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散文

《关羽》怎么变成了财神爷?~黄金艾宝转

2019-02-09  本文已影响58人  03f164b12e1a

关羽是怎么从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武将,变成后世的武圣的。这个武圣是什么地位呢?想想对应的文圣是谁,你就懂了。没错,文圣就是孔子。把一个武将奉为神明,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少见,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元代就有一出戏,叫《关云长大破蚩尤》。蚩尤是代表破坏的神,和三皇五帝是一个级别的。关羽是三国时期一个武将,凭什么能和他对决呢?这至少说明,在当时的中国人心目中,关羽已经不只是个历史人物。他是武力和勇气的最高代表,有了成为神的资格。在民间,关羽是最受欢迎的神之一。清代供奉关羽的关帝庙就有4万多座。今天,在很多黑帮题材的香港电影里,也能看到供奉关公的镜头。海外华人也很爱关公,他们远离了中国的土地,而关帝庙也跟着他们来到世界各地的唐人街。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因为关羽是最伟大的武将吗?

当然不是。即使在《三国演义》里,关羽也不是最能打的。公认最有战斗力的武将,应该是吕布才对呀!而且,在史书《三国志》里,关羽不仅没那么重要,甚至没那么正面。《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关羽刚愎自用,张飞脾气暴躁,他们的死都是因为性格弱点。他最后还不忘补个刀,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啊。我们中国人往往不太在意这种反差,因为成圣成神的关羽已经深入人心。而在三国故事同样普及的日本和韩国,他们心目中的关羽,还只停留在一个著名武将的层面。所以日韩的研究者反而比中国人更容易感知到,关羽封神是中国特色。

本书的作者渡边义浩就是一位日本学者。他是日本三国学会事务局长、三国研究领域的专家。他从庞大的文献资料中,理出了关羽封神的脉络,回答了上面提到的这个问题。这本书的意义不在于还原了历史中真实的关羽,而在于还原了关羽被神化的过程。与其说是关羽创造了历史,不如说是历史创造了关羽,不但创造了关羽,还把中国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义”赋予了关羽。在古代中国,关羽成了“义”的化身。这就是关羽成为信仰的根本原因。而且,这还让关羽对构建中国古代社会的信用体系起到了很大作用。这个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我们会在后面详细说。

本期的解读中,我们为你梳理出了这个过程中的两条主要线索。在历史中,这两条线索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影响的。但是,把它们抽离出来,才能看清楚让关羽成为神的力量到底是什么。第一个线索,是故事的力量,故事赋予他意义。关羽在文学中摆脱了历史的真实,成为了“义”的符号。第二个线索,是信仰的力量,信仰把这个符号的意义扩大。关羽摆脱了作为人的真实,成为了“义”这个理念的人格化身。

第一部分

好,下面我们开始讲第一条线索,故事的力量。在古代社会,“义”是儒家的基本伦理,是在血缘之外维系人与人关系的核心价值。但是,在《三国志·关羽传》那900多个字里,其实找不到太多能把关羽跟“义”挂钩的内容。刘禅给关羽的封号是壮缪侯,缪是名不副实的意思。这可不是个好的谥号,含有对他失掉荆州的批评。但是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对这个谥号感到不满意,他把史书中关羽的谥号改成了武庙中的封号忠义侯。这样明目张胆地篡改史实,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少见。乾隆接受不了这个缪字,因为他不认为关羽犯了什么错。在他看来,关羽既忠且义,怎么会有错呢?这应该也是当时中国人心中的普遍感受。这说明,从陈寿到乾隆,人们对关羽的评价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

这个变化就发生在关羽从历史人物变成小说人物的过程中。从史书《三国志》到小说《三国志演义》,三国故事变得越来越丰富。所谓“演义”就是讲史演义,类似今天的评书。后来有人把说书演义的底稿整理成文字,就形成了最初的三国小说。我们说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不是说他一个人创作出了全部内容,而是说他是最初做整理工作的那个人。后来,有出版商出版了三国小说。一开始有了很多不一样的版本。最后,清代的毛宗岗父子修订了一个完善的版本。我们今天说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指的就是这个最终定本。

