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安乐死”想到的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语,有“好的死亡”或者“无痛苦的死亡”的含意,指让患者无痛苦的去世,所以又名“‘幸福’的死亡”。
如今世界上安乐死合法化的只有荷兰、瑞典等寥寥几个国家。关于安乐死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就像同性恋婚姻是否合法一样,承认或否认都只是一种看法和选择罢了。中国人的伦理观太严重,血浓于水的亲情纽带与传统孝道,这些都是安乐死的枷锁,认为这样的撒手人寰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死亡方式,逝者快乐了,可活着的亲人朋友们会煎熬,对于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不赞同但要学会尊重。
看《遇见你之前》时,曾一度热泪盈眶,不明白瘫痪的男主角威尔为什么最后还是坚持安乐死离去,选择到瑞典结束自己的生命。后来渐渐明白了,对于爱好各种运动,人人艳羡的威尔来说,完全失去自理能力,不仅要时时刻刻直面生活中吃喝拉撒的尴尬,而且面对触手可及的自由世界,他却再也无法拥抱,众人的同情和怜悯只会让他觉得自己像个行尸走肉。痛苦吗,无奈吗,当然!想想,不管对谁而言,瘫痪的生活都是一种煎熬,会令人窒息吧。尽管父母一万个不舍,尽管女主角痛苦万分,他们终究还是选择尊重主人翁的意愿,陪伴他走过人生的最后一程,或许安乐死对威尔而言未必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有人说“人活着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义务”;也有人无限感叹生命可贵不能轻言放弃,我都不否认。但“久病床前无孝子”,如果不是走到生命的尽头,苦苦挣扎看不到希望,谁会不惜命呢?不管如何,活着的人都要好好活下去,但愿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吧。
《寻梦环游记》里说人的死亡有三次,第一次是断气的那一刻,生物学上的死亡;第二次是举行葬礼的时候,你的身份将会在这个世界上被抹除;第三次是这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亡,这一刻将是真正的死亡,从此不会有人知道你来过这个世界。
中国人是相信生死轮回的,其实我也相信有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你可以说我迷信,敬鬼神而远之是一种态度吧,就像我们每年清明节扫墓一样,祭拜、烧纸或悼念,这是对先人一种融入血脉的眷念。龙应台曾介绍过,她的父亲背古诗,念一个字腿才有动力艰难的迈出一步,因为那些古诗文是儿时的记忆,是对老母亲的怀念。怎么说呢,虽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孝道与感恩是必须的,可是生命也是自己的,每一种合理意愿的选择都应该被尊重。
佛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人生在世,终是会有一死的,不管安乐死,还是顺其自然的死亡,不管选择哪种方式,只要你无怨无悔,只要你觉得有尊严就好。但也要记得,生命来之不易,学会惜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