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伟大的爱情,其实并不一定要秀出来
在这个时代,想要判断自己是否能紧跟潮流的标准之一,就是对那些新创造出来的节日或者名词,有没有足够的敏感,或者本身就是这些文化的创造者和参与者。我自认并非潮人,对这世界变化的反应总要慢上半拍。所以,当520这天,毫不意外的被各种甜蜜恩爱的照片和状态刷屏之后,我又略显意外。
因为于我来说,这大约并不是个特别的日子。我找不出它的特别之处,或者说,为何彼此相爱的人,必须要在今天秀出来,才被认为有诚意,是真爱。
后来经高人点拨,才明白个中缘由:520,我爱你,在这一天,阿拉伯数字与汉语文字产生了神奇的默契,两个古老民族创造出来的数字和语言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创造性地交汇融合在一起,并最终被赋予更复杂、更深刻的涵义。
于是在这一天,仿佛每个人都变成了被父母压抑已久的叛逆孩童,那些沉积在心里的眷恋,那些徘徊在嘴角的爱意,在这一天呈现井喷式爆发。好像你若没在朋友圈发上一条山盟海誓卿卿我我的状态,就只能安心当一个被虐的看客,看这世界多温暖,看这人间多幸福。
但通过观察所秀之内容,我们似乎也可对社会变迁窥见一二。仅举一例即可知晓:作为时下人们在日常交往中普及程度最广的软件,某社交软件在这一天专门发出致用户公开信,表示当天的“面对面”单笔最高红包金额上调至520元。这当中的关系颇有些互相作用的意思,一方面,作为社交软件,希望借此机会调动用户的活跃度,最重要的是引起资金上的流动,最终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利润;而用户方面,也希望在此特殊日子里,他们能够顺应民意,方便群众,开启可秀之门。
而电商平台自然也不甘落后,在520之前就大造噱头、做足营销,好像自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懂你的平台,把你的恩爱之情,全体现到我们这里吧——当然,其最终目的是要让你的恩爱变现为实在的经济利益。
我丝毫不否认在信息时代我们需要运用这些方式和手段来带动消费,甚至我自己也会在这些年兴起的“某某购物节”中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一个社会需要这样的创新,一个国家需要这样的节点,来带动经济的发展。
但当我们的亲人已沦为商人牟利的借口,当我们的爱情已成为别人利用的工具时,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去想想,那些秀给别人看的图片和文字,是否真正代表了我们当初对爱情的诚挚期许?
随着近年来网络的日益发达,我们似乎已经习惯把自己的爱情融入诸多节日:情人节、女生节、七夕节、光棍节、圣诞节,当然还包括如今的520,不论与爱情本身有关与否,那些高明的营销策划总有办法找到人们的兴奋点,并最终撬动人们的荷包。
以这次为例,各个平台在当天几乎以席卷大海江河之势都出现了自己收到的520元的红包,或者收到的更为贵重的礼物。当金钱成为一个社会衡量爱情的标准之一,或者说主要标准之时,也就意味着那样的爱情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可以拿来秀的涵义和魅力。
我毫不否认,在现下这个自媒体时代,敢爱敢秀,已经成为人们表达自我、突出个性的一种手段。但当我们一窝蜂似的选择在某个节点来秀的时候,在我看来,这与其说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毋宁说是一场被商业大潮所裹挟的集体狂欢。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痕迹:人们一方面在参与这场秀,一方面又害怕被遗忘。当我们发了相关状态后,最关注的是有没有人回复,有没有人点赞。这本身就是一种害怕遗忘、渴望关注的心理——而在此时,伴侣是否真正爱自己已然不甚重要,重要的是,这条状态是否能引起别人足够的关注,或者说羡慕。
我们一方面成为了这场大潮中的参与者,但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是旁观者,看着那些与我们并无多大干系的人,在晒开心,在秀幸福。但这件事情的影响并不止于此,因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有些人只能围观,而无物可晒。他们因为某种原因,在到了外界所认为的“合适年龄”时,还没有对象和爱人,于是他们必须接受来自这个社会的调侃和戏谑。我们的网民是如此睿智,他们能够用极简短的字眼来表达对这个群体的态度:“单身狗”、“单身汪”、“宅男宅女”这些词几乎成为了这一群体的代名词。难能可贵的是,这一群体并没有表现出抗拒的情绪,而是用一种勇敢地、自嘲地大无畏精神主动扛起了这些名号,并且运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法则,冷静的创造出“秀恩爱、死得快”、“见光死”等凝结了高度智慧与美好意愿的词语。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场有趣博弈是:你兴致勃勃的发出了一条关于自己甜蜜爱情的状态,而且迫不及待的对收到的评论保持密切关注。然后,在另一边,你的朋友在看到这条状态后,一边给你送上一个诚意满满的“赞”,一边在心里默念“呵呵”。