关羽的形象,就在从史实到小说的演变过程中,一点点丰富起来。不过,古人丰富人物形象的方式,跟我们今天的理解不太一样。你看小说电影,肯定不喜欢那种黑白分明的、脸谱化的人物。在很多好的叙事作品里,英雄也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反派也会有不得已的理由。在三国故事的演化中却正好相反,原本真实的历史人物一定是复杂的,行动也不会有那么强的内在一致性。但是,在流传过程中三国的人物形象都是越来越鲜明,越来越黑白分明,越来越脸谱化。讲故事的人会想尽各种办法,突出人物身上某一个鲜明的特质。曹操疑心病重、诸葛亮神机妙算,而关羽就是讲情义的代表。

随着三国故事的流传,关羽有情有义成了一种共识。讲故事的人就会为此增删或者修改情节,进一步强化这种共识。我们来举个例子。《三国演义》里,曹操俘虏关羽以后,安排关羽和两位嫂子共处一室,这是在试探关羽的人品。而关羽这一夜手捧《春秋》,看到天亮,让曹操心服口服。而关羽一夜不睡,体现的当然是他对刘备有情有义。这个情节在某些版本的三国小说里是没有的,毛宗岗把它加到小说里,还特别强调这个情节重要,就是因为它充分地表现了两个主要人物的核心特征——曹操的“奸”和关羽的“义”。曹操爱才,一直想把关羽收为己用。他想关羽把持不住,就没脸再回去找刘备,自然会跟着自己了。而关羽的坚守,也就不只是在男女关系上保持清白,更是在表达忠于汉室,忠于义兄的决心。

人们强化关羽的“义”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因为关羽特别适合表现“义”。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人设来看,关羽是蜀汉第一武将。宋代,人们普遍接受了蜀汉正统的观念。这就让关羽成了一个正面英雄。而且,关羽熟读《春秋》,这在武将中是比较少见的。《春秋》是儒家经典。熟读《春秋》,意味着关羽懂得儒家的伦理纲常,也就是“仁义礼”。关羽因此具备了代表儒家思想的基本条件。

从经历来看,历史上,关羽受到曹操和刘备两方势力的赏识。他虽然投降了曹操,最后还是选择回到刘备身边。这段“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经历,天然就是描写“义”的剧本。你想想,关羽的选择其实有一些难以解释的地方。比如说,不管最终他是不是回去了,关羽确实是先投降了。在那时候的情境下,相比投降,以身赴死是不是更显忠义呢?因为资料太少,历史并不能给我们提供答案。读者心里自然会产生疑问,疑问就会产生悬念。悬念就是讲故事的人可以添油加醋,自由发挥的空间。有点像我们平时说的“填坑”。坑填的好,会给读者带来极大的满足感,也就能放大故事所要表达的东西。

那么,这坑是怎么填的呢?就是用“义”来解释关羽所有的行为,把他的行为合理化。这样,还可以反过来利用这些“坑”,让读者在内心感到满足的同时,深刻理解“义”的内涵。

具体来说,小说中强化了关羽投降是要“守护嫂子”这个动机。这样一来,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理就可以解释了。这个处理就是用“义”解释了关羽的行为,消除了读者的疑问。在这期间,曹操的拉拢,还有前面说的秉烛达旦,以及后面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所有这些故事,都是在渲染关羽的忠义。你看,如果没有夹在两个阵营之间的经历,关羽的忠义也就没有展现的空间了。

关于阵营之争,关羽的故事中还有一个更大的疑点,就是义释曹操。这个情节是小说虚构的。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大胜曹操,诸葛亮派关羽乘胜追击。关羽在华容道埋伏成功,最后却放走了曹操。相信很多人看《三国》,第一次看到这里都会痛心疾首,觉得关羽怎么能错失良机呢。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解释说:诸葛亮认为曹操命不该绝,所以才派关羽去华容道埋伏。但是诸葛亮又不明说,还以军法要挟关羽。这是孔明的狡猾,但也更能凸显出关羽的凛然气概。所以说,故事里写放曹操这个反常的行为,是要表现关羽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这个行为越是反常,越是难以解释,读者理解的时候,情感效果就越强烈,对“义”的表现也就越成功。这就故事的魅力,义释曹操也成了《三国》中最经典的画面之一。

