢一个。 当笨功夫用对了方向,累积的成果初显成效,就会触发胜利者效应。
2017年7月14日,浙江大学胡海岚团队在《科学》杂志公布了一个研究成果,第一次指出大脑中存在一条介导“胜利者效应”的神经环路,它决定着:先前的胜利经历,会让之后的胜利变得更加容易。”                         
实验是这样的:在一段只能让一只小鼠通过的玻璃管道中,两只小鼠狭路相逢,优势小鼠30秒之内就将对方推出了管道。但是,当科学家定向增强小鼠内侧前额叶脑区的突触强度后,处于劣势的小鼠就像服了大力丸,勇气倍增,竟然将优势小鼠逼出了玻璃管道。
当劣势小鼠借助科学家成功逆袭6次后,即使离开科学家帮助,这只劣势小鼠竟然能自己实现逆袭。也就是说,在胜利了6次之后,劣势小鼠的大脑发生了质变,他们的神经突触连接强度显著增加了,有效地帮他们进阶并维持在更高的等级地位。
其实我就像那只小老鼠,通过健身带来的“胜利感”触发了一系列的成长。
在大学健身房时,得益于当时的自己没钱无聊课还少,只能吃水煮鸡胸泡健身房,时间一长就导致当时的体型从健身小白靠前,过渡到整个健身房里靠前,从而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这让我找到了吃水煮鸡胸和健身的快乐),体型一直持续至今。
健身带给我的改变是巨大的,主要体现在自信方面。而这种“我可以”的主观感受,形成了后来我做事的态度,认为自己可以做到,并且愿意花时间研究怎么做好。这种态度提高了做事的成功率,也循环加强了“我可以”的这种感觉。反过来说,假如我当时刚开始健身就受到大佬的嘲讽,可能现在的我也不会去健身,更不会有现在做事情的态度。
吴军老师在《态度》中也提到,人在年轻的时候,需要做成几件事,并且通过这些成功的过程,学会取得成功的方法,阶段性的正向激励也会增加下一阶段的动力。
避免习惯性失败
胜利者效应意味着成功过后更容易成功,而习惯性失败意味着习惯了失败后就一直失败。
生活中不乏信奉经验主义的人,只相信自己亲身经历的工作经验,把低效的做事方法当作个性,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不采取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而是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也否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受挫时懒得总结教训,最后导致总是犯相似的或重复的错误。
这些人迷信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然而简单地重复失败是无法走出失败怪圈的。走自己经验的老路,到不了新地方,因此这些人常常是时间花了很多,甚至不止一万小时,但是不见效果,因为他们没有对自己做阶段性复盘。
其实我们生活中绝大部分问题都是别人经历过的,他们所总结、提炼的做事方法都写在书里、放在课里,可以通过学习+实践直接习得,没必要我们再去亲身体验一遍论证的过程。
今天就聊到这里,欢迎朋友们评论互动和点赞,一起学习成长。冲冲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