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青春

帝都的“牢狱之灾”

2016-08-12  本文已影响133人  路遇而安

“我在这里欢笑,我在这里哭泣;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儿死去;

我在这里祈祷;我在这里迷惘;我在这里寻找;也在这儿失去”

汪峰的一首《北京,北京》,唱出了无数北漂人内心苦涩的渴望和无奈的坚持。

近日,北京市积分落户政策正式出台,对北漂青年来说扎根北京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今天,就来聊聊我所经历的北漂生活。

1.北漂一族」:占比全市人口40%的庞大群体

据最新统计,北京目前拥有近2200万人口,比十年前增加了约600万。城六区组成的中心城区人口以平均每年41.42万的速度增长,现在已经达到1300万左右。

外来人口超过800万。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属于「北漂一族」:初到北京,没有固定的住所。一个人,一个箱子,搬来搬去,漂泊不定。

早上,穿着光鲜靓丽,蜂拥着走入租金昂贵的写字楼,坐在属于你的独立办公桌;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坐着公交或地铁,回到暂时属于你的一间屋子。我们都是其中一员。

唯休息可以抚慰身心。

北京市最新规划:在2020年,将全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以内,城六区常住人口下降15%左右。这意味着要外迁约200万人——大致相当于减掉比纽约曼哈顿更多的人口。

从去年起,北京已经陆续外迁一些低端企业诸如批发市场,工厂等至河北省,吸引劳动力随之外迁。

除了这种被动的外迁,目前北京外来人口的增速已经趋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30岁左右选择离开北京,这些主动的离开也意味着北漂一族开始理智的选择自己的生活。

年轻时不断做加法,尝试不同的经历,才能支撑起对梦想的追索,最终方能寻找到喜欢和适合的方向。想要漂可以,但要漂的有意义。

2.拥堵的交通和雾霾天儿更配哦

北京的地铁四通八达,共16条、长约290公里;可依旧满足不了上班族庞大的出行量。

早晚高峰时,地铁上比肩继踵,像一块块压缩饼干似的紧贴着;谁的口气,谁的体味,你想逃都逃不掉,恨不得捂着鼻子不呼吸;谁的书本报纸,谁的手机屏幕,你瞟一眼就能看到内容,没准还能看上一路交流几句。

在起始站上车,运气好能有个座位,不要幻想着起点没人站着,即使是起点,车厢空间也占去了七八成。在中途站上车的难度可想而知。

我上班需要坐五站,在车厢门口排队,每趟车来只能贴着门挤上去一两个人。正常的话等上五六趟车才可能挤上去。好在高峰时期每趟地铁的间隔也就一二分钟。因为大家的目的地差不多,都是写字楼云集的区域,所以只有上车的,没有下车的。

在换乘的大站,有些人挤不上去也不罢休,后退几步开始助跑,凭借身体的冲击力,冲开静止的人群给自己争取个「栖脚之地」,全然不顾人群中抱怨声一片。因为太正常了。记得,刚开始上班的有一天,我被挤得前胸和后背疼了好久。这是真正领教了北京的地铁,之后就学会了用书包保护自己的身体。

以上都是正常的情况,地铁出故障时是最糟糕的。十几分钟才能等来一趟,而滞留排队的人群已从车厢门口排到地铁口外的马路上,长达几十米。车一来,队伍开始骚动,继而散乱拥挤,谁有本事挤上去就挤吧,往往只有几个勇猛的人侥幸挤上,其他人铩羽而归,焦急等待。

往往碰到故障的时候,我有自知之明,我是一定挤不上去的,就放弃地铁,转而去坐公交或者骑个自行车都比等着地铁强。有时候,办公室里好几个人同时迟到,不用怀疑一定是某条线故障了,比新闻报道还及时。

后来,我住的附近新开的一条公交线路,正好到公司门口,简直令我欣喜万分。于是改坐公交,坐公交的人相对少一点,也只是少那么一点点。虽然道路还是有堵车严重的时候,比起挤的前胸贴后背,我宁愿忍受堵。有时半个小时都开不出十米,而旁边的百万豪车也一样堵着。

