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学读书

他们忙着输入输出,我只想安安静静读书

2017-11-26  本文已影响2871人  盆小猪

一.

家总要成,钱总要挣,奔走红尘,勿忘曾经是书生。
——寒雨书

心技一体老师说:盆兄仍然是书生啊。

然而流年似水,光阴不复,俺已不再是书堆里那迂腐少年了。也曾,从未是书生。

俺不敢以读书人或书生自诩,因为,本来就不是。

渐渐学会人前慎言,学会人前作笑。可是人后的时光,却免不了与那学书时的过往重叠。

所以俺一直以为所谓的书生,也不过是草台上的青衣,水袖甩罢分不清戏外戏里,又何妨,都是自己的人生。

空酒杯还有再斟满的时候。读过的书放下了,却不是真正的放下。有人读书,把书读成过眼云烟。那把书读进心里的人,却把人生过成云烟。

也好。起码,还有书,可读。

不是谁的青春,都负担得起年少轻狂、鲜衣怒马。任侠使气的少年,宝剑在剑鞘里锈烂。几人春风得意,几多人名落孙山。

然而都将是过往。山前水流,山上春秋。岁月于任何人,终只见鬓上霜华,世道于任何人,终不过愁眉紧锁。

儿时读过的书,大都泛了黄。青灯有味,竟不复儿时旧时光。可是,书仍是要读。书读进心里,心动时,耳边似有书页翻动的声响。书,仍是要读的。

有时在想,我写过的文字,大抵不是我自己的,只是读过的书,借我的手,重述它们自己的故事。

通过这些文字,你从未邂逅盆小猪,你只是遇见了盆小猪读过的书。

当人们都在输入输出的时候,我只想静下心来读书。

这是碎片化写作的时代,也是碎片化读书的时代吗?读书的心是一条斩不断的河流,即使读书的时间变成碎片,读书的心却从未破碎。

所以,当俺开始讲诗歌写作的理论的时候,俺就一直希望直接呈现自己读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有俺自己读书的心路历程。

上一章,我讨论了西方哲学中的“本质”“实体”这类范畴无法用来解读中国古代诗歌的问题。那么,中国古代诗歌该怎样来解读呢?

我想,如果接着古人所言讲下去,不外三点:诗本清物,清自道出,诗以载道。

许是受古人诗话词话的影响,俺很排斥用西方哲学的那套方法来论证。俺认为,这三点,如果深入传统典籍,直面古代文本,就是不言自明的。

所以,俺接下来,就用领读的方式,来说明以上三点。但,重点是在带给各位文友一种读书的方法,至于读书的心得,是因人而异的。

写作也要分别对待。写文案有各种套路,那输入,就是套路的输入。真正的诗文写作,终是要读古代思想典籍。这没有输入带来的饱腹感,没有输出的那种手淫式的快感,这是梅花所要承受的苦寒,是一种煎熬。

时事热点对流量的吸引无可厚非,但简书上也有许多简友默默耕耘着自己的“文田”,那里没有一季便枯萎的藤蔓,有的,是梧桐苍笼,茉莉清香,引来悦耳鸟鸣。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两句诗: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若真买来胭脂,画的终也是“丹竹”啊。

书中没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黄金如粪土,书中自有竹节本虚心,书中自有韶华尽托付,书中自有天地,让人愿极一生以遨游。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管他们输入还是输出呢。

二.

诗本清物,是古人的论断,这里,就直接拿来了。

《贺昉汀嵇麓集序》谓

“诗,清物也。勿嚣勿杂,勿昏而浊,勿粗而肤,勿冗而散”。

叫兽们研究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清”,大多以范畴史的视角来说。清同时是文学本体论层面回答诗歌本质的范畴,也是诗歌批评层面描述审美趣味的范畴。

从文论诗话里固然可以找来一大堆含有“清”字的话语碎片,但却无法在思想与文化的系统中说明“清”究竟是什么。

脱离训诂,如何读得懂书?

那么,“清”是什么?“清”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何在?

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从先秦文献开始读。

为了方便阅读时候感受的带入,我们先要说明“清”在感知层面的所指。“清”本是说水的清澈,这就与那卷着泥沙的浊水有别了。“清”亦形容人的眼睛,“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美人明眸,是为“清”。曾读中医望诊的资料,得知瞳子浑浊之人,多是思淫欲之人,故而眼睛的清明,可见心性的干净。

接下来,我们从易传开始读。

(一)《豫》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刑罚清,是说刑罚“明”。若只是说明白了刑罚的内容,却是不会让人心悦诚服的。刑罚清明,是要以顺动为前提。豫卦强调“时”,顺就是顺时而动。

顺不是顺天时,也不是顺从于具体事物发展的时机,更不是顺服于权力。顺的是天地万物并作,一起体现出的时机。所以顺时的前提,是“同”。

日月星辰的运行,皆有它们自己的时机,它们的变化,在特定的时日显现出来。四季轮转,从未混乱。日月与四时,变化的规律性,说明了时的存在,也说明了顺时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

