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一棵树故事与干货

他只活了30年,却是300多年来中国最深情的男人

2018-10-14  本文已影响1688人  麦大人

文/麦大人

01

不是人间富贵花

1780年,宠臣和珅把《红楼梦》进呈给乾隆皇帝。

乾隆御览完后,感慨地说了一句话:“这是为明珠的家事所作啊。”

一句话,就把《红楼梦》与纳兰家联系起来。

康熙初年,曹雪芹祖父曹寅和纳兰性德,同朝为官,都是皇帝的御前侍卫。

且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均极富文采,他们都肩负着为皇家笼络文化士子的职责。

只是角色不同,曹寅外放任江宁织造司,监视江南文人,纳兰性德侍奉康熙左右,联络朝堂中人。

多年之后,两个豪门家族先后被抄家,沦为皇权斗争的牺牲品。他们的发家史很相似,祖上都是满清入关的功臣,最后结局也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这怎能不让人唏嘘不已。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形象,的确有几分纳兰性德的影子。而他与林黛玉的悲剧爱情,也似乎在影射着纳兰与表妹的旷世奇恋。

说起纳兰性德,可是大有来头。他生于富贵之家,跟皇室关系还很密切。

曾祖父有个妹妹嫁给清太祖努尔哈赤,生了个儿子就是皇太极。父亲纳兰明珠,与索额图齐名,是康熙的左膀右臂,母亲是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

这个家族更是满清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算起来,纳兰性德和康熙还是表兄弟呢,因年龄相近,两人从小就在一起读书。

纳兰也是天纵之才,自幼一边习武射箭,一边饱读诗书,真可谓文武双全。

长大后,天资超卓的他,二十二岁就考中进士,这期间还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

他学识广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诗词歌赋信手拈来,纳兰性德可以说是旷世奇才,被后人誉为“满清第一词人”。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这阙名词《采桑子·塞上咏雪花》,表面是咏雪,其实是以雪花自喻,与那些富贵之花相比,纳兰更偏爱那些品性高洁的雪花。

优渥的家世,注定了纳兰一生锦衣玉食,按说他不需要什么努力,就已经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顶峰。

但作为豪门贵胄的公子哥,他偏偏是一个才华横溢又多情之人,也就注定了一生的悲剧。

纳兰一生的成就,并非是官场上的作为,而是在彗星般短暂的三十年里,为后世写下了数百首哀婉凄美的情诗。

这些唯美情诗的背后,却站着一个至真至情至善的人,这份真性情,亦是世间少有。

02

一生一代一双人

前面我们提到的《红楼梦》里的宝黛恋,现实里大抵就是纳兰性德和表妹的悲剧爱情。

这又是一桩因为家族利益阻隔,相爱却不能相守的悲剧,简直就是陆游和唐婉故事的翻版。

只是没想到,四百多年后,悲剧再一次上演。

表妹家突遭横祸,不得已投奔到舅舅明珠家,虽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纳兰性德对她极好,把她当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学习时,纳兰在书房读书写字,表妹就在一旁研磨。无聊了,他们就一起到花园里捉蝴蝶、荡秋千、放风筝……

两人耳鬓厮磨,情根深种,他们俩就这样爱上了,爱的无法自拔,这可能是纳兰性德最幸福的时光。

长大后,两人已到了如胶似漆的地步,期间纳兰给表妹写了很多情诗,其中就有这首《眼儿媚·咏梅》:

莫把琼花比淡妆,谁似白霓裳?

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

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在这首词中,纳兰通篇没有写一个“梅”字,却字字句句都在写梅;通篇没写一个“人”字,却无处不见人的影子。

他不爱春天里的万紫千红,却独爱严寒笼罩下的梅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可见这枝梅在纳兰心中的分量。

然而,这是一对注定不能在一起的恋人。纳兰父母极力反对,理由无非是落难的表妹无权无势,今后对纳兰仕途没多大帮助。

于是父母趁他不在的时候,偷偷把表妹送进宫选秀。可是,以表妹的聪颖姿色,怎么可能会落选呢?

一入侯门深似海,更何况是皇宫,从此红墙之隔,天涯是路人,再难相见。

当纳兰得知这个消息时,五雷轰顶,撕心裂肺的痛楚一阵阵袭来,化作了那阙著名的《画堂春》,以祭奠这段早夭的爱情。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相思相望不相亲”,命运让他们走散在风中,对于深爱的恋人来说,世间没有比这更残酷的惩罚了?

