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例  孩子缺失学习动力的原因解析

2019-02-16  本文已影响3人  了然1234

从事教育这么多年,一直在研究学生学习动力为什么缺失?

每日一例  孩子缺失学习动力的原因解析

今天我给大家分析几点原因。

一、首先是没有学习的目标,或者是目标太大,遥不可及;也许是目标模糊,不明确。

二、学习环境造成的。比如父母是做生意的,或者普通上班者,或者无所事事的明天打麻将玩等。

三、家庭关系不融洽。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关系复杂的,家里人口比较多的。

四、父母教育理念不相同不统一。为教育孩子,两个人经常出现对立观点。

五、父母对孩子的学习逼得太紧的。

每日一例  孩子缺失学习动力的原因解析

基本上以上这些都是属于造成学习动力不足的一些重要因素。

下面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2016年,我这儿有一位高三学生,来补课,是个女学生。

这孩子来补课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和孩子谈一谈她的目标学校是哪里?

她说她的目标学校是北京医科大学。我一听医科大学,心里就“咯噔”一下。

因为在最近几年经常和医院打交道的缘故,(家里一直有人住院。)我对医生、护士的工作,有了一些深刻的认识。

医生护士太辛苦啦!工作量非常大。尤其是医生在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的进行考试学习。因为只有通过一次次的考试,他才能晋级。从普通医师到执业医师到主任医师等等一系列的晋升。

所以医生护士之辛苦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于是我就和学生沟通了一下。我说你知道医生护士有多辛苦吗?

她说“知道”。

我说“你不怕辛苦吗?而且现在的医生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一不小心可能会造成患者的误解,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这位学生说“知道。但是不能因为这些因素,就没有人学医了,那以后谁还给大家治病?”

我挺钦佩这位学生的。

那一年她考上了医科大学。

其实当时她的父母也非常反对她考医学院,但是她的主意很坚决,所以她学习非常主动,最终实现了她的梦想。

每日一例  孩子缺失学习动力的原因解析

回顾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考制度刚改革,那些已经参加工作或者务农多年后的年轻人,有的甚至结婚生子啦!还重新拾起书本儿来起早贪黑,废寝忘食的啃书本。

没有人督促,没有人鼓励,有的甚至,遭到了家长或者周围人的讽刺挖苦,但都没有动摇他们追求理想的决心。

依然义无反顾,我行我素。曾记的有多少位学生挂着吊瓶进考场。曾记得无数的考生参加完高考后,整整在家躺了一个多月才恢复元气。

曾记的高考失利后,多少考生痛不余生,甚至有的精神分裂。

我的好几个同学至今时常犯病,生活困难,有的甚至含恨离世。

这些学习动力来自于哪里?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理想。

想想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是那么清苦?不管是工人还是农民,人们大部分的生活在一种简单,清苦,无奈的现状里。

大家奔着想改变现状,想改善生活水平,改善工作环境的目标。也有人是想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

所以年轻人的学习,是那么自觉,那么有激情。那时有一句话激励了好几届人。“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农村的人,包括那些下乡知青想返程的,城里的待业青年,包括那些想升官的,途径之一就是拿到文凭,学到技能。

就意味着能走出农村那片广阔天地。就意味着能评个高职称,能升个车间主任,厂长,书记。意味着能转成城市户口,能分到房子,哪怕只是一个只有十平米的平房。

总而言之,学习的最大动力来源于,想改变现状,过上好日子。

而现在呢?现在孩子们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呢?他们有车有房,有钱花,为什么还要学习呢?难道他们想让自己从舒服、轻松的日子变得艰难、痛苦一些吗?

我们家长和老师们再用有学历能找到好工作、上完大学能过上好日子这样的诱惑来激励他们,还有吸引力吗?

那些已不再有说服力,那么鞭打棒敲更没有用。

现在的孩子需要的是理想、需要的是目标、需要的是对人生的规划、需要的是对人生的刨析、需要的是对各种职业的高度认识,从而,确立目标,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制定规划,从旁督促,他们认准了方向,才会坚持不懈,勇于奋斗,这种动力比什么威逼利诱都有效,而且不轻言放弃。

每日一例  孩子缺失学习动力的原因解析

所以我们家长、老师有必要自己先做好功课,自己先对各种职业做个深度了解和分析,然后再来和孩子们探讨人生的方向,人生的目标,做好人生的规划。

改变那种夸夸其谈,没有任何说服力的空洞理由,改变强行执行的棍棒政策,更改变那些拜托求告的用情打动人心的拙劣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