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在一线教学当中经常提及的德育内容,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培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解读幼儿对老人的理解,体会他们对于老人的情感,以此出发去设计并推进活动。
本周我们设计了“长寿面生日派对”、“家庭树”、“为敬老院爷爷奶奶送温暖”的活动,在这些活动当中,孩子们生发出了很多关于老人外貌特征、行为表现、生活能力、身份状态的问题,孩子们对于老人这个话题产生了兴趣。
一起来看看本周“为敬老院爷爷奶奶送温暖”活动的实录吧!
一、送“温暖”前的准备:挑选、购买、包装“温暖礼物”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二、来到敬老院后,孩子们为爷爷奶奶表演歌曲串烧;给爷爷奶奶送上“温暖礼物”;带着调查问卷和爷爷奶奶聊天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幼儿:爷爷你叫什么名字呀?
幼儿:爷爷你几岁啦?
幼儿:爷爷你年轻时候是做什么的?
幼儿:奶奶你最喜欢吃什么?
幼儿:奶奶你最喜欢玩什么?
幼儿:爷爷你最喜欢什么运动?
孩子们和老人们热情地聊着天,并细心地做着记录,不会写字的就用画的,有的老爷爷能写的,就干脆帮助孩子们写下了,一阵阵童心碰撞一阵阵热心,升华出一片片爱心,正如冬日里的暖阳一般,让人倍感留恋。
三、回到幼儿园后,刚才的“给爷爷奶奶送温暖”活动便成为儿童哲学探究活动的刺激物,引发了孩子们进一步的思考。作为成人的我们,想要读懂孩子对老人们的理解,首先是倾听和记录。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在分享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多次聊到敬老院的老人和自己家里的老人不一样。孩子们边说,老师边做了记录。在相互的讨论当中,孩子们自己得出结论,敬老院的老人比自己家里的老人年龄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是会不断变老,生活能力也会下降,需要更多的照顾。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讨论过程中,孩子们还提出了一个成人世界里非常犀利但又很现实的问题:为什么这些老人不住在自己家里,要去敬老院?孩子们在理性表述原因之后,还经历了一场从感性出发,最终又回归理性思考的过程。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以下是孩子们就早上参观敬老院后给出的关于“老人喜欢/不喜欢敬老院的生活”的理由。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在这周的活动中,孩子们提及最多的是自己家里的老人,一系列的活动萌发了孩子们对自己家里以及社会上老人的关注和思考。接下来我们预设了“收集与爷爷奶奶的照片”、“聊聊爷爷奶奶年轻时的故事”、“邀请爷爷奶奶来园表演才艺”、《Wilfrid Gordon McDonald Partridge》绘本分享等一系列活动。那接下来的儿童哲学活动会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思考和讨论呢?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 走近老人 传递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