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迟钝,所以幸福——试拆渡边淳一《钝感力》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无奈:一起共进的美食,别人大快朵颐,自己却因胃痛、拉肚子等突发情况措手不及;同样的天气,别人风度与温度兼顾健康如常,自己只顾温度却还是逃不过感冒的频频来袭。
在你的工作中,是否面临过如此的境遇:按照领导的要求完成工作,等到的却是劈头盖脸的指责;认真完成工作能力突出,迎来的却是同事明暗并行的排挤。
在你的人生中,是否有过这样的场景:好不容易在一场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却发现周围的恭贺声中充满言不由衷的嘈杂;满怀喜悦穿上心仪已久的服装出行,却发现当面的赞美后暗藏窃窃私语的指点。
难道真的是自己情商不够,智商不足,亦或是运气太背,才招致种种不如意之事频频扣门?非也,不过是钝感不够而已。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大抵如是。
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了我们享有怎样的人生。面对生活的打磨,人生的不如意,不同的人之所以拥有不同的结局,大多是因为自身钝感力的不同所致。这是《钝感力》一书告诉我们的答案。
图片来源网络《钝感力》的作者是日本作家渡边纯一。作为日本直木文学奖和吉川英治文学奖的获得者,渡边纯一以其从骨科医生弃医从文的经历和80多年的人生阅历为蓝本,以医者的严谨和作家的敏锐,从身心健康,自我疗愈,人际关系等方面,向我们展示了钝感力的价值所在。
本文将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内容向大家介绍钝感力在我们人生中的重要意义:钝感力晕染生命健康的底色,钝感力成就人生自信的底气,钝感力获取人生幸福的真谛。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让我们一起揭开钝感力神秘的面纱,探寻钝感力所赋予我们对抗人生困境时无坚不摧的神秘力量。
一、钝感力晕染生命健康的底色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可见,生活的态度与我们身体的表征息息相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如何让自己拥有健康的心态进而因此拥有健康的体魄?答案就是:钝感力。
那么,钝感力又是如何实现对我们健康心情乃至健康体魄的影响?答案就是,保证生命的血液自由地流淌,保持自律的神经尽情地舒畅。
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医学的角度出发,向我们展示了情绪在影响神经与血管关系中的作用,从而说明有益的钝感力如何帮助我们减轻压力,放松神经,营造生命健康的底色。
书中以加拿大医学家赛里埃的胃溃疡实验为例。赛里埃通过改变小白鼠的生存环境,将其置于隐含寒冷的环境中,同时采取不断用小木棍去杵的方法让小白鼠们担惊受怕,使它们负责负面情绪的交感神经始终处于紧张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白鼠们的消化器官开始出现溃疡,肾上腺皮质出现带血的斑点,衰弱到了极致。
这就是有名的赛里埃精神压力学说的来源。精神压力导致了小白鼠的肠胃出现溃疡,健康严重受损。
此外,书中关于癌症的预防与治疗也再次论证了这一理论。
以70位癌症患者和正常人的比较统计为例,前者大多内向,在乎琐碎的事情,情绪波动更为频繁强烈。这种情绪的波动引发神经的紧张,进而刺激血管收缩,影响血液流通,从而引起身体相关器官的不适与病变。
在癌症的治疗与愈后观察阶段,积极的心态与乐观的性格则更加有益。
在书中,60岁的A先生在肝炎转为肝癌时,没有一味消沉,反而因此激发了抗争之心。他每天埋首工作,只有在身体状态很差时才去医院相应治疗,然后又马上投身工作,不言妥协,积极进取,因而取得了让医生都惊叹的康复效果。
同样,在癌症康复的“五年生存”期内,积极乐观的人比忐忑不安的人更加容易获得生存的几率。这些都是得益于有益的钝感力。
由此可见,有益的钝感力可以帮助我们忽视进而忘掉那些令人讨厌郁闷的事情,从而保持情绪的乐观与性格的开朗,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这种积极的态度反作用于我们的身体,让自律的神经因此放松,血液的流通更加通畅,这便是钝感力对于我们身体健康而言的重要意义。
既然钝感力主要通过调节精神压力进而影响身体机能,实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那么,钝感力又是如何对我们的精神施加影响的呢?这便是我们接下来所要论述的内容。
二、钝感力成就人生自信的底气
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面对生活的压力,人事的纷扰,如何让自己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就需要以强大的钝感力为依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具体而言,便是我们需要在喋喋不休的批评中保有“我行我素”的力量,在不辨真假地表扬中拥有“得寸进尺”的能力。
作者以自己从医时的同事S医生为例,为我们展示了钝感力如何帮助我们对抗批评,以“我行我素”的力量助力成长。
在作者毕业实习时,遇到的主任教授是一位医术高明但却喜欢对部下不断指责的后起之秀。面对这一情况,在大多数人都因不断地指责、批评而感到沮丧和畏缩时,S医生总是以轻声的“是,是,是”来应和教授的每一次指责。长此以往,这种看似谦卑的唯唯诺诺与教授批评得嘟嘟囔囔形成了和谐的节奏,而S医生更是没有受到这种不断批评与指责的影响,反而在这种氛围中学习技能,飞速成长。
后来,在多年后的同门聚会上,通过与S医生的再次接触与了解,作者才破解了他唯唯诺诺背后钝感力的奥妙。