如果你熟读《三国》,可能还有会疑问:关羽之前在许田,看到曹操对汉献帝不敬,明明那么坚定地想杀曹操,在华容道又放弃机会。故事这么讲,不是自相矛盾么?毛宗岗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矛盾。他的解释是,这是因为关羽的处境不同。在许田想杀曹操,他是想为大汉除奸。在华容道放曹操,他是想报曹操之恩。一次是忠奸分明,一次是恩怨分明,所以都是义。你会不会觉得这样解释其实有点牵强?但其实这才是“义”真实的样子。

在中国人心中,“义”这个概念,是非常复杂的。我来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有的家长会跟孩子说,放弃现在随便玩的自由,是为了以后更大的自由,这两个“自由”就不是一个意思。实际上,很多核心价值观比如自由、公正、平等,在不同的处境中,都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解释。毛宗岗说关羽杀曹操是义,不杀曹操也是义,也是这个道理。

故事是人理解世界的工具之一。故事的理解方式,就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做出解释。口耳相传的口述故事,是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在互动中磨合出来的,最终形成的都是最符合普世价值的解释。关羽的故事,刚好给古人提供了解释义、理解义的绝佳素材。在几百年的演化中,就形成了关羽跟义的对应。更好的是,他一个人的故事,还能展现出义的复杂性。关羽就这样成了代表“义”的符号,在三国故事的演化中被不断的强化。关羽这个人物塑造得越成功,文学对“义”的表现也就越成功。

第二部分

好,我刚才和你讲了,从史实到故事,关羽的形象是怎么变化的。接着,我们来讲第二条线索。我会告诉你,这个故事里的关羽又是怎么成为关帝庙里的关公的。也就是,关羽是怎么进入信仰系统,成为一个神的。

清代的文学家袁枚最为今人所知的作品可能是《随园食单》,但是他还有个短篇小说集叫《子不语》,里面讲到了一个成为神之后的关羽的故事。故事里说,有一位王氏经常受丈夫家暴,非常可怜。有一天,她因为太饿偷了邻居的鸡结果被发现了。她害怕丈夫打死他,就冤枉是借住在邻居家的书生马生偷的。马生无处分辨,只好提议去关帝庙请神仙来裁决。到了庙里一求签,结果出来,关帝居然说就是马生偷的。隔了一段时间,马生碰到关帝显灵,就骂他不公正。关帝回答说:你将来是要当官的人,难道不知道办事要分轻重缓急么?如果我说你偷了鸡,你不过就是没地方住。要是我说王氏偷了鸡,她不就得死么?我宁可别人说我不灵,也不能让她去死。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关羽断狱》。故事里,关羽可是一点点身为大将所必须的杀伐决断、赏罚分明的严明作风都没有,倒是充满了人情味。王氏偷东西又诬告别人,搁哪儿去判这个案子,都是她有罪。但是关帝不仅体谅了王氏的不得已,还颠倒是非,让马生顶了罪,可以说一点都不公正。

这就是民间信仰中关帝的样子。他可能不那么是非分明,但你又觉得他的判决似乎符合一种更高的伦理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义”。在这个故事里就是,体现的不是前面说的“忠义”,而是不能见死不救的“仗义”。为了实现“义”,关帝甚至能够在法官的位置上作出自我牺牲。所以,从皇帝官府到民间帮派,大家都想求关羽保护,请他帮忙。这就是关羽经过千年神化形成的公众印象。

需要提醒你一下,关羽神化的进程,跟我们第一个线索讲的故事化进程是同步的,二者之间也会相互影响。不过在解读中,我们就专注在主线,看看民间和国家两个层面的信仰,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

宋朝以前,前世帝王、贤人能才、山神水怪,甚至各种动物,都能成为民间祭祀的对象。不光关羽,三国里的历史人物有不少都封神了。比如刘备、曹操、诸葛亮、荀彧、司马懿等人,都有人祭拜。中国民间信仰有一个特点,叫“惟灵是信”,也就是说只要在传说中灵验,就有人祭拜。那些会让人觉得灵验的神,生命力就会比较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精神。