圣人说是而动,刑罚清明,说明圣人制定的刑罚,能为民众所认可。这种认可,不是单纯的意向上的同意,而是真正的能够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这说明刑罚在民众中能够被接受,刑罚与民众的需求达到了一致。由此再回过去看“顺时”,则可以将清明理解为“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清明的刑罚,是顺应自然而为,不是人刻意强加于民众的刑罚。

但这种刑罚也不是天道的直接表现。因为理一分殊,这种刑罚针对的是民众的具体需要,民众的需要应时而变,所以这清明的刑罚有具体的针对性,才具有清明的意义。

因此,豫卦的彖传的解读,表现出的清,首先是一种顺时,其次是一种同一,最后是一种特殊性。

这就是“清”在社会生活中最初的意蕴。这个理论,是在顺时思想上立论的“清自道出”。

(二)《礼记•乐记》

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小大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经。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德者性之端也。

清明是天道之象。天道的显现,就是清明。因此,清明由天道之象来表示。天道自身的清明的彰显,与地的广大、四时的有序、风雨的循环,共同构建起事物积极生存的基本规律。

顺应这种规律,则人类社会的文化可以有常、有序、有度。有常是说人文的持续稳定发展,有序是说文化系统具有秩序与和谐,不会混乱,有度是说文化中的事物都有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的界限,不会因过份而相互侵害。

因此,这里的清,首先是自天道而显现,其次,是在与万物生存规律的结合中,呈现出有序有度的特征。这种有序有度,能让事物常久的存在。

文化事物自身的清能与道德伦理的清相互呼应。人对事物的判断与对道德的感受在清这种判断上具有同一性。文化事物的审美趣味与道德带来的主观心理感受,可以由同样的感受来表达。这种感受的一致性将真善美连接在一起。

这种感受的基础,是人自己切身的体验,故能使人耳目聪明,血气平和。清是一种个体的切身体验。真善美是人类文化的产物。人类文化是个体切身体验的物化。所以,文化中的清,与个体切身体验的清是一贯的。

以上是在礼乐思想上立论的“清自道出”。

(三)《荀子•解蔽》

故治之要在于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
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诏而万物成。处一危之,其荣满侧,养一之微,荣矣而未知。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故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故导之以理,养之以清,物莫之倾,则足以定是非决嫌疑矣。

荀子论清,基于心性。心性虚壹而静,可以知道,知道而后得治世。治世清明,而虚壹而静之道心亦得清明。清明之心,可体察细微之理,分辨世间清浊。这就是从心性论上立论的“清自道出”。

人心性本静,感物而动。心即使有所动,也未尝不有静。心中自有动静,便去水一般,静时自分清浊。所以清与浊的判断,由人心性之明澈而自知,非由名辩可厘清。

人心受外界刺激而有所感,并知外界事物,即是心生所知。不同个体的所知各有不同。不强求所知的同一,而是兼收并蓄,这就是“壹”。心中各种所感,都能在这种同一中安然自若,这就是“虚壹”。

虚壹而静,自然可知清。圣人治世,养民众之心以清,可以定是非。说明世道清浊善恶是非,皆因道心清明而自明。道心清明,自然可以带来明辨是非善恶的治世。

所以,在心性论的基础上讲“清自道出”,引申出来,便可以理解为,心知道,而清浊分。

(四)

综观以上三段先秦关于“清自道出”的重要文献,我们发现,清自道出的思想,在先秦时期,有两条互补互证的思想线索。

第一条,是讲“天得道而清”,清是天道的显现,进而讲礼乐符合天道而自清,说明凡符合天道的事物,都具有“清”这一属性。然后,讲人心可以证道,心性合道而本来的虚静,具有“清”这一属性,人心得清,而世间清浊可辨。这条线索,在天道人心这个思路上,完成了对“清自道出”的论证。

天道人心这条线索,不可以用西方哲学本体论的范式来解读。先秦自学并不是要从世界的本原来推导出现实世界的运行规则,而是要制定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但这种制度必然需要先验性的理论作为支持。所以要讲天道人心。而社会制度的意义,就通过第二条思想线索,得到了详细阐述。

第二条,讲社会法律制度的清明,根据在于顺应社会系统发展的大趋势,而社会文化的审美趣味与道德倾向具有感受上的同构性,因此,治世的基础就是全民心性之治,这就是用道心来引导民众分辨清浊,进而再看刑罚与礼乐,其清明便不是社会强制力来约束,而是教化后的自然而然。这就是在心性教化的思想线索上,完成对“清自道出”的论证。

