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历史

《史记·游侠列传》:大侠都喝酒?不,郭解不一样

2018-12-31  本文已影响66人  书影觅食

文学作品中许多行走江湖、行侠仗义的大侠们,仿佛自带喝酒技能。

金庸笔下的乔峰、令狐冲、洪七公、胡一刀……

古龙笔下的李寻欢、沈浪、楚留香、陆小凤……

个个都是“酒中豪杰,杯中高手”,加在一起能喝掉整个江湖。


追溯起来最早肯定武侠精神、写侠客义举的人,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

他在《史记》中,写下了2400余字的《游侠列传》。

《游侠列传》中有1000多字写的是郭解。

郭解作为游侠的典型人物,名气很大,有一大批的追随者。

公元前127年,朝廷下令将财产有三百万以上的富豪人家都迁往茂陵。迁移名单上有郭解的名字,而实际上郭解家里没那么多财产,不符合迁移标准。

当时大将军卫青,对姐夫汉武帝说,郭解其实很穷的,不符合迁移的标准。

汉武帝一听,嗯?郭解是一个老百姓,他竟然能让大将军替他说话,可见他家不穷,叫他搬去吧。

于是,郭解要举家搬到茂陵去了。人们知道后都纷纷出钱,为郭解送行,一统计这个钱一共是一千余万,大大超过迁往茂陵的标准。

郭解迁移后,当地的贤人豪杰都争着和郭解结为好朋友。

提名迁徙郭解的是轵人杨季主的儿子,后来杨季主父子都被杀了。

杨季主的家人上书告状,有人把告状的在宫门下给杀了。

皇上听到这消息,就下令捕捉郭解。

郭解逃跑,有人帮助郭解不惜自杀,断了官府的线索。过了很长时间,官府才抓到郭解。

虽然郭解确实不知道杀人的是谁,但是朝廷认为这个罪过比郭解自己杀人还严重,就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诛杀了他的家族。

郭解是个侠肝义胆的志士,与人们心目中高大、善饮的大侠不同,司马迁笔下的郭解侠客,“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相对比,司马迁对刘邦有着不留情面、冒着风险的评价——“好酒及色”。

郭解不饮酒,他侄子却是饮酒的。

一次,他侄子和别人喝酒,那人酒量小,不能再喝了。郭解的侄子就强行去灌那人的酒,那人怒了,拔刀反抗,不料一刀刺死了郭解的侄子。那人见势不妙,拔腿跑了。

郭解姐姐把她儿子的尸体丢在道路上,不埋葬,逼郭解找出凶手,为她儿子报仇。

郭解派人暗中打探到凶手的下落,凶手主动把情况告诉了郭解。郭解认为凶手是情有可原的,(原文是“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于是把凶手放走了。郭解为他侄儿收尸,埋葬了他。当时人们对郭解的道义行为赞不绝口。

虽然郭解体型外貌都达不到中等水平,说起话来也没什么可取的地方,(“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但他的行侠仗义却为人称道,美名流传千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