老百姓觉得关羽“灵”,是因为他很好地完成了他作为神最初的职责——守护盐池。盐池就是生产盐的地方。关羽出生的地方叫解县,在今天的山西省。解县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盐产地。盐池像农田,很怕自然灾害。人们就会在盐池附近设庙供神,保佑风调雨顺。一开始,关羽只是盐池周围的众神之一,他是守护神。当地人选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是本地的武将。北宋的时候,当地曾经发生过一次洪灾,让盐池受到很大的损害。而盐税是国家财政收入重要的一块。盐业受损,国家财政一度陷入危机。所以八年后盐池修复的时候,举国上下都非常重视。当地人请求加封盐池守护神,宋徽宗就给关羽加封了爵位。这就确立了关羽盐池守护神的地位。

像天灾这种事,肯定是有来有去。一次灾祸过去,老百姓就会认为神灵起了作用,就要大肆祭拜他们觉得显灵的神,给他申请加封,修建塑像庙宇。下次灾祸来的时候,他们还是会选觉得灵验的神来祭拜。而老百姓判断神灵不灵,标准就是这个神的塑像、庙宇大不大,香火旺不旺。其实说白了,就是别人信不信。所以,一个神一旦让老百姓觉得他“灵验”一次,就会进入一个正向循环,他的影响力也就越来越大。

我们在开头提到了元代戏曲叫《关云长大破蚩尤》,就是一出给治水大神关羽歌功颂德的民间戏。这说明关羽的信仰已经比较普遍了,而且他的管理范围还更大了,还能帮忙治水。到了万历年间,一位官员到黄河治水的时候,当地人就提出他应该祭拜关羽。但是,这位官员一开始觉得这是迷信,拒绝了。后来,治水工程进展不顺,老百姓不配合,官员不得已祭拜了关羽。传说关羽显灵了,预言了完工的日期。最后,工程果然就在预言的那一天完成了。于是,这个官员上报国家,给关羽修建了庙宇。

后来,他又被派到另一个地方治水。这次他已经懂得怎么在治水工程中,合理利用民众对关羽的信仰了。他告诉当地百姓,关羽托梦给他会来帮助治水。人们相信关羽的力量,也积极配合,于是治水工程就进行得非常顺利。治水成功之后,官员就又申请在当地修建关帝庙。商人和官府都给了他很大支持。你看,官员、民众、商人,依靠关羽信仰齐心合力,完成了治水工程;又齐心合力修建庙宇,把关羽的信仰发扬光大。这就是“义”的力量在起作用。关羽信仰就这样越来越兴旺。

在前面的故事里,赞助关羽修庙的商人是晋商。晋商非常信奉关羽,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关羽也是山西人。而且,晋商就是靠贩盐发家的,关羽一开始守护盐池,后来又帮助治水,一路保护他们,关帝庙也就跟着他们建到全国各地。

到了明代中叶以后,晋商逐渐成了中国社会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他们的影响有多大呢?国家要发动战争,都要伸手向他们要求提供财政支持。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晋商曾经给了满族政权很大的支持,所以清朝的时候,满族人回报他们,使得晋商的实力空前强大,关羽信仰也随之达到顶峰。这时候关羽的守护范围,就不仅在盐池和水利了,他又成了商业的守护神。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今天我们会把关羽当财神祭拜。一旦到了财神这个层次,推动关帝信仰的力量就不只是晋商,而是整个华人的商业力量。商人在前往各地经商的时候,都会祈求关公守护,生意成功之后,就会修建关公庙,祭祀关公。商人有钱,修的庙当然更大,香火当然更旺。关公信仰也就越来越兴旺了。

民间信仰,尤其是晋商的信仰,这是推动关羽信仰越来越兴盛的一股力量。不过,作为神的关羽,要再往上提升一层,也就是变成武圣,还得依靠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力量,就是皇帝。皇帝祭拜武神,一般都是碰到战争。国家层面的武神祭拜,最早是从唐玄宗建的武成庙开始的。不过那个时候,武成庙名将云集,关羽不算出众。在封神之路上,关羽也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战胜了所有竞争对手,成为了中国第一武神。

