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教学体验的核心理念
作为一名培训师最幸福的事情,非学员的美妙体验莫属了。如何才能做到美妙体验呢?多年的实践经验发现,三爱三以。所谓三爱:爱学员、爱老师,爱分享。唯有热爱,方能出众。而三以指得是以目标为导向,以学员为中心,以脑友好为宗旨。接下来,重点介绍一下,三以。
一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出发点[Goal]。任何一次教学,一定都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作为出发点。没有目标,也就没有教学了,也就没有教学的意义了,所以我们称之为教学的出发点。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 清晰的对象:教学服务于谁,对象越清晰,越精准,意味着一开始做了一件对的事情。
• 清晰的行为:教学期待学员学习的行为是什么?越清晰,在教学时直接或间接让行为发生是实现目标最有效的过程指标了。
• 清晰的条件:学员的行为在什么条件下发生,是行为发生的要素
• 清晰的结果:通过教学,最终要解决什么问题。基于结果的达成,而检视教学对象、学员行为、以及行为发生条件。
• 任何一次教学,我们都需要用一句话精准的描述教学目标:学员在什么条件下,应用什么方式做什么,达到什么结果。目标像是我们写作时的中心思想,像我们出行时的目的地。
二是以学员为中心的主体观[Student]。以学员为中心,强调的是以学员的学习为中心,以学员的学习目标达成为中心。区别以老师为中心,以内容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员。
• 互教互学:不是老师教得越多越好,是学员学得越多越好;教学,不只是老师教了才叫教学,学员教学没准学习的更快、更好。其实学员能够教学员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教学设计的全部。老师可以升维设计,降维实现。老师设计教学发生的场景,包括:地点、地点、角色、任务、工具、驱动等。让学习自然而发生。
• 聚焦学习:一切为了学员的学习,为了学员学习的一切。当这么思考时,很多老师便无需为自己能否讲好一门课而纠结了,而应该把心思放在学员的学习任务上,以及学员学习结果的实现上。只有这样,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在聚焦学员的学习,衡量是否在聚焦学员的学习,用一个指标即可,在一次完整的教学过程中学员发生自我学习的时间是否超过了老师讲授的时间,如果是,至少说明是在聚焦学员的学习了。
• 学员讲话:学员能够讲述的内容越多,至少说明学员能够理解的越多,自我转化的越多。刻意安排广泛的表达是非常必要的,形成可以多样,可以声音,可以绘画、可以表演等等。如果让学员替你讲课,你当个旁观者,不失也是一个好主意,前提是你为了学员的学习而不是偷懒,不做任何事,而帮助学习准备课程,帮助更学员进行知识技能的转化。
三是以大脑友好型的度量衡[Friendly]
• 积极的情绪体验。一个课堂区别另外一个课堂,最终会体现在学员学习情绪的表现上,是学习张力的部分,也是学习创造力的部分。真正决定老师水平高低也同样反应在学员的学习情绪是否积极向上的。如果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需要在学员决定参加学习就开始了,而不仅仅是在课堂当中,当然在课程上做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已是很好了。
• 多重感官的刺激与新奇事物。每个人的学习偏好大相径庭,所有在教学内容的转移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是听,只能说明在感官动员上非常单一,并没有调动其它感官共同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听虽然容易,但让学员真正听进去并不容易,单向听,也无从判断听到了多少。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广泛调动各种感官和肢体参与到学习中是非常必要的。想一想,我们小时候是如果学会骑自行车的,长大了是如何学会开骑车的,无不是听觉、视觉、味觉等感官的全方位调动,才让我们学习效果足够快和好。
• 丰富多彩的教学策略。不仅听、看,而且多些说、做、赛等高效、高级迁移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左右脑的参与度。全方位的促进教学内容的转化,教学策略就像我们在网上购物后的物流一样,虽然物流不能改变你的商品,但可以让你的学习体验和效率变好。我们要非常清楚的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要平衡好,都在为教学目标而服务的。
• 积极活跃的参与性与合作性。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活跃度能够非常直观的判断出学员对学习过程的态度了。学员参与多深,领悟就有多深,参与多少,收获就有多少。为此,多创造学员积极的参与和合作活动是提升教学效果和体验的必要举措。
• 非正式的学习环境。从学习体验的角度看,越自然的学习环境越有利学习效果的达成。在教学里的学习,可能就不如到工作现场的交流学习的更快、更直接。
当我们真正以“三爱三以”为重塑教学体验时,你会学习体验非常自然的会发生一些改善,试试便知道了,我是受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