豪门望族家的悲剧,古今中外皆有。纳兰性德不是第一个,但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几百年下来,却是以他为最。

之后,纳兰性德大病一场,因此而耽搁了殿试,而他对表妹的缱绻之情,至死不渝。

03

人生若只如初见

弱冠之年的纳兰,带着痛失初恋的忧郁,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迎娶了十八岁的卢氏。

被父母挑中的卢氏,也是大有来头,她出身名门,父亲卢兴祖官至两广总督、兵部尚书。无论从那个方面说,这都是一场门当户对、势均力敌的政治联姻。

即便一万个不愿意,作为家中长子,纳兰也要履行传宗接代的任务。在封建时代,家族的开枝散叶从来都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大婚之日,纳兰府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却没人注意到纳兰性德的郁郁寡欢。

在那个年代,世间有几人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婚姻?作为贵胄公子、御前侍卫的纳兰也不能免俗。

纳兰虽然很不幸,但他也是幸运的,承蒙上天眷顾,这桩包办婚姻竟然成就了一对神仙眷侣。

当宾客散尽,喝得微醺的纳兰步入洞房,用颤抖的双手挑起卢氏的红盖头,他不会忘记,第一眼见到她时的惊诧。

这个女子美若天仙,出水芙蓉,清丽动人,仿佛没有受到一丁点凡尘的沾染,竟是那般的圣洁。

多年后,纳兰写下了那首千古名诗《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也许在他看来,人生所有的际遇,都抵不过初见那一瞬间的美好。

卢氏不仅颜值姣好,蕙质兰心,更重要的她还多才多艺,能够欣赏和尊重丈夫的才情,纳兰性德更是把她当做精神上的红颜知己。

她明白丈夫心理的痛,也理解他精神上的苦,更清楚他是一个深情的男人。为此,她并不抱怨,只是默默地关心着他,呵护着他。

这个通情达理、聪慧过人的女子,用自己的善解人意和细致入微的关怀,慢慢地融化了纳兰那颗冰封许久的心。

春天到了,他们会一起外出踏青游玩;夏日午后,夫妻二人会在亭子里避暑乘凉。

秋风送爽的时节,他们会在书房一起读书,像当年李清照和赵明诚一样玩“赌书”游戏,互猜典故出处和字谜;雪花飘飘之时,这对感情甚笃的伉俪一边堆雪人,一边吟诗作赋……

“只羡鸳鸯不羡仙”,用来形容这对天造地设的璧人再恰当不过。

他们是如此甜蜜,以致当时所有人都觉得,两人会一直这样幸福地生活下去?

只是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世间美好的事物往往也是稍纵即逝的,人生总是充满着缺憾。

04

当时只道是寻常

美好的生活,只持续了三年,卢氏就因难产而香消玉殒,撒手人寰。

刚刚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滋味,又不得不与最亲爱的人作别,人间最大的悲痛,就是生离和死别。

富贵又如何?留不住生命。美丽又如何?等不了未来。年轻又如何?挡不住意外。所有的一切,在命运这双大手面前,都不堪一击。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是一个深情之人,悲痛欲绝的他写下这阙《浣溪沙》。

如今阴阳两隔,他仍然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明知无法挽回一切,只有把所有的哀思化为那句“当时只道是寻常”,七个字可谓字字泣血。

大凡美好的事物,只有失去它后我们才懂得珍惜。

卢氏虽然已经远去,但她的音容笑貌,那份鹣鲽情深的回忆,却一直萦绕在纳兰心头。

纳兰是一个性情中人,真情的幻灭,给了他无情打击,心中郁结的惆怅,化作一首首啼血悼亡词: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蹋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这首《蝶恋花》里的“不辞冰雪为卿热”,讲的是三国时的一个典故。

据《世说新语》记载,荀彧之子荀奉倩,娶了曹洪之女为妻,夫妻间十分恩爱。

有一年冬天,妻子高烧病重,全身发热难受,他为了给妻子降温,脱光衣服站在大雪中,等身体冰冷时回屋给妻子降温。

可怜造化弄人,妻子还是走了,荀奉倩也感染风寒而病重,没过多久随妻共赴黄泉。

卢氏在临别之时说了一句:“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所以,纳兰将天上的月,作为歌咏的对象,也就顺理成章了。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这句比苏子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多了点深情,却少了点豁达。

一月之中,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夜是圆满的,其他的夜晚就都是有亏缺的。

人生百态,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世间万物莫不如此。

05

一片伤心画不成

纳兰的情伤还没愈合,家里人就催着给他续弦。

后来的妻子官氏,也是大户人家,父亲官至少保,一等公,这是清代授予功臣的最高爵位。

那他与官氏的婚姻生活幸福吗?

