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夏天可以重来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7期“夏”专题活动。
6月又来了,不知不觉毕业了已有将近1年。尤记得,去年的夏天,炎热比往年来得更早些,青春的气息在大学校园里弥漫得更为广阔。夏天的第一次返校,已是毕业论文答辩。虽然不是全日制研究生,但学校在毕业论文上抓得还是比较严的,毕业论文的每个环节都会挂掉一部分学生,到了最后的论文答辩环节,我们这个专业大概还有三分之二的毕业生闯了进来,但也不敢含糊,毕竟答辩环节还是会挂人的。记得当天,我早上六点就从家里出发开车到学校,不到8点就到了,但身上没有一点困意,反而像是打满了鸡血,一路上想的都是怎样做好答辩,直到第一个学生开始答辩,我才把紧张的心情慢慢放松下来。由于我排到比较后的位置,至少要中午才轮到自己答辩,而且受到其他答辩学生的干扰,也就没有一直背等下答辩的内容了。与其慢慢苦等,还不如好好欣赏其他学生的答辩,这样时间也过得快一些。看得累了,就看看窗外的风景,享受盛夏的风带来的舒适,又不知不觉回味起更早的大学生涯……
还没等我回味到一半,马上就轮到自己答辩了。此时已过中午,但我忘记了饥饿和累的感觉,走上台就是一顿输出。当时答辩完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只知道发挥得比论文开题、中期答辩和预答辩要好,胜利似乎尽在眼前,但还是耐心地等待最后结果的公布。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等待间隙,我又回想起了这三年戴着脚铐跳舞般的大学生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周末的时间早出晚归,困意、疲惫是有的,但更多的是重回大学校园的欣喜,仿佛一切都再一次重来一般,哪怕不是全日制的,哪怕一周最多在学校过一夜。碰到疫情管控比较严的时候,只能上网课,虽然能省下不少交通费和食宿费,但亲自走进校园上课和生活的体验,并不是有钱就能买下的。到了上完所有课轮到毕业论文环节的时候,返校的次数就更少了,基本上每个学期才1到2次,而且都是当天去当天回,基本上每次都是走完流程后就匆匆忙忙地赶回家,最多只在校园吃了一顿早餐和午餐,校园的景色还没充分欣赏完……
想着想着,很快成绩就公布——没有意外的通过了。这一刻,感受最深的不是成功后的狂喜,而是释然后想到自己即将离开这个校园的不舍。不过,这一次答辩过后,并没有匆忙回去,而是跟几个同学一起约了论文指导老师吃饭,算是答谢宴。宴上吃了什么菜,早就忘记了,只记得大家谈了很多校园的经历,还有工作生活的烦恼,多么希望再在校园里呆久点之类的。直到夜深才散伙,开车回到家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了。那一夜,我睡得特别香、特别安稳。
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很多夏天,但不是每个夏天,都会记忆深刻。去年的夏天是近几年我最想重回的夏天,正如很多人一辈子最想回到的,就是大学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