我们说老百姓信仰关羽是“唯灵则信”,那皇帝为什么要选关羽呢?比关羽能打,比他战功显赫的武将可不少。这跟关羽代表“义”有关。宋代司马光就说过,武将如果有勇而无义,反而是国家的威胁。所以在皇帝看来,义是前提条件,然后才能谈勇。没有义,何来信,没有信又怎么派你上战场呢?所以说,因为有“义”,皇帝觉得关羽是最靠得住的武将。他们就愿意把关羽当作武神祭拜。第一个单独祭拜关羽的皇帝是宋徽宗,他还给关羽封了神号。前面我们说到,宋徽宗因为守护盐池封赐了关羽,这是宋代产生的一种新制度。皇帝通过封赐民间的神,来加强中央和地方的合作。宋徽宗的封赐,相当于从国家层面上承认了关公信仰。

第二个给关羽重要助攻的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个特别敢打破传统的人。他废除了唐玄宗的武成庙,把关羽单独请出来供奉。这就一下子扫清了所有能跟关羽平起平坐的武将。朱元璋推崇关羽是有原因的。当时,民间有很多关羽为他立功的传说。比如说朱元璋跟老对手陈友谅大战,关羽为他从阴间派出了十万人马等等。在这个意义上,关羽都可以说是明代的开国功臣了。所以,我们可以说朱元璋推崇关羽,是他在笼络民心。关羽是忠臣良将,所属的阵营又是正统的蜀汉。他的故事早已经深入人心,在老百姓心里是忠义的代表。而且,随着晋商的壮大,关羽的香火又特别旺盛,早就超过了其他封神的武将。所以关羽这个神,有着正面又强大的号召力。这一点,治水的官员明白,朱元璋当然也明白。

关羽从此平步青云。到了万历朝的时候,边境开始不稳。万历皇帝每次打仗都要祈求关羽保佑。他是越怕越信,在全国大力推行关羽信仰。关羽的封号大大提升了,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关圣帝君”。到了清雍正时期,雍正皇帝下令把把关帝庙全改成武庙,跟供奉孔子的文庙并立。关羽成了中国人最高的信仰。

在关羽神格化的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关帝信仰在古代社会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把各种社会力量组织在一起,共同完成目标。大到战争,小到治水,祭拜关帝这一整套仪式,会形成一种奇妙的场,把各种力量维系住。这个场的能量源就是“义”。

义”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能量呢?这是因为在古代社会,“义”是非血缘关系的人之间产生信任的基础。也就是说,如果你也跟我一样信奉关羽,我就会相信你也是像关羽一样凡事都依照“义”来行事,你就是值得信任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的商人和民间帮派特别信奉关羽。清代的天地会、民国的袍哥,都把关帝当作自己组织内部的最高信仰。这种信仰也由于晋商的关系,成了个中国古代商业社会的底层逻辑。因为不管是民间帮派还是商业社会,他们既没有没有亲缘关系作为纽带,也没有今天的信用体系作为基础。他们怎么建立彼此件信任呢?

于是,“义”就成了“信”的前提。山西商帮的信条就是,义中取利,信誉第一。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信誉,有的时候宁可在经济上受到损失。这倒不是因为他们的道德高尚,而是因为信义就是他们在古代商业社会中生存下去的命脉。因为没有信任,治水这样的项目就难以调动资源,经济活动就难以进行,民间帮派也组织不起来。当这种信仰逐渐叠加的时候,就会吸引越来越庞大的人群,所以“义”就成了维系这一切的纽带。而“义”的人格化身关羽,就成了所有处于这样社会关系的人共同信仰的对象。所以说,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社会信用体系形成过程中,“关公”崇拜起到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总结

好,《关羽》这本书我们就讲到这里。关羽从一个三国时期名将,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最高信仰。这一路借住了很多力量,有故事的力量、民间信仰的力量、商业的力量和皇权的力量等等。这些力量在不同阶段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最终把关公推上了最高的神坛。而关公之所以能调动起这些力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最适合承载中国古代社会的普世价值“义”,最终也成为了“义”的人格化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