那就是,尊重自我的节奏,不受外界评判与声音的干扰,遵循本心,我行我素,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前行。以此为前提,所有的不快与纷扰都可抛之脑后,从而始终保有精神的安定与心情的愉悦。
此外,钝感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拥有“得寸进尺”的能力,从而在肯定中获得向光明未来展翅高飞的原动力。
在书中,作者为我们讲述了A先生因幼年的表扬而努力成为知名画家的事例。
在一次与A先生的交谈中,作者曾问A先生是怎么成为一名画家的。出乎意料的,A先生的回答竟然是因为自己上小学低年级时的一份画作,受到了邻居太太的表扬。
原来,当时邻居太太的表扬,让A先生非常开心。于是,为了获得邻居的表扬,A先生坚持努力画画,而不出意外的,每次他都会受到邻居太太的肯定。正是在这种画画——表扬——再画画——再表扬的良性循环中,A先生不断进步,走上了成为画家的道路。
与此相似,作者自己走上写作之路的缘起,也是因为国语老师中山周对于其和歌创作的鼓励。因为老师的鼓励,作者从此喜欢上了国文与写作,在老师的表扬中与写作结缘。
可见,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亟待挖掘的宝库,只有找到合适的开采者,才能让宝石的光芒熠熠生辉。来自外界的肯定与引导者便是寻宝人最好的开采方式,而抓住机会不断进取,“得寸进尺”的勇气与自信则是宝石得见天日的前提。
人生之路,正是在“我行我素”的坚持中明确方向,在“得寸进尺”的努力中强大内心,从而拥有向着未知光明前行的自信与勇气,这便是钝感力赋予我们精神强大的意义。
然而人生在世,仅仅拥有自信远远不足以成就斑斓多彩的人生,人生幸福的体验,同样需要钝感力的加持。
三、钝感力获取人生幸福的真谛。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说,“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俗语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可见,家庭作为我们构建幸福人生的基础单位,家庭的和谐与否也是构建幸福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个性自由彼此独立的两个人,因为一段感情而步入婚姻组建家庭,其中必然面临着磨合的痛苦与妥协的无奈,在争吵与冲突中不断调整彼此的底线与步调,彼此适应,彼此包容。在此过程中,钝感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因为钝感力,可以让我们以包容忍让代替斤斤计较,以自我修正代替无休止的指责,以彼此尊重代替唯我独尊,从而晕染出幸福人生的底色:即宽容与尊重,体谅与认同。
书中列举了一位编辑与妻子因为一根牙膏管而争吵的故事。
编辑是一位一丝不苟的完美主义者,而他的妻子则相对地不够注意细节。每次使用家里的牙膏时,编辑都会采用抚平指纹,从后边一点一点卷起牙膏管的方式,而他的妻子则是随意一挤,常常在牙膏管上留下很多指纹,这个细节让编辑很是不满。
终于有一天,在又一次面临此情况时,编辑忍不住爆发了。他指责妻子这种随随便便的做法是多么让人难以忍受。妻子也不甘示弱,开始指责丈夫令自己讨厌的地方,而且指责的量是编辑的三倍,最终以两人的大吵结束。
回想一下,编辑与妻子的故事在我们自己的家庭关系中随处可见。夫妻之间往往因为一个无聊的原因而怒目相对,因为无关痛痒的琐事而彼此指责,更有甚者还会大打出手。爱情的甜蜜与家庭的幸福在不断爆发的冲突中烟消云散,曾经海誓山盟的两人最终相看两生厌。
究其原因,不过是太过注重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对方的心情,对人苛责,对己宽容。既想在家庭中保有自己的自由又想剥夺对方的独立,缺乏了设身处地的立场与相互忍让的包容。而这些能力,需要强大的钝感力加持方能形成。
钝感力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对方的不足时不过分苛求,在面对自己的不足时不过分放任。面对委屈时不耿耿于怀,使我们拥有放下不快的能力与拥抱彼此的勇气。不计较生活的小事小非,不介意一时的得失利弊,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彼此。放缓生活的节奏,在宽容与尊重中携手共行,在体谅与认同中彼此成就,如此才是幸福人生的真谛所在。
总结一下就是,钝感力就是以相对迟钝的感知代替过分敏锐的感触,让精神的放松成就生命的健康;以遵循本心的前进代替瞻前顾后的徘徊,用自信的姿态奔赴人生的曙光;以宽容体谅的心态对待生活的纷争,营造家庭幸福的港湾。
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也可以当做我们当前社会最好的写照。新事物的出现如洪波涌起,新旧的更迭如大浪淘沙,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收获共行。以何种态度面对,不仅关系未来,更连接当下。我们选择面对生活与人生的方式,决定了我们以何种姿态拥抱未来,迎接挑战。
英国作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谢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谢,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面对生活,我们有一千种的方法学习敏锐,就有一千零一种的理由选择钝感。因为敏锐可以让我们捕获更多的机遇,而钝感则帮助我们坚持既定的信念。而只有坚持信念,不受干扰的前行,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才能用心感受生活馈赠的美好,体味生命涌动的奇迹。在不断变迁的时代中,以平和的心境,疏阔的心胸迎接挑战,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