尽管地铁提价用于减少坐地铁出行的人数,尽管有摇号的制度用于控制车量,我觉得作用微乎其微,以致可忽略。依旧拥堵,依旧雾霾。甚至分不清到底是雾霾还是阴天,反正看不到太阳就对了。也不爱戴口罩,除非PM2.5爆表的日子象征性的戴一下。

不过,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雾霾天。去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仅有六个城市完全没雾霾,我的家乡塔城算一个。所以,去哪里都逃不过雾霾天儿,请自备口罩。

如果你身材比较丰满,想要来北京,挤地铁的困难程度比减肥还大。所以,先减肥吧,身材苗条才方便在拥挤人群中穿梭;

如果你年轻脾气火爆,想要来北京,做好每天两次想揍人骂人和被人揍被人骂的心理准备,因为在拥挤中,有口角和矛盾太正常,而你想动手时却发现抡不开手臂。

3.租房,北漂的必修课

在北京租房,很难从房东处直租,基本98%是从中介公司租房。大街小巷,尤其是小区附近,中介公司随处可见,挑选信誉好的大公司很有必要。

在网上挺容易能找到适合的,但等你真正去看就会发现不一样了。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中介公司的照片也不例外。

照片里干净整洁的厨房和卫生间,实际却有些脏乱差,因为拍的是保洁刚打扫之后,而现在已有人居住;精装的卧室,房东的家具已被中介公司用廉价的二手货替换;所谓的次卧,可能是一个没有窗户的黑暗隔断间。看得再多也都大同小异,最后只能选择一个相对满意的。房租一般是押一付三,中介费还要另收一个月的房租。

租房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选择离单位近一些的小区,价格就会昂贵些,作为刚工作的上班族,一般都是从合租开始。如果有朋友一起租个套间,分摊房租最合适不过,否则就要和陌生人合租。

我第一次租房时,和我合租的两个女生,年纪相仿,还算合得来。后来,弊端渐渐显现。主要就是公共区域的卫生,商量好的值日表慢慢就不执行了,请保洁又有人嫌花钱。我喜欢收拾屋子,打扫也愿意,可几次之后别人就享受的理所当然了,甚至还不珍惜我的劳动成果,索性只打扫自己的地盘。下班或周末窝在十几平的小屋里,有个独立的阳台,倒也惬意。

一年的租房合同还没到期,中介却要我们搬家,那段时间北京对群租房查的特别严。原来是我们屋里有个小隔断间,据说被举报了,也可能是房东想卖房子。于是中介重新给我们找了其他房子,连夜搬家。

我认识的同事好多住在比较远的地方:有的是和家人一起在北京,在郊区租个大房子住;有的是不愿意合租,同样的价钱在远的地方可以租个单间自己住;有的住在河北地界,坐着长途车每天往返;住的远,就要起早贪黑花费两个小时左右在路上,住的近就可以多睡会。不得不提的还有地下室,阴暗潮湿,不通风,没有阳光,手机都没有信号的地下室却是很多低收入人群的首选。有一个认识的同事月薪过万也租住在地下室,让我很不理解。

年轻时吃苦可以,但不该以牺牲身体为代价。健康是人生的半径,半径越大,人生轨迹才会更大更圆满。

无论怎样请准备好:每月工资至少一半需要满足基本的吃穿住行;住惯了一个地方,还得重新适应;不能买太多东西,搬家时都得舍弃。我总喜欢收藏些有意思的玩意儿,有些保存了多年,还是在搬家中丢弃了。所以,漂的无奈就在于此。宁愿有自己的家,小点也无所谓。整理是为自己,收藏是为自己,喜欢的东西一直都在。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感悟,却意犹未尽。似乎从中感到一丝怨气,这里留下了我们的青春,却不一定能留得下我们。无论如何,我依旧热爱北京的包容和丰富,愿意在这座城驻足停留。

我们依旧在北京这座城市渺小着,但在自己的世界强大着。

-----End-----

原创文章,图片来源网络。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