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故乡的春节

2019-02-05  本文已影响119人  西湖夜色

小时候,充满欢乐与乐趣的春节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临近春节,村里的劳力们会杀年猪。土生土长的,只吃家中剩下的饭菜、农作物等长大,生长周期比较长,所以猪肉的口感也相当不错。杀好的猪,很快就会被村子里的老少爷们很快抢购一空,不管当时有没有钱,先把猪肉准备好过年,可以等日后手里有钱的时候,再结清。

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

以面食为主的北方,会连蒸几锅的火烧,以备接下来的除夕前,每天馏馏就可以吃。接下来的几天,要蒸蒸馍,有红薯豆馅,肉馅的包子,枣山,糖包等。除了主食,配菜类的也不能少。“过油”的萝卜丸子、酥肉、蕉叶、鱼段等。“碗头”,类似于南方的大块肉,有不少的肥肉在,满满的一大碗,是新年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熟菜。

“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贴门口;”,也就是说,腊月二十八的时候,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会在屋子里贴年画;腊月二十九的时候,大家开始贴门口的春联,窗花等。准备即将到来的除夕与新年。

除夕夜,北方的习俗:吃饺子,以大葱猪肉馅的居多,中间会夹在几个包了硬币的,吃到包了硬币的饺子,寓意来年会发财。饺子,是从除夕夜开始天天伴随大家的必备食品。从除夕夜开始,一直吃到元宵节,正月十五的时候。

鞭炮

伴随春节,气氛最浓的就是放鞭炮了。尤其以除夕夜放的鞭炮次数最多,鞭炮的长度最长。除夕夜,从晚饭开始,至第二天早饭,要放三次“鞭炮”:晚饭时候一次,子夜时放一次(辞旧迎新),凌晨放一次。很多人家也会买来烟花,燃放,我们称之为“大花”。看到谁家放起了大花,孩子们就会一溜烟的跑到哪户人家去观看。

除夕夜,吃过年夜饭,大家会守岁,也就是“熬棉袄”。

大年初一头一天,村子里的人们都会起的比较早,先在家里给爸妈亲人“磕头”拜年,讨取压岁钱红包。

然后,同辈的人会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去村子里挨家挨户的去拜年;辈分较高的年长者,会坐在家里,备好了瓜子、水果、饮料、各种酒类的招待前来拜年的村民邻居。整个村庄拜年下来,已近午饭时间。

初一的下午,大家会聚在一起打麻将、或推牌九来放松地度过春节期间的空闲时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