“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从他写的这首《点绛唇》,可以看出某些端倪。

不管怎样,无人可以代替卢氏在他心中的位置,他也始终忘不了卢氏临终时的衷肠言、肺腑语。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对着亡妻的画像,睹物思人,自然情伤,只是从前未必薄情,今后也只能在梦中相会了。

所有的心殇,眼泪渐朦胧,载不动许多愁,唯有一阙《南乡子·为亡妇题照》聊表心忧。

1682年春,康熙平定了云南,东巡去盛京告天祭祖,纳兰也在随行之列。

到了山海关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茫茫雪夜中,纳兰想起了远在京师的家人和朋友,于是有了这首《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路途遥远,加上恶劣天气,在这凄寒苦楚的境遇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正是想家的时候。

衷肠难诉,心里一团乱麻,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朴实无华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的痕迹。

06

明月多情应笑我

谁也不曾想到,在纳兰人生的最后一年,还有一个女子闯入他的生活,这就是江南才女沈宛。

纳兰具有风雅文人的性格,对待朋友深情厚谊,结交了不少像朱彝尊、顾贞观、陈维崧这类汉族文化人,纳兰府成了当时的文化沙龙。

好友们常来安慰他,陪他一起赋诗饮酒,对弈喝茶。

有一次,顾贞观提起江南有个名妓沈宛,不仅倾国倾城,而且才华过人。最重要的是她非常仰慕纳兰大名,常常把纳兰词谱成曲在青楼教坊里传唱。

如此这般一说,引得纳兰感慨,如果有缘,定去拜访。或许,这段姻缘早就注定了。

1684年秋,康熙帝首次出巡江南,纳兰性德作为御前侍卫自然少不了。在江南,他和沈宛相遇了。

仿佛是前世的恋人,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沈宛抚弄琴弦唱着“添段新愁和感旧,拼却红颜瘦。”

纳兰也为她书了一阕《浣溪沙》:

十八年前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

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锦粉冷枕函偏。

相看好处却无言。

南巡结束,纳兰不得不回京,两人执手相看泪眼,说着有缘再相聚的誓言……

一年后,在朋友顾贞观的帮助下,他纳沈宛为妾。遗憾的是,由于父母的极力反对,纳兰只好将她安置在德胜门的一座别院里。

最后迫于家庭压力,两人还是被迫分开。

好景不长,半年后,纳兰患病去世,留下了孤独无靠的她及遗腹子。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

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

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往事不堪回首,过去的终究不会再回来。

午夜梦回,纳兰只能对着清风明月兴叹,吟唱那孤寂落寞的心情。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

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

梦也何曾到谢桥。

这阙《采桑子》有点朦胧诗的味道,大有李商隐之味,抒写了对情人的深切怀念。

读起来平淡无奇,却又回味无穷。正如梁启超所说,纳兰词“眼界大而感慨深。”

相思本无期,相爱又何时?

夜阑人静,相思之情便蠢蠢欲动,若隐若现而又若即若离,无法言说而又百转千回。

07

纳兰心事几人知

1685年夏,原本身体不适的纳兰,和好友们痛饮一场,当日就一病不起。

七日后,溘然而逝,终年三十岁。

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这一天,正好是亡妻的忌日。

八年来,纳兰惆怅满怀,鲜有欢娱之时,而如今,两人将永远长眠一起,不再分离,这未尝不是好事。

每个人的梦境深处,都有一份曾经得到而又失去的美丽。

是世人看来,纳兰性德出生豪门家世,一生平步青云,更兼才气逼人,其词集《饮水词》独步清代词坛,王国维盛赞“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他的家世和容貌,才学及名声,普通人几辈子都难以望其项背,无不称羡。

然而,这并不是真实的纳兰性德,骨子里的他却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悲悯情怀。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

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我是人间惆怅客”,只这一句,纳兰的哀愁都溢了出来。正因为饱尝人间离愁别苦,才情不自禁,潸然泪下。

这样的人太有深情,与天地同悲,与日月齐哀。他的惆怅声,他的痴情泪,他的心殇曲,已经深入骨髓。

纳兰留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儒雅,那么深情,仿佛与八旗子弟和相国公子格格不入,也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面对这样一个纯情之人,面对这样一份赤子之心,浸润在官场大染缸里摸爬滚打的明珠,又怎会懂得和理解?

所以他是孤独的,一辈子都过着自己不想要的生活,却又不能逃脱,这就是悲剧的根源。

但纳兰性德也是幸运的,至今人们依然对他痴迷不倦。

只从他死了,三百多年来中国再没有深情的男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