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孩子问题的真相

2020-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许议文

三月五号张飞亮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问题根源”,通过学习我们重新温故了董进宇博士讲授的《家长教育孩子常犯的十个基础性错误》在此不多加赘述。(已经在上一节提交作业)


通过学习,我觉得孩子是成长中的人,所有成长中的人应该具备的特点,都是应该一应俱全的。若说成长没有磕绊那才是不正常的事情。

老师说让我们根据这十个基础错误对号入座、对症下药。我自己针对董老师讲的十个基础性错误,梳理了一下,我第一条把孩子当大人就犯了很大的错误。

由于我们家的特殊家庭结构,只有我和儿子生活。所以很多时候,儿子成了我情绪的出口。而我对他的要求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我要求他的事情他做不好,我就会生气。然后会说既然你这样,那么你要求我做的事情我也不会做。譬如最近儿子总是要求我晚上和他看一集动画片(儿子十六岁初三),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坚决不陪他看的。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开始慢慢接受他的要求。但是每当他和我对抗时,我就用这威胁他,甚至不和他说话。儿子会很生气,但是很多时候儿子会妥协。过后我能够看出他是有些压抑的妥协。因为这样我们娘俩会互相的同情,当我感受到他的难过时,我会在班上给他点个他爱吃的榴莲千层,留他的手机号,让快递送去。晚上下班,儿子不问,我也不说。儿子问我,就是很轻描淡写的啊一生。晚上的时间我就基本闭嘴了,然后就进入我的学习时间。虽说我能够懂得孩子的感受,但是由于我对他的涵容能力不够,导致孩子现在依然缺少安全感。

我分析自己的错误,一是以为我说的话,孩子就应该听,就应该做对。二是我自己心智不成熟,和孩子较真赌气。三是把孩子对我的依赖当成筹码,欺负孩子。孩子是好孩子,妈妈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四是孩子承担了不该承担的男主人角色,当他承受不了时会爆发。五是妈妈一边犯错,一边成长,情绪经常不稳定,导致孩子稳步进步很难。

只有认识到自己错了,才能做对事情。

老师讲,当我们通过孩子的问题,能够像照镜子一样检索到自己的问题的时候,那么我们爱的能力会提升一大步。

所以针对我的情绪问题,老师也给出了三个主要原因:

一是来自内部的原因,价值评判

所谓价值评判,实际上一个人对一件事物测量的尺度,也叫底线。价值评判没有对错,它是受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文化程度、以及对事物的理解程度的影响。而我们家长往往用自己的尺子,去测量孩子得事情,所以我们愤怒了。孩子的世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当你与他有分歧时,要先听孩子说,然后我们再说。在这里我们引出了一个字“说”,说出的话就是语言。

二是来自外部的原因,语言的控制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囚笼。当我们听到孩子说出让我们难以理解的話时,我们一定要在心里问一下自己“这是他真实的想法吗,这是真的吗?”充分理解孩子,当我们能够与孩子视域同频的时候,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老师讲,所谓教育孩子就是用正确的理由做正确的事。

当家长能够真正理解孩子时,就能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

三是行为状态

不要因为孩子说让你滚你就认为孩子是真让你滚了,他实际上是说游戏里的话。我们不要被他的行为控制了。

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观察孩子的行为。通过有效思维,找到事物的因果关系。

我们要成为孩子身心健康的医生!

张老师答疑解惑

1、家长学习了,孩子为什么没有变好?

外部环境的制约(各种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训练不足(日常技能,生活习惯、学习训练等等)
没有动机(在现代吃穿住行都不缺,物质丰富的时代,精神引领的重要)给孩子找到学习的理由。

2、解决孩子学习能力的思路

学不学的问题,给孩子找到学习的理由,提升他的价值感。
能不能学会的问题,通过现象看本质。让孩子相信自己一定行,植入信念的力量
训练快不快乐的问题,禁止打骂孩子。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正面确认信念
方法对不对得问题,针对喜欢学习的孩子。
会不会考试的问题,针对中高考的孩子。

总结:

搞定外部环境,内部有计划的训练。孩子变坏都是逼出来的,孩子变好都是熬出来的。用科学的方法,实用的技巧,正确的理念,我们的孩子一定行!

初三孩子,家长一定沉住气!

我记住了,张老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