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博物馆(网络)
客家族谱博物馆是一座以客家血缘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10]总建筑面积为35079平方米,主要由三个展厅、五个部分组成,分别为中华记忆、文化瑰宝,梦绕中原、祖地情结,客家族谱、血缘密码,繁衍播迁、族谱传世,族谱文化、传承弘扬。[6]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融客家族谱、建筑、生产生活风俗习性、客家繁衍生息及考古等元素于一身。
第一部分 中华记忆 文化瑰宝
展示了客家族谱以及它的功能价值。阐释了族谱是记载一个家族或宗族世系、人物、事迹的历史图籍。客家族谱作为中国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的历史信息是研究客家文化的珍贵史料,是港澳台和海外客家乡亲寻根认祖的可靠根据,是人类历史记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谱牒文化的瑰宝。[9]
第二部分 梦绕中原 祖地情结
重点介绍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形成客家民系的四大特征。闽粤赣地区是客家民系的诞生之地,也是客家人的祖居地。众多的客家族谱记载有力佐证客家人的祖先大部分从中原避难而来,也有部分先祖入闽为官,成为客家的开基祖。同时,亦展示出客家先民南迁的历史脉络,以及形成客家民系的鲜明特色。
第三部分 客家族谱 血缘密码
展示客家姓氏源流和开基始祖、客家祖祠祖墓、族谱名人。客家人最重视族谱的修撰,“崇先报本,启裕后昆”,皆以族谱为依据。客家族谱记载着客家百姓生生不息的血缘密码。闽西大地的“族谱”、“祖祠”、“祖墓”,都是客家后裔寻根问祖和族谱对接的珍贵档案。
第四部分 蕃衍播迁 族谱传世
重点介绍客家裔孙相继从闽西向外迁移情景。唐宋以来,众多客家祖辈在闽西大地开基立业,生息繁衍。之后,因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及商品经济发展需求,客家裔孙以闽西为祖地,不断向闽、粤、赣、湘、桂、川、浙等省迁徙,向港澳台地区播迁,并拓展到东南亚各国及世界各地,闽西成为众多客家人的发祥地和外迁的重要聚散地。[9]
第五部分 族谱文化 传承弘扬
展示客家各宗枝向台湾及海内外播迁及族谱传世的历史渊源,特别注重展示了客家人开发建设台湾的历程。以传承和弘扬客家族谱文化内容结束本专题陈列展览。客家族谱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以族谱为纽带的血缘文化成为海内外客家人交流互动、增进认同的重要桥梁。聚居于世界各地的客家乡亲,尤其是台湾地区客家后裔纷纷回到祖地拜祭祖先,联修族谱,建立起广泛的血缘联系。在此基础上,世界客家人又把血缘认同上升为民系认同、祖地认同,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和各种祖地公祭盛典接连举行,客家族谱文化在时代潮流引领下朝着更加广阔的目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