心性教化结合了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是人的心性本来蕴涵的“清”。这一清,由心性的虚静与同一而产生,转而成为心性的一种属性。在外因方面,社会刑罚礼乐对人的感触,与内心带来的“清”具有同构、同质的性质。结合内心和外因来看,清自道出,并不因出离于道而在世间发生意义的改变。清在世间触动人心,带来的感受与人心内在的清是可以相互呼应和印证的。

至此,先秦时期的“清自道出”思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兼顾了先验理性的思考,结合了社会文化与个体体验,因此“清”不是一种神秘主义化的内心体验,而是可以在文化和思想中具体把握的心性的属性。既然如此,由清而回溯道,则道亦不是神秘主义的本原了。因此,“清自道出”的另一个文化意义,就是让道脱离“本体论”式的范式。

依“清自道出”来看古人对真与善的关系的判断,或可以在思想的发生层面,回答“中国古代为何没有像西方基督教那样的宗教”这一问题。

在哲学思想中,基督教的上帝是古希腊哲学的是者的必然归宿。是者是世界的本原。这种理性思考中的本原与真理同一,但在苏格拉底开始的西方思想传统中,这种本原被赋予了至善的意义。

尼采说,上帝死了。这是要重估一切价值。上帝死了,是最高价值的自我衰败。于是,是者彻底堕入了虚无主义的泥潭。

然而,中国先秦思想中的“清自道出”,并没有说善来自于真或者同一于真。真具有个体切身体验这一具体根据,善具有现实社会行为的体现,而被认为是“本原”的“道”其实并不是像上帝那样的造物主或者灵魂的本源体。

于是,中国先秦的清自道出思想避免了虚无主义的源头,故而没有由此产生的西方一神论宗教。

但是,几乎所有的文化,都不可避免的具有诺斯替主义这样的虚无主义思想要素。中国古代文化也不例外。

至此,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既然万物由道而出,岂不是浊亦由道出?那么,清自道出,其意义又是什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读两汉时期的文献。

三.

(一)《淮南子•原道训》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纮宇宙而章三光;甚淖而滒,甚纤而微;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

就这段话来看,道可以“覆天载地”。人常说天覆地载,万物生于天地之间。而天地依何物而存在?依道而存在。故说道可以覆天载地。

天地既然要依托它物存在,就说明天地不是世间终极的存在者,因为它们有局限,而道“高不可际,深不可测”,不是人力能够穷究其极,不受任何事物的限制,所以是无限的存在。

既然道不受事物制约,说明道与事物不同,不像事物一般依托于具体形态而存在。但无形的道可以覆天载地,对具体事物产生影响。所以说,道“禀受无形”。

当道影响世间万物时,万物在“混混滑滑”中“浊而徐清”,这就是清自道出的过程。万物因合道而表现出清的性质。所以,清是道在万物中的显现。道不是万物的本原,只有当万物与道合,才会显现清的属性。于是,清是道的属性,自然就会让万物清浊分明。

这种清,结合“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来看,就是事物的特征的显现,使事物得以存在,而特征之所以显现,是因为“道”在发挥作用。所以,道是事物存在的根源,而清则是事物存在的显现。

再看“弱而能强,柔而能刚”,说明道使事物的发展不会走向极端,会在一种平衡中常久存在。所以,事物存在的清,具有和谐平衡的意蕴。

读“横之而弥于四海”,则颇值得玩味。横是一个动词,动词有其主体来发出动作,被主体发出的动作必然是具体的动作。当“道”被“横之四海”时,四海这么大也装不下道,说明道不能被“横”,因此,道不能被任何主体发出的动作影响。

既然道不能被任何事物影响,则由道而出的“清”,也是道的这种独立的自性的表现。因此,清是事物能不受外物左右的特征。而浊则是外物干扰事物使该事物被外物感染的特征。

(二)《淮南子•本经训》

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推移而无故,在内而 合乎道,出外而调于义,发动而成于文,行快而便于物。其言略而循理,其行亻 兑而顺情,其心愉而不伪,其事素而不饰,是以不择时日,不占卦兆,不谋所始, 不议所终,安则止,激则行,通体于天地,同精于阴阳,一和于四时,明照于日 月,与造化者相雌雄。

在世界的时间上进行考察,则万物初始,即是太清之始,万物和顺至真,内合于道,自然可称“太清”。

因此,万物得道而本来清净,因道衰微而浊。

四.

书读到这里,也就暂且作罢吧。余下的,都看各人自己的理解了。

然而这世间,有同一的道,却也有大众各依自己的理解做出的诠释。未尝不知贫道的理解也是其一?

只是书真正读进去,虽不可知何为真正的道,却也能辨何为颠倒妄想。

前日管锥兄发文,有人留言讨论。查留言者之说,恰是不读书之人,拿着高中政治课讲的哲学原理就来非难。如此大众,怎不有大道衰微之世!呜呼哀哉!

读书的人,终是在自己的小众圈子里,交流也好。

上一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