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
记得很早很早很早之前,陈绮贞出过一首单曲《旅行的意义》,歌词旋律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歌名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你看,我居然还记得她的全名!)。究其原因,大致是人自身对未知知识的好奇。对于当时还处于初中阶段“孤陋寡闻”的我而言,有两点好奇,到底旅行是一种什么体验?(对的,当时的我并未体验过旅行的味道【严肃脸】)旅行有什么意义?到现在历经了那么多次的旅行之后,终于在最近的西安之行中大致理解了其中的意义。
旅行最大的意义是对新知的好奇和探寻。新知的探寻有很多条路径,你可以通过阅读、影像甚至聊天来获取,但旅行是最身临其境、最直接的探寻方式,他能激发你对事物思考深度和边界的延伸,最终焕新对已有事物认知,汲取丰富的新知。特别是在这次十三朝古都-西安之行中,感觉我的世界又打开了一扇窗。
我个人来讲,之前其实更青睐自然景致,人文景观次之,所以西安也一直未有动力前往。当然,我对历史并非不感兴趣,可能主要的障碍来自之前对旅行本身目的的认知局限吧。即便如此,对于西安,我仍然很明确的告诉自己,他是一个必须去一次的城市,因为他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没有之一。趁着这次机会,西安总算得以成行,接下来聊聊我眼中的西安。
地理环境
陕西地处我国的大西北,以秦岭作为极大的物理屏障,得到黄河支流-渭河的滋养,城市的建设也主要在渭河两岸,比如西安、咸阳、渭南、宝鸡等。西安气候干燥,对于呆惯了成渝两地的我来说,大概到达后第二天嘴唇就开始出现稍许不适,不过倒是没有川西那么夸张。全年阳光充足,盛产苹果(比如红富士?)猜测陕西的土地和水资源特点更适合种植小麦,所以你很少看到西安人餐桌上有米饭,基本都是面食,随处可见的烤馍,泡馍,肉夹馍,在南方人眼中这都是小吃。。。也许是靠近放牧大省的缘故,当地人对牛羊肉的供应可谓良心,第一次吃到米线吃完了,还剩下一大堆羊肉的水盆羊肉。。。关键是味道还炒鸡棒,简直一万个赞赞赞!
城市
目之所及,西安是一座异常干净、安静(至少白天)且建筑风格古今融汇的城市,从某个角度而言,他尝试将现代建筑古代化,仿佛以此来强调这座城市在古代的无尚荣耀,从而转移对近现代城市发展状况的审视视线。不过道路建设倒是很宽大,猜测是旅游城市对海量外来旅行图的照顾,数字化的公共支付体系也率先在西安落地,比如地铁公交扫码过闸投币,的确是效率提升很多,足以说明西安这座城市对新生事物开放的态度。
见证历史
我们首先去到的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他是西安十三朝古都繁荣昌盛的集中体现。唐朝权贵生活之奢侈丰富,工匠技艺之高超绝伦,远超之前想象,甚至各种宫廷影视作品都不及其中万分之一。同时唐王朝对外族开放的姿态,也带来了国家间广泛交流,对整个东南亚古代历史的影响力巨大,日韩的建筑风格等足以见证。由此,足以窥见盛世之大唐,不得不为之惊叹。然后,我们去到了西安城墙。城墙在古代是以军事设施的意义存在的,通过一堵全包围坚固的物理隔离带来保护核心城市区域,以达到抵御入侵的目的,而对于如今的战争形式(海陆空全方位战斗),城墙已经失去了其固有的军事价值,作为旅游景点来焕发其第二春。但古代先辈们的智慧及战场的残酷仍然透过城墙坚固、精巧的结构体现得淋漓尽致。城墙高10多米,约双向6车道的宽度设计令人咋舌,也许古代还要在城墙之上列队战马?城墙在明朝时期经历了主体的完善,至今仍然巍峨屹立,甚至连一砖一瓦都未曾见脱落。第二日,我们去到了秦始皇陵,通过123号坑出土和未出土的大规模兵马俑及碎片,大秦精湛工艺下的土砖、泥土,兵马俑的发饰、服装、动作、神态、列队严格的千人千面,耗费72w人历经39年修建而成的秦始皇陵墓,即使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名的也不足以概括他的惊世骇俗。不过这背后隐藏的也是秦始皇的无尽残暴私欲,以及无数普通老百姓的血与泪。也许坐南朝北的陵墓朝向也暗示着秦王朝的快速灭亡。最后去到的是华清宫、骊山,一窥西安事变老蒋藏身之地,玄宗与贵妃度假泡温泉之所,再以历史实景舞剧《长恨歌》加持,仿佛梦回盛世唐朝,感受到了安史之乱前大唐的繁容昌盛,同时也为深为张学良将军扶正历史进程后的不幸而感到不平。
十三朝的更迭,无数的帝王将相在此意气风发,但往内里看,目之所及更多是权贵欲望的无止境,人性的贪婪与残暴,纷繁复杂的君臣之道。当人的权力和财富得到一般意义上的极大满足,那么人性与生俱来的所有欲望都会透过这些权力、财富得到释放甚至延伸,人性即如此,与所处时代无关,区别只在于表现形式罢了。比如古代帝王权贵三妻四妾,为夺权可杀兄弑父,对民众财富巧取豪夺。那么在其他时代相对应的表现又是如何?
说在最后
感觉越发说的有些沉重。。。西安之行大约4天,不过由于行程原因,未能前往华山,相信也一定值得一去!不过,接下来更期待的还是明清时期文化艺术集大成者-北京。最后放几张行程中的记忆点。
旅行的意义 旅行的意义 旅行的意义 旅行的意义 旅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