我们总是过多地在意自己得到的东西,并且把这种思维强加到别人身上,但很多时候,我们都已经忘记,其实你的幸福,与别人无关。
与此同时,易被忽略的一个现象是,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弄潮儿,人们一边不遗余力地抓住一切可秀之机来晒幸福,但另一方面,一旦网络上出现什么风吹草动,譬如某个口碑很好的明星被爆劈腿了,一对长期以恩爱形象示人的金童玉女离婚了,他们又是最早一批高喊“这世上已没有真爱”、“再也不相信爱情”等口号的。那些热衷秀爱情的人,反而最容易对爱情持怀疑态度,对爱情产生动摇。
我不明白的是,我们为何要将自己对爱情的认知和判断建立那些本就靠炒作博取眼球的明星身上,而对身边的幸福和温暖视而不见。
这世上多的是可以相伴一生的爱情,那些背影佝偻,却仍能互相搀扶走过马路的老人;那些步履蹒跚,却仍能彼此陪伴相看夕阳的夫妻,不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么?
但在现实世界里,仿佛只有那些明星的爱情,才是爱情了。而这样的结果便是,造成社会大众对于爱情认知标准的模糊和多变。诚如鲁迅所说,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爱情本身并无对错,怀疑的人多了,也就越来越脆弱了。
其实我们只需守护好自己的幸福便可。我们各自忙碌的奔跑在这世上,认识彼此,或是有缘。你若安好,我愿祝福;你若再秀,与我何干?或是我的点赞和评论是一纸判决,得到这枚红心,你就真正幸福了?
我自知愚昧,但我想,爱情这么美好的事,是不应该成为炫耀的素材的。
因为我想,真正伟大的爱情,从来就不需要秀。
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爱情,那些令人感动至深的故事,往往并非有多瞩目,而是在经过岁月荡涤之后,愈发淡然沉静。
在文字世界里,我所知道的最伟大爱情,是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可以苦等半世纪,最后终成眷属。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等待、是痛苦、是煎熬,但这大约也是爱情的真谛:真心相爱,痴情守候,不炫耀,不自夸。
而在现实世界里,钱锺书杨绛夫妇的爱情,更是别有一番风韵。她在《我们仨》中借用英国诗人兰德的诗句来描述他们的生活态度:“我们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们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也正是这样的态度,使他们无论在何种时刻,都能够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而在他们的爱情里,也从没见他们秀过什么,即使他们可拿来炫耀的东西实在太多。他们只是静静地守候,默默地关心,因为,诚如杨绛先生所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而我们的爱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渴望关注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已经将自己的爱情摆上了货架,任人评论;当我们想要去秀的时候,我们已经将自己的爱情关进了牢笼,由人观赏。
在这个滥情的时代,值得我们坚守的东西本已不多。何苦让我们的爱情,也成为一处廉价的风景?至少在我,我愿意把自己的爱情,视作自己最后的底线,藏在心间,好自珍惜。因为至少我明白,我的爱情,不会因别人点赞才美好;我的幸福,不会因别人羡慕才存在。
别让你的爱情,变成消费时代里一件可买可卖的商品。
别让你的爱情,变成速食社会里一顿可吃可省的快餐。
别让你的爱情,变成社交软件里一个可有可无的笑话。
��:}`�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