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交的创新(一):现实社交的“囧”
1845年,亨利•梭罗搬到了马萨诸塞州康科德的瓦尔登湖畔的一间小木屋生活,他在那里写了散文集《瓦尔登湖》。梭罗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为了学习如何更“审慎”地生活,远离人群中那无休无止的唠叨,逃离真实世界中的“单薄社交”。在瓦尔登湖畔的小屋中,梭罗摆了三把椅子。独处的时候用一把,交友的时候用两把,社交的时候用三把。这三把椅子,实际上隐喻着三种关系,一把椅子意味着独处,两把椅子意味着亲情,三把椅子意味着工作。我们对于社交关系的反思,就从这三把椅子开始吧。
梭罗的木屋 三把椅子群体性孤独
麻省理工学院著名教授雪莉•特克尔,被美国《连线》杂志称为“互联网时代的弗洛伊德”。在她写的《群体性孤独》这本书中,她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为我们解读了互联网对于人际关系的双重作用。
我们先来看两个场景:
场景一
在聚会时,人们总是忍不住去查看微信上的消息提醒;手机没电时,大多数人都会突然产生一种恐慌感,感觉自己仿佛被投放到了一座孤岛之上。
场景二
咖啡馆里的每个人几乎都在使用移动设备——似乎他们无法与自己的想法独处或者一分钟都不能没有咖啡因。个人通信设施的出现似乎阻碍了人际交流。很显然,每个人都会有几百个网络上的朋友,但在真正的个人交际中,所有的朋友都已经被抛弃了,人们完全沉浸在小小的屏幕上。
咖啡馆里虽然已经坐满了人,但人们都在发信息,没有噪声、没有交谈、没有笑声,整个氛围既空洞又压抑。
你感觉是不是似曾相识,自己好像也有过类似的体验。
或许整个人类都将变得有些自闭,只会勉强、蹩脚地和其他人接触,宁愿在很大程度上独自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太麻烦——不仅在东京、硅谷和首尔是这样,在其他地方也是这样。因为人们经常有不合逻辑的要求,并且我们可能会因为冲动而惹怒别人。因此最好通过网络与人打交道,或者完全避免与人相处。
如今,互联网让人们的交往变得更加方便,满足了自己被重视、被认可、被崇拜的需要,甚至还会渐渐产生一种自带光环的幻觉,造就了一个人人自恋的时代。可在互联网中,人们却不可避免地落入到一种恶性循环的陷阱:网络中越喧嚣,现实中越孤独。
网络这种看似紧密的连接,其实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单薄社交”。一旦沉迷其中,就可能会逐渐削弱对于真实世界交往关系的体验能力。实际上却强化了真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带给我们一种新型的孤独。
为什么现在网络游戏这么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网络虚拟现实是进入更美妙的空间来逃避世界的一种方式。
技术把人与人隔离开来
很多人都能看到办公室中的同一个场景:人们在各自的地盘上,疯狂地敲打着键盘或是在小型触摸屏上操作。波士顿一家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描述了办公室中的一个场景:年轻的初级律师们摆出自己的科技产品: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还有多部手机。随后,他们戴上耳机。“那种特大号的,像飞行员一样。他们把自己的办公桌变成了驾驶舱。”这些年轻的律师们待在自己的驾驶舱里,办公室变得异常安静,这种安静不需要有人来打破。
此外,在家里也和在公司一样,有一些人对家人也喜欢通过短信、邮件或者消息“解决问题”,而不是面对面交谈。他们认为用电子产品交谈可以“保持和平”,因为应用这种方式,便不会有无法控制的冲突。坏脾气永远不会被引爆。
一位30多岁的女人列出了与伴侣在网上解决矛盾的好处。“我们可以用更冷静的方式说出我们的想法。我们可以吵架,同时不会说出将来会让自己后悔的话。”随后她又加了一条:用短信吵架就能有据可查。“如果我们用短信吵架,说过的话都会留下记录。”
越来越流行的焦虑感和不安全感
1936年上映的由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讲的是一个人为适应快速工业化的社会所做的种种尝试。社会的快速变化令人惶恐不安。
摩登时代剧照在1970年出版的《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指出,在太短的时间内发生太多变化,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心理问题和精神上的不稳定。如果有一个戏剧性的追逐场面的话,那么肯定就是我们对改变和更新的渴望与我们对持久性和稳定性的需要的对抗。
社交媒体上的生活鼓励我们“表现得坚不可摧,或是尽可能避免表现出脆弱的一面”。既渴望表现自己真实的一面,又面临在网上展现最好一面的压力,在二者的夹攻之下,经常使用社交媒体会导致压抑感和社会性焦虑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现在每时每刻都在获取和传播信息,所以很少有时间来清理一下头脑。或许我们更喜欢忙碌,因为停下来并且去反思我们是谁、我们将要去哪里这些问题太可怕了。
丧失独处的能力
有一项实验要求实验对象安静地坐着,没有手机可用,也没有书可以看,就是安安静静地坐15分钟。实验开始时,研究人员询问实验对象,如果觉得无聊,他们是否会考虑接受电击。他们表示坚决不会。无论如何,让自己受到电击绝对是不可能的。不过,刚刚过了6分钟,就有不少人愿意接受电击。
这一结果令人震惊,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并不奇怪。如今,当人们独自等红灯或是在超市排队结账时,我们会发现他们看上去几近恐慌,会不自觉地伸手去拿手机。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研究显示,只需在桌子上放一部手机(即使是一部关闭的手机),都能改变人们谈话的内容。交谈时,如果有手机在视野当中,便会妨碍我们建立同理心关联。谈话者都会觉得比没有手机更加疏远。即使一部静音手机都会让我们疏离。
因为害怕独处,我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身上,与此同时,我们丧失了关注他人的能力。我们远离交谈,同时也在远离自省、同理心和良师益友,也就是梭罗那三把椅子所代表的美德。
如果我们无法独处,我们就会更加孤单。
重拾交谈
那么,我们该如何逃离上面说的这些困境呢?如果我们想要避免这种新型孤独,就需要通过最为古老的交往方式,也就是面对面的交谈,来重新建立现实世界真实、厚重的交往关系。
研究显示,没有交谈,我们的同理心、创造力和满足感都会减弱,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也不会那么紧密。相反,“连接得越紧密,就越幸福”。
面对面交流,其实是我们所做的最具人性,也是最通人情的事。面对面交谈是一种相互间的完整呈现,我们可以学会倾听,培养同理心,还可以体验被倾听和被理解的快乐。另外,交谈还能促进我们的自我反思,也就是进行自我对话。
在开放式的即兴谈话中,我们彼此交流想法,呈现最最真实的自己,不隐藏自己的弱点。正是在这种交谈中,我们增强了同理心,增进了亲密感,社会行为也因此更具有力量。正是通过这样的交谈,教育和商业的创造性合作才得以繁荣。
数字社会中,人与人日渐疏离,解决之道就是面对面交谈。如果我们投入交谈,就会得到回报,包括自知之明、同理心和归属感。
明天文章:《未来社交的创新(二):社交无用》